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大隋此次伐陈必胜,南陈必亡的主要原因。”高颖叹息一声,向杨广解说道。

    杨广听高颖说到陈叔宝竟如此不堪,心中暗想:关自在东西南北中,为了阻止朝廷兴兵伐陈,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使尽了一切招数,他想必也是深知陈叔宝懦弱、昏庸才如此殚精竭虑的吧。

    高颖在向杨广详细解说了此次伐陈的用兵方略后,因省中还有紧急公务要办,便先起身向杨广告辞了。

    亲自送高颖出府,返回正殿,杨广抬眼瞅见张衡显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他道:“怎么,还没有与杨约交卸罢手头的差使,你也要走吗?”

    张衡摇摇头,答道:“下官随王爷清查南陈细作一案,至今也有近一年时间了,目下即将随王爷一同离京南下,心里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广听他提及清查南陈细作一案,目光一闪,随即说道:“有什么话,你说就是。在我面前,用得着这么吞吞吐吐的吗?”

    张衡冲杨广一拱手,正色说道:“此前因王爷有言在先,关于清查南陈细作一案的具体情形,不得擅自向旁人透露。尔今下官即将卸任离京,心中实有若干关于此案的疑点未解,因难以向继任者交待明白,才寻思着赶在王爷离京前对王爷稍作提醒,以尽职责。”

    “哦?你是说清查‘雁巢’这件事的过程中还存在疑点,且说说看。”杨广的神情变得郑重了起来,紧盯着张衡吩咐道。

    “自数月前心意师太向王爷揭露出高连升就是关自在,继而从高宅中查获了那份人员名单,抓获了多达五千多名南陈细作以来,下官就常常在想,这一切是不是发生得太过突然,也太过顺利了些。

    以关自在精心假冒高句丽王叔高连升在长安潜伏多年,其间杀人灭口,串边造反、行刺突厥可汗,可说是步步占尽先机,从未失过手,露出过马脚,像这么一位老谋深算之人,怎么会放心留下心意这样一位知道自己底细的活口在长安城中呢?这未免有些不像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吧。

    再者,虽然通过心意的告发,才得以查获‘雁巢’在各地的人员分布图,按图索骥,殄灭了‘雁巢’大部人马,但被心意指为关自在的高连升远遁辽东,至今尚没有被捉拿归案的消息,又怎么能证实心意所说都是真的呢?”

    “建平,你是怀疑心意是假倒戈吗?可是,朝廷确实根据她提供的线索,抓获了多达五千多名南陈细作,并将这些人一律处斩了呀。我还从没碰到这样的假倒戈。即便你现在对我说,心意就是关自在本人,我相信,她也决没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使出这样的苦肉计来,如此一来,假倒戈岂不变做了真的一样了吗?”杨广随即对张衡的说法提出了强烈的反驳和质疑。

    “诚如王爷所说,这也是下官心中最感到困惑不解之处。”张衡像是料到杨广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平静地继续说道,“但是下官心中正因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在得知即将卸任京畿后,又反反复复对近一年来在心意身上发生的事情回想了一遍,结果还真地发现了一些新的难解之处,所以才在即将卸任之际特地提醒王爷,切不可放松了对心意的监视。王爷是否还记得,早在下官随王爷从并州返回长安前,张须陀最初正是从心意的兄弟顾生身上发现了心仪勾结庞勋贪污收受巨额回扣的线索,进而引发此后一系列事端的。这究竟纯属巧合,还是心意唆使顾生有意为之,将张须陀的注意力从她身上引向心仪身上的呢?”

    杨广听到这里,脸上的神情已凝结成了霜,再也不见有一丝笑模样了。7410


………………………………

第681章 安插眼线

    在登坛拜帅,即将卸去旧任,离京南下之际,突然听到自己麾下的头号谋士张衡谈及他对心意的怀疑,且言之确乎有据,不由得使杨广感到震惊之余,强迫自己头脑迅速冷静下来,仔细回忆着自从派人监视心意以来她的种种表现。

    回想移时,他不得不承认张衡的怀疑有理:单从心意此次向朝廷倒戈导致的结果而言,暂时抛开被抓获处斩的那五千多名南陈细作这一点,朝廷并没能抓获到此案的元凶关自在,且将心意唯一的牵挂——女儿了尘送返了南陈境内,对心意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恰恰是这多达五千多颗滚滚落地的人头成了反驳张衡对心意所持怀疑态度的最有力证明,使他骑虎难下,难以完全苟同张衡的说法。

    至今,心意仍住在晋王府中,接受着他的保护。在殄灭“雁巢”组织不久,母后独孤伽罗在听自己当面禀明心意倒戈的前后经过,对自己派去住持万善尼寺的心严师太大为不满,认为心严未能完成好自己交给她的职责,确保这座安置有数百位前朝嫔妃、命妇的尼寺时时都在朝廷的掌控下,寺中不但出了心仪这样的贪污大案,甚至还暗藏有像了了这样的南陈细作,因此曾要他回府征询心意的意见,问问她是否有意接替心严,出任万善尼寺的住持。

    结果心意对此的答复至今想来还算符合常理:坚决地回绝了皇后的好意,主动要求继续住在晋王府中,接受他的严密保护。这倒真像是害怕关自在、萧如水等人来找她寻仇的样子。

    可是,她若早动了揭露关自在真面目的念头,又为何执意将女儿了尘送到南陈境内呢?

    心意自相矛盾的种种行为令杨广苦思不得其解。

    “心意身上的确存在一些疑点,但尚不足以据此作出她向朝廷告发关自在的举动是别有所图的结论。建平,你我离京南下现已成定局,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对待心意呢?”杨广最终还是向张衡问计道。

    “除了心意,梅二这数月以来的表现也颇耐人寻味。他眼睁睁地瞧着五千多名同伙人头落地,若按常理而言,不是向朝廷投案自首,就会千方百计地设法逃离长安去了。可是他却一如往常,每天仍是早出晚归,经营着他那间‘梅氏坟典行’,仿佛心意的倒戈,同伙的被抓被诛都和他无关似的,甚至连查抄他隔壁的高宅时他都没有出门瞧上一眼,这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常理了呢。下官已交待屈突通对梅二继续严密监视,不得有丝毫松懈,但对心意的防范和进一步甄别却不太容易。”张衡从心意谈到了杨广有意留着不抓,用作钓饵的梅二身上的疑点,又从对梅二的监视拉回到心意身上,皱眉说道,“心意若是长久在王爷府上住下去,且不和外人接触的话,确实不易从她身上发现更多的疑点。。。。。。”

    “我赞成对心意继续进行监视,以防万一。这件事就由我来亲自安排吧。你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内咱们就动身启程南下吧。”当张衡说话的功夫,杨广心中已生出了个主意,待屏退张衡后,吩咐在殿口值守的侍女红绡进殿来回话。

    红绡自从补萧萧的缺,成为杨广的贴身侍女后,因杨广尚在宫中歇宿,日间也不是每天都要回府处置公务,所以和杨广并不熟悉,甚至晋王府内很多值役人等都不知道她是杨广的贴身侍女。

    “红绡,本王欲交给你一项差使,不知你能否办得下来?”对红绡,杨广没有更多的话,将她传进殿来,径直问道。

    红绡还是头一次从杨广这里领受差使,想都没想,就兴奋地答道:“婢女办得下来。请王爷吩咐吧。”

    “哈哈,还没听我把话说完,就夸口说你办得下来?”杨广乐了,旋即敛起笑容,问道,“本王欲要你拜在府里住着的心意为师,出家为尼,你可愿意?”

    “婢女不知犯了什么错,王爷要赶婢女出府去,请王爷明示。”红绡花容失色,禁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杨广面前,颤声说道。

    “怎么,你不情愿?心意师太原是前朝贵妃,又是出家修行十几年的有道高僧,拜她为师难道还委屈你了不成?”

    红绡头脑反应得也快,一阵惊慌之后,收摄心神,低着头怯怯地问杨广道:“王爷,您要婢女拜心意师太为师,还有什么别的吩咐没有?”

    “没有了。”杨广绷着脸答道,“想必你也对心意师太目前的处境略有所闻,无论日后她继续在本王府上住下去,还是返回寺院,身边都少不了一个服侍的人,你今日若应承下这件差使,就需得做长久出家修行的打算。”

    红绡本以为杨广会交待她去监视心意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禀报,如是这样,办下这件差使后自然就能取得杨广的信任,成为和萧萧、瑟瑟一样的杨广的亲信了,可如今听杨广只命她去给一个上了几分年岁的尼姑当使唤人,并没有更多的交待,不免打心底里有些不情愿。

    杨广也是左思右想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在心意身边安插这么个眼线来对她进行监视和防范,因红绡到他身边当差时间不长,不宜对她实言相告,所以才只命她拜心意为师,没有言及其它的。

    尔今一眼瞧出红绡颇不情愿来,杨广因除了红绡,一时想不出有更合适的人选派到心意身边充当眼线,遂加重了几分语气,威胁她道:“你不但要拜心意师太为师,还须得使心意师太主动收下你才行,若是办不到,今后也不必在本王身边当差,早早地嫁到田庄去吧。”

    一旦被打发出王府,嫁到田庄上去,对红绡这样身在奴籍的侍女来说,这一生几乎就永无翻身之日了。所以,红绡一听杨广动了气,说出这话,连想都没想,即脱口答道:“红绡能办得到,请王爷放心。”10


………………………………

第682章 都蓝可汗

    两日后,隋高祖杨坚亲临灞上,为离京南下的杨广、高颖一行饯行,向杨广殷殷叮嘱了许多凡事多与高颖、王韶两位仆射商量,切不可草率行事的话,遂与两人抱拳而别。

    杨广、高颖按照之前议定的策略,分道扬飚:高颖率人秘密赶赴广陵,筹建兵马大元帅府,与贺若弼、韩擒虎诸将会商首先攻取南陈帝都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