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计,南北两朝仍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这对自己等三人的反隋复周计划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他转念一想,不禁摇了摇头:关自在口口声声声称,由雁巢负责率先出手,在关东劫杀摄图,看似为自己预留下了退路,可一旦他们在关东劫杀不成,放摄图一行进了潼关,到时杨坚父子不就察觉到有人在半道劫杀摄图,会命人加强防范,大大增加在关内刺杀摄图的风险和难度了吗?甚至,张仲坚还蛮横无礼地要宇文忻率军在长安城内下手刺杀摄图,这不简直就是要自己等三人主动去送死吗?即便自己有把柄抓在关自在手中,迫不得已愿意去出头冒这个风险,宇文忻也不会白白地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做此傻事啊!

    不行,一定得尽快想出个即不得罪关自在,又能适时收手,保全自身的两全之策来。

    刘鲂虽打定了主意,不和关自在真心联手去刺杀摄图,但在书房里呆坐了大半夜,直到次日天亮,也没能想出一个两全之策来。左右为难,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动身出府,在长安新都各处兜了几个圈子,确认身后没有人在盯稍之后,悄悄溜进了位于长安新都西城的盛国公府,来找梁士彦商议对策。


………………………………

第469章 玉树后庭花

    梁士彦在府中正厅屏退闲杂人等,听刘鲂说明来意,凝神思索移时,倏地一笑,从几案上拿起一幅绢帛来,向刘鲂说道:“舒公且请瞧瞧绢帛上这首诗写得如何?”

    刘鲂初时误以为梁士彦是因没有得到朝廷起用,在家闲极无聊,吟诗作对打发日子,也没太过在意,从他手中接过绢帛,展开观瞧,但见那绢帛上用工整的小楷录着一首小诗,诗云: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羞,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刘鲂年轻中常在前朝宫中,对这种辞藻香艳的宫体诗并不鲜见,只是对梁士彦这样一位征战沙场多年的前朝宿将忽然怜香惜玉,吟诵起如此锦软无力的艳诗感到奇怪,遂撂下手中的绢帛,冷冷笑道:“盛公好兴致,敢是最近府中可是添了房美艳如花的侧室,惹得盛公诗兴大发?”

    梁士彦哈哈大笑着连连摆手道:“我可不敢在舒公面前班门弄斧,更没有心思吟诵这‘玉树后庭花’。实不相瞒,此诗实系南陈后主陈叔宝所作。”

    刘鲂大惑不解,问道:“我来找盛公,是为与你会商反隋复周之大事,盛公却要我吟赏南陈后主的淫诗艳句,不知实出于何意?”

    “舒公真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梁士彦从几案上拿起那幅上录有“玉树后庭花”诗句的绢帛,呵呵笑着点拔刘鲂道,“试问,能写出这样浓艳诗句的君皇,会想起派人刺杀突厥大可汗吗?这会儿,陈叔宝只怕正在流连往返于光照殿前三座新起的高阁之中,替美人描眉画鬓呢,哪里有心思理会这等血腥之事?”

    刘鲂似有所悟,可又不确切地相信梁士彦所说,将信将疑地问道:“盛公的意思是说,那关自在要咱们和他联手刺杀摄图,并非受南陈后主陈叔宝指使,而是其自做主张?”

    “多半正是如此。”梁士彦微微点了点头,答道,“舒公并非不知,自陈叔宝继位以来,一反其父欲挥师渡江北上,统一华夏的行事风格,不惜交还江北数座州城来向那逻延摇尾乞和,苟安于江左,偏偏那逻延奸诈过人,为迎合陈叔宝求和罢兵的心意,每每在二人书信往来中卑辞低调,以惑其心志,诳骗得陈叔宝误以为隋朝并无渡江南下,一统南北之心,而终日沉缅于带领一班词藻之臣在宫中风花雪月,乐此不疲。像如此荒淫无道之昏君,会做出在隋境内刺杀前来长安朝见隋皇的突厥大可汗,招致兵祸上身的事吗?”

    刘鲂注目凝视着几案上的那首“玉树后庭花”,喃喃自语道:“莫非关自在胆敢公然违背其君皇的意愿行事,在两国,不,三国间挑起事端?他这样做,为的又是什么呢?”

    在刘鲂、梁士彦、宇文忻三人结成的反隋复周联盟中,若以足智多谋而论,英国公宇文忻当仁不让,做得头把交椅,而以在前朝军中的威望论起,则宇文忻比起梁士彦来,多有不及。

    梁士彦见刘鲂危急关头,不去找手握军权的宇文忻讨要应对之策,反倒一大早跑来找自己,且像是有把柄掌握在关自在手中,丝毫不敢违背他所下指令行事,不禁心中气恼,径直反问道:“舒公当初曾对英公我二人言道,欲借助南陈的势力助我三人实现反隋复周的大计,尔今数年已过,请问舒公,可识得关自在其人否?”

    刘鲂被他一句话问到痛处,不由得面现尴尬,无奈地摇了摇头。

    “着啊。依我看来,关自在不过是将舒公,还有英公和我三人视为一枚可以随时舍去的棋子,任由他来随意摆布,而毫无与我等合作的诚意,多少年来,甚至连面儿都不见舒公一回。想我等三人,爵封国公,也算得两朝勋臣,却要甘心情愿地受关自在一个诡画小人的指使,摆布,舒公不觉得有点儿太冤了吗?”梁士彦沉下脸,指责刘鲂道。

    刘鲂想到自己一位堂堂的国公大臣,屡屡被南陈派在长安的一名卧底玩弄于股掌之间,心中也颇感气闷,可是又担心若不肯听从关自在的指令行事,他会揭了自己的老底出来,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虽然受到梁士彦的当面责问,仍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替自己辩解道:“盛公责备的是,然而仅凭咱们三人的力量,一旦失去了南陈这个强大的外援,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恐怕势比登天还难。从大局着想,莫不如先虚与周旋,答应下与其合作,待日后咱们军权在握之时,再另做打算,方为稳妥之策。”

    他因见梁士彦依然面沉似水,忙又解劝道:“即便前些时日听盛公提及的,欲引为外援的司马消难,现今不也在南陈朝廷中居官吗?要想尽快举事,依拙见,就非得借助南陈的兵力不可,所以,目下还不宜与那关自在公开撕破脸,分道扬飚,望盛公三思。”

    听刘鲂提到位列前朝三总管之一,后叛乱不成投靠南陈的司马消难,梁士彦心中一动,敏感地抬起眼皮撩了刘鲂一眼,见他一脸惶恐、焦急的神色,不像是已窥探得知了司马消难新近与自己所做的密约,遂略感放心,却仍心有不甘地问刘鲂道:“舒公既然决意听从关自在的指令行事,为何不径直找英公帮忙,反来找我这么一个闲居长安的无用之人?”

    刘鲂讪笑着答道:“我不也是想着,要怎样做才能不被关自在当做一枚随意摆布的棋子给牺牲掉,才来找盛公来的吗?难道还真的要劳动英公麾下人马在长安宫中行刺摄图,给咱们招来大祸不成?”

    梁士彦因近来已和司马消难另有了一份秘密约定,二人私下约定,由梁士彦唆使其在隋军中仍统掌军权的故旧部属在关中起兵,与司马消难南北呼应,起兵反隋,待事成之后,随即兴兵灭陈,二人南北划江而治,共成一代令主。故而,此时所怀的心事与刘鲂、宇文忻二人已有所不同。听刘鲂讲明真正的来意,不禁也犯起了犹豫。


………………………………

第470章 杀父之仇

    对梁士彦来说,既然刘鲂今日找到了自己府上,而他若一味劝说刘鲂不要听从关自在指令行事,给自己惹祸上身的话,就极易导致关自在的报复,过早暴露自己的真正意图,但同时,也不可能乖乖地去充当关自在一伙的替死鬼,不计后果地按照他指示给刘鲂的分工方法,待“雁巢”派出的杀手在关东刺杀不成,再在关内,甚至长安城中组织人手去行刺摄图。

    左思右想之后,终于被梁士彦想到了一个既不会付出太多代价,又足以向关自在交差的办法来。

    “舒公,依你与关自在这几年的交道打下来,你猜料得出,他会指派何人前去关东行刺摄图吗?”梁士彦心中打着盘算,脸色阴晴不定地问刘鲂道。

    “据我所知,两年前,‘雁巢’中两大护法之一,平时多在关东一带藏匿,活动的萧无垢被杨素于东都附近擒拿,后在长安天牢中吞金自尽,按理说,萧无垢一死,‘雁巢’在关东的实力大损,此次行刺摄图,极有可能会从长安派人前往。至于确切的杀手人选嘛,张仲坚自是一个,尔后就是长年潜伏关中一带的另一位护法了,只是我还不了解此人的身世、姓名。”由于先前被梁士彦指责对关自在一伙知之甚少,刘鲂顾及自己的面子,有意将自己所知道的“雁巢”内的情形向其和盘托出,据实答道。

    “那么,如果咱们能指派一位武功高于这两人的刺客,先行赶赴关东,刺杀了摄图,关自在不会因此迁责于舒公吧?”梁士彦试探着问道。

    “可是,盛公,张仲坚的功夫如何,你是亲眼见识过的。据说,‘雁巢’中两位护法的功夫无人能敌,咱们要到哪儿才能找到这样一位武功高强的刺客,先下手刺杀了摄图呢?”

    “不错,当年那个赤髯小子的功夫的确不俗。”梁士彦陡地话锋一转,不无自得地说道,“但要和我说的这人相比,还要差着不少。”

    刘鲂听梁士彦把话说得很满,埋头想了片刻,猛然抬起头来,两眼直盯着他,问道:“你指的可是白发梁默?如若果能指派梁默前往关东,刺杀摄图尚有五成的把握。不过,这梁默如今可是汉王身边的贴身护从,他肯听从盛公差遣,冒此风险行事吗?”

    梁士彦十分笃定地点头答道:“若是换做刺杀别个,或许他不肯,单只行刺摄图,梁默必会毫不迟疑地前往的。”

    “这是何故啊?尚请盛公明示一二。”

    梁士彦拿白眼瞟了刘鲂一眼,有意卖了个关子,改口向刘鲂反问道:“我若指派梁默前往关东刺杀了胡酋摄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