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公开和朝廷作对的。”

    杨广低头思忖了许久,但觉除此一法外,眼前确实再无法可想,只得勉强点头答应了。

    “建平,向世家豪右募捐粮帛的计策是你向本王所献,事先需做哪些安排,布置,到时本王需用什么说辞来劝说彼等捐出粮帛,如此之类的这些事,都要靠你来劳神谋划,一一准备停当喽。本王且问你,要是到时真的有人跳出来闹事,你打算如何?”

    “虎狼之邦的突厥大军,王爷都曾打败过,还怕区区一两个世家子弟带头闹事?”张衡心思缜密,决不肯首先说出一个杀字,连激带劝地说道,“王爷只需依下官所说,提前摆列下阵势,下官相信,到时不会有一位世家豪右敢当场生事作乱的。”

    “那好,今日本王就授权给你,命你全权负责筹备向世家豪右募捐一事,十日后召集河北道治下诸州诸府世家豪右来并州会议,一个月后筹集齐备所需粮帛,你可能做到?”杨广手里拎着安若溪的那封亲笔书信,心里打着回长安求父皇杨坚收回诏命,另行筹集粮帛的主意,口中向张衡问道。

    “王爷放心,下官职掌行台度支,筹集恩赏本就是下官份内之事,只要王爷肯采纳下官建言,下官有把握于一个月内筹齐所需之粮帛,为王爷分忧。”这一回,张衡回答得十分干净利落。

    十天以后,张衡果然将河北道行台治下十九座州府的近一千位世家豪右的当家人都给请到了并州,并经杨广点头允准,将募捐大会的现场就定在了晋阳宫内。

    同时,张衡亲自为杨广草拟的面向河北众世家豪右募捐的一套说辞也甚是别致,有些出乎杨广本人的意料之外。

    张衡在这套说辞中首先要杨广向前来参加募捐大会的诸位世家豪右的代表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讲明一个道理:朝廷要他们出粮出帛恩赏突厥,对他们这些世家豪右来说,绝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大好事。为此,张衡还给杨广精心准备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事例佐证这一观点:他以曾被突厥大军屡次侵犯其家族领地之赵郡李氏为例,十分详尽地给与会众人算了一笔帐,说明突厥每次入侵来犯,至少给赵郡李氏一家带来不下千石粮米的损失,而若李氏肯拿出千石粮米供朝廷恩赏给突厥,就能确保至少一两年内李氏领地不再受到来自突厥的抢掠,节省下三四千石粮米。当与会众人听杨广当场替他们仔细算罢这笔出入帐,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们来并州会议前,一心只想着朝廷要从他们手中拿走多少粮帛,却压根没从另一个角度想想,朝廷是在要他们拿出些许的粮帛保全更多的利益。

    接下来,张衡给杨广设计了一套颇合乎杨广心意的说辞来打动、说服与会众人主动认捐:突厥人多年以来一直视华夏王朝为其儿辈孙辈,用武力强逼着前齐、前周等朝每年向其献贡,如今其大可汗沙钵略却致书于当今皇上,破天荒地头一回自称晚辈,藩邦,突厥大可汗既是当今皇上的儿孙辈,那么包括诸位在内的我大隋官民岂不都是突厥人的长辈吗?晚辈如今既然腆着脸向长辈张口要粮要钱,做长辈的难道不应该赏他些零钱花花吗?

    杨广说到此处,与会众人爆发出一阵开心的大笑,当场就有人高声叫道:“晋王殿下,我们范阳卢家愿出一千石粮米,赏赐给突厥这些兔孙龟孙们!”“我们并州王家愿出五百匹缣帛”。。。。。。

    杨广颇为赞赏地看了一眼端坐在几案前,奋笔疾书,将每户出动认捐的世家豪右认捐的粮帛数目记录在案的张衡,话锋一转,又朗声面向众人说道:“可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面对着突厥人这样不讲道理,不懂礼仪的晚辈,也决不能就此便宜了他们,一定要让他们对咱们的这些恩赏做一番表示,你们说,应不应该啊?”

    “应该、应该。”

    “叫他们来给咱们耕田拉犁。。。。。。”

    “叫突厥的娃儿、女子来给咱们当奴仆。。。。。。”

    偌大的一座会场登时沸腾了,与会的近千名世家豪右的当家人脸上不无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将多年以来饱受突厥欺凌内心积压已久的愤懑之情尽情喧泄了出来。
………………………………

第458章 力压摄图

    杨广眼见着火候已到,遂将张衡原先为自己设计好的要河北诸世家派出代表,随朝廷颁赏使节一同前往紫河镇颁赐恩赏的说辞改成了自己心中所想之事,抬高了声音冲众人说道:“咱们叫突厥大可汗摄图前往长安,朝见当今天子,当面向当今天子行人臣之礼,你们说,好不好啊?”

    “晋王殿下英明,对,就叫摄图到长安,跪拜我大隋天子,向我大隋俯首称臣!”人群中立马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附和之声。

    会后统计,这一场募捐大会为朝廷总共募得了超过五十万石粮米,足足四万多匹缣帛,更令杨广感到喜出望外的是,经此一场募捐大会之后,一向对大隋朝廷心怀疑惧的河北当地世家豪右对大隋朝廷所持的态度发生了惊人的转变,由先前的疑惧、戒备甚至是处处设绊抵制朝廷政令一举转变为了和朝廷站在了同一立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了表彰张衡在这件事情中立下的大功,杨广亲笔写下一道奏章,向朝廷保举张衡代替张威,担任河北道行台左仆射一职,官位甚至居于右仆射王韶之前,同时建议朝廷给处事不当,以至激起民变的张威以降职处分,发落其到河北道行台治下担任青州刺史。后经杨坚召集高颖、虞庆则等朝中宰辅会商后决定,准杨广所奏请,给予张威降职处分,发往青州任刺史,而张衡位望尚不足以担任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着赏上开府衔,代替王韶为晋五府长史。自此以后,张衡便成为了杨广身边首要的智囊、谋士。

    按下杨广如何奖罚行台吏员不提,单说一个月后,河北当地世家豪右认捐的粮帛陆续运抵了并州。因隋高祖杨坚虑及朝廷此次是从杨广出镇的河北道行台治下募得的对突厥的恩赏,所以没有派出朝中重臣做为颁赏使前往突厥颁赏,顺理成章地将颁赏使的头衔赏给了晋王杨广来做,同时指派熟谙突厥事务的车骑将军长孙晟担任晋王杨广的副使,伴其一道前往大可汗牙帐颁发恩赏。

    杨广心里怀揣着诱逼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前往长安朝见隋皇的想法,待长孙晟一抵达并州,就点齐骠骑营全体将士,押解着朝廷颁赏给突厥的粮车、帛车,从并州出发北上,穿过雁门关,来到了距紫河镇不足百里的白道州,这才命人先行赴紫河镇面见沙钵略,向其说明情由,敦请他亲自出镇来迎接大隋颁赏使一行。

    依沙钵略可汗摄图的本意,实在不愿为了区区三十万石粮米和三万匹缣帛,就屈尊降贵地亲自出镇迎接隋使,可架不住可贺敦宇文般若的一再劝说,又因前不久依附于自己的第二可汗庵逻因病亡故,自己新接纳了他麾下数万人马,客观上亟需这批粮帛来补充军需,于是只得勉为其难地率领文武群臣出镇十里,来迎接杨广一行。

    杨广自四年前离京出镇并州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和突厥大可汗摄图见面,骑在“铁蹄龙”马背上,远远地望见紫河镇外道边一群披发左衽的突厥人中为首一人,身高过丈,头似麦斗,眼似铜铃,长相与众不同,不禁回过头问长孙晟道:“先生,道边站立的为首那人就是摄图本人吗?”

    “不错,正是摄图本人。”长孙晟抬眼望了望,点头答道,“殿下,这摄图人虽生得卤莽,却颇负心机,尚请殿下多多留意。”

    杨广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对长孙晟的话未置可否,双腿用力一夹“铁蹄龙”,奔着摄图便跑了过去。在他身后紧跟着的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见此情形,忙也摧马赶了过去。

    “突厥大可汗在此,隋朝来使见了我家大可汗,还不下马行礼?”

    就在杨广骑着“铁蹄龙”跑到距摄图身前不足百步远的地方,突然从摄图身后窜上来四名膀阔腰圆的突厥武士,齐刷刷地挡在了摄图身前,为首一人手指杨广,厉声喝道。

    未待杨广开口答话,颇晓杨广心意的鲜于罗已纵马来到了四名突厥武士面前,手挥马鞭,沉声回敬道:“沙钵略可汗既已自认做我大隋天子的晚辈,我家晋王殿下奉旨前来颁赏,岂有兄弟间相见,要下马行礼的道理?尔等还不闪开,叫你家沙钵略可汗来见过我家晋王殿下。”

    长孙晟因不了解杨广此来,不止简单地颁赏给突厥,更怀有逼劝摄图前往长安朝见大隋天子的目的,故而才有意在突厥人面前摆出一副上邦使节的架势,为下一步的说辞做下铺垫,此时听鲜于罗话说得过于盛气凌人,担心当场惹恼了摄图,事情反倒不美,忙摧马向前,喝退了鲜于罗,翻身下马,走到摄图近前,躬身施礼道:“外臣长孙晟见过大可汗。大可汗有所不知,此次奉旨前来出使贵邦的乃是我朝晋王殿下,于礼自不该向大可汗行君臣之礼的,还望大可汗见谅。”

    摄图眯缝起眼睛,上下打量了长孙晟身后不远处的杨广两眼,忽然开怀大笑道:“原来是我那小兄弟亲自送粮帛来了,无妨,无妨。”说着,晃动着铁塔般的身躯,迈大步径直走到杨广马前,向杨广伸出一只蒲扇般的大手,说道:“阿纵兄弟,来,下马与本汗一同到牙帐一叙吧。”

    当摄图走向杨广之时,张须陀戒备地就欲上前阻拦,被杨广用目光给制止了。杨广既有心在摄图面前施展身手,令他见识见识自己的能耐,遂一边笑着答道:“有劳大可汗亲自出镇相迎,小弟失礼了。”一边使出长孙晟所授骑射的功夫,蹁腿轻轻巧巧地从“铁蹄龙”的另一侧下了马,绕过马头,挺身站在了摄图面前,伸出相让道:“大可汗,请。”

    摄图明知杨广这是有意在自己面前卖弄本领,想一见面就从气势上压自己一头,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