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山中的伏兵一旦现身,杨广再要下令全军从元尼那山中撤出,已经来不及了。

    段达情知中了对方的埋伏,匆忙召集人马,欲从元尼那山口夺路而出时,本就不甚宽阔的山口已被突厥人密集的弓弩给封死了。山口处一座小山头上,火把照耀之下,一名突厥人装束的将佐操着杨广熟悉的长安口音向隋军阵营中喊话道:“我突厥与隋朝罢兵修好已有半年之久,尔等为何要出关夜袭元尼那山,叫你们的统军主将站出来答话。”

    段达拍马从队列中跃出,用手中马鞭指着山头上的突厥将佐,朗声喝道:“我等接到线人密报称,有一名本朝的重要嫌犯被你方窝藏于元尼那寺之中,只要你方肯交出这名嫌犯,我等便从山中撤兵,免伤彼此和气。否则,只怕你我双方交起手来,待至天亮,被突厥人察知了这一切,尔等就难以向你们的主子交差了吧。”

    他认定这伙突厥军队是受可贺敦宇文般若秘密差遣,驻扎于此处守护宇文阅的,所以并不称呼对方为突厥人,但以你我称呼之。

    “哦?果然是隋朝军队前来夜袭元尼那山,但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呀?”立于山头上的那名突厥将佐语气缓和了下来,带着几分客气地问段达道。

    “无需隐瞒,据实跟他讲。”杨广骑马立于队中,脑子一热,脱口向段达叫道。

    按照杨广的料想,山中设有伏兵,正符合这是一场游戏的特征,据此,他才要段达如实告知对方官职、姓名,以期进一步观察对方对此的反应;退一步说,即便自己经历的是一场真正的穿越,一旦段达报出晋王骠骑营协领的官号,想必对方也会心生忌惮,不敢过于造次。

    他想的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段达却哪儿会想到杨广正在拿自己以及数百名骠骑营将士的性命做一场试验呢。

    “你先报出姓名、官职来,我再说与你听也不为迟。”段达本想随口报出幽州总管李祟的官衔、名号来支应对方,陡然被杨广从身后这一叫,只得改口要对方先报出姓名、官职来。

    “我乃大可汗帐前驾设扎黑是也,今奉雍虞闾王子将令,率军驻扎于元尼那山中,请将军报出官职、名号来吧。”(书中暗表,立于山头上的这位将佐并不是如他自已所说,是什么驾设扎黑,而是于一年多前跟随家主宇文般若远赴突厥和亲的前朝赵王宇文招家的二管家,真名唤做宇文休烈)。

    段达唯恐暴露了身后队列中杨广的真实身份,招惹来对方更加猛烈的进攻,正在苦思冥想着拖延时间,只听从身后由远及近传来声声喊杀之声。段达在马背扭项观瞧,但见鱼俱罗率领的先锋部队一百多人骑正在被从后山冲锋下来的大批突厥军士追赶着朝山口的方向败退了下来。

    不好,再要在此逗留下去,骠骑营势必要陷入对方的前后夹击之中,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到了此时,段达也顾不得许多了,回身冲杨广叫道:“咱们不宜在此久留,张须陀、鲜于罗,你二人多加小心,随我向前冲出山口。”说毕,在马背上摘弓搭箭,瞄准立于山头上的宇文休烈,“嗖”地就是一箭,率先纵马向山口处冲了过去。

    杨广也瞧出了骠骑营正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当中,只是尚不清楚鱼俱罗、虞孝仁率领的先锋部队是否在元尼那寺后的山洞中找到了前朝王子宇文阅,便吩咐李浑、裴虔通两位率军先行跟随段达突破山口的包围,而自己则带着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驻马原地未动,等着鱼俱罗、虞孝仁所部赶到,打听明白是否捉到了宇文阅,再与他们一起杀出山口去。

    危急关头,李浑怎敢撂下杨广不顾,自己率军先走,忙吩咐裴虔通率大队人马紧随段达先走一步,自己则带着一二十骑前后护持着杨广留在原地,等待鱼俱罗所部赶到。

    然而,这么一来,立于前方山头上的宇文休烈却从隋军的行动中瞧出了杨广的身份似乎比段达更高,借着天边出现的第一抹晨曦,手搭凉棚,盯着杨广看罢多时,哈哈大笑着下令道:“众将士听我的号令,放过对方的先头部队,全部弓箭手给我瞄准隋军留在原地未动的一二十骑,务必要把他们留在山中。”

    段达一马当先,带领着骠骑营的大队人马于天将拂晓前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元尼那山口,待纵马跑出有四五里地,回身才猛然发现,身后不见了杨广,经向麾下军士打听才知道:原来杨广并没有跟随自己冲杀出山口,急得在马背上大叫一声,拔转马头,率军又杀了回来。

    可是,当他带领人马返回元尼那山口时,远远地望见唯一的一条出山小道已被对方用擂石滚木给死死地封住了。
………………………………

第415章 痛失猛将

    杨广与李浑带领的十几人骑一旦脱离了大队人马,旋即被立于前方山头上的宇文休烈看出,这一小队隋军必定有身份极为紧要之人,当即下令手下军士放过段达率领的大队人马,集中所有弓箭手,想要将包括杨广在内的这一小股隋军当场射杀。

    突然发现护在杨广身前的两名军士中箭落马,李浑忙招呼张须陀、鲜于罗二人一左一右,紧紧护住杨广,自己带领十几名军士挡在杨广身前,掩护着杨广主动向鱼俱罗所部靠拢过去。

    鱼俱罗率领的先锋部队起初冲进元尼那山,抵达元尼那寺时,并没遭遇大批敌军的抵抗,直至在元尼那寺后发现了那个内藏有人的山洞,鱼俱罗、虞孝仁二将和他们率领的一百多名骠骑营军士还满怀期望,能设法逼出藏在山洞里的人,从中找到宇文阅。待至寺后山林中火起,埋伏于后山的大批敌军突然杀出,鱼俱罗才恍然意识到今晚很可能中了对方的空城计,于是与虞孝仁一道紧急召集人马,赶到寺前欲与杨广、段达所带中军会合一处,设法退出山口。

    待二人率军退至元尼那寺前时,才发现,杨广和段达率军已先撤向了山口处,而身后的追兵也已追了上来,双方就在元尼那寺山门前的一片空地上交上了手。

    鱼俱罗牵挂着杨广的安危,无心与对方在寺门前恋战,遂身先士卒,舞动排云大刀,冲入敌方阵营之中,见人就砍,逢人便杀,未过片刻,已斩杀了二三十名敌方军士,逼退了对方的追击。

    事先埋伏于后山之上的这批突厥军士人数虽远远多于隋军,但从未见识过有作战如此凶悍之隋军将领,被鱼俱罗挥刀斩杀的二三十人当中,倒有将近一半是先被鱼俱罗凶神恶刹似的面目给吓破了胆,来不及招架,即在排云刀下做了无名之鬼。而其他的军士一见鱼俱罗单人独骑冲入已方阵中,如砍瓜切菜般一气砍下了数十名同伴的脑袋,俱唬得掉头就跑。等到统军的敌将好容易将四散奔逃的军士收拢,集合列队,鱼俱罗已和虞孝仁率领一百人骑冲着山口的方向跑出去老远了。

    “你们这些蠢材,公主平时养着你们,就是要你们临阵脱逃的吗?”那统军将领一气之下,挥刀砍杀了一名逃跑的军士,厉声下令道,“今天要是放跑了他们,你们一个也别想活,快追!”

    鱼俱罗、虞孝仁带领的虽然是骑军,但一来于元尼那山中的道路情况远不如对方熟悉,二来从元尼那寺山门到山口处统共不过二三里地的距离,加之敌方又堵住了山口,因此未过多时,他们便又被对方从后面追上了。

    此时,杨广已在张须陀、鲜于罗等人的护持下靠近了鱼俱罗所部,杨广骑在“铁蹄龙”马背上,冲着与他相距不过百步的鱼俱罗高声叫道:“鱼将军,可曾捉到了宇文阅?前面山口已被对方给封死了,须得另寻退路才行。”

    鱼俱罗听出是杨广在同自己喊话,先是一喜,继而听到杨广说前方山口已被对方封死了,遂吆喝着众人闪开一条道路,纵马来至杨广马前,打量着杨广身后寥寥无几的十几名将士,惊讶地问杨广道:“王爷,怎么就只剩下了这几个人,山口处的敌军到底有多少人?”

    杨广正要向鱼俱罗解释说段达等人已冲出了山口,自己是特地留下来等候于他的,突见从鱼俱罗身后飞来一支冷箭,直射向他的后心处,忙惊呼出声道:“小心冷箭。”

    鱼俱罗闻言陡地一惊,急切间连忙一侧身,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杨广。“噗”地一声,从身后射来的那枝冷箭不偏不倚,正扎进了鱼俱罗的左肩头。

    鱼俱罗皱眉咬牙抬手,“呯”地一声抓住箭杆,竟生生地自己把箭从肩头拔了下来,呲牙咧嘴地回答杨广道:“王爷,咱们这趟算是白来了,压根儿也没找见宇文阅。”

    杨广一面命令军士上前帮鱼俱罗包扎伤口,一面点头冲他说道:“这山中埋伏有如此众多的突厥军士,恰恰说明宇文阅很可能就在这座山里。不过,眼下最紧要的事还是要及早设法退到山外,鱼将军,你们没有在山后发现有另外的出山道路吗?”

    鱼俱罗抬眼望了望山口处两座山头上的敌军,大致估算了一下对方的人数,摇了摇头,答道:“王爷,据我目测,后面山上的伏兵人数大约是前方山口处敌军人数的两倍不止,于今之计,恐怕只要拚命向前,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山口这一条路可走了。”随即又扫视了一眼已方的几员统军将领,抱拳向杨广建议道,“鉴于后面的追兵要多于前方山口的伏兵,且别无它路可退,请王爷听从老儿的安排,由虞孝仁、李浑二位将军即刻带领老儿所部人马护持王爷奋力冲杀出山口,这里就交由老儿来断后吧。”

    这时,天光已然放亮,杨广向鱼俱罗身后看去,但见足足有上千名突厥装束的敌军正与虞孝仁带领的骠骑营将士刀剑交错,战至正酣,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劝鱼俱罗道:“身后的敌军太多,将军纵有万夫不挡之勇,单凭一已之力也断断难以挡住如此众多的敌军,莫不如咱们还是一道全力向前,拚死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