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数月前,在他听说其盟友宇文忻重获杨坚起用,辅佐太子杨勇屯兵咸阳,以备胡患时,也强忍住了心头的跃跃欲试,没敢轻举妄动。

    可这回的情形却不同了。

    刘鲂掌心中紧紧地握着一尊鸽子蛋大小的铜佛,紧蹙双眉坐在自己的寝房内,不得不搜肠刮肚地琢磨起如何才能安稳地度过眼前的这场危机来了。

    事情的起因就在当天一早,刘鲂起床后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枕边不知何时被人放了一尊铜佛,铜佛下还压着一张字条。

    莫非是张仲坚昨夜潜回了自己府中?刘鲂惊慌之余,忙伸手拿起铜佛下的字条,凝神注目观瞧。

    字条上只写着短短的一行字:“菩萨,天牢,戌字号。关自在。”

    刘鲂握着字条的手不由自主地抖动了起来,他忙揉了揉眼睛,反反复复将字条上寥寥几个字看了多遍,这才发出一声长叹,颓然躺回到了床上。

    关自在,这是一个令刘鲂一想起他来,浑身上下就不自在的名字。

    早在两年前,刘鲂因顾及个人安危,不肯到前敌担任监军,迎战尉迟迥叛军而受到杨坚冷落后,他就通过广陵首富张季龄父子暗中和南陈朝廷取得了联络。

    依当时的形势观之,北周虽在灭齐之后军力、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南陈宣帝陈顼趁着北周朝内三总管发动叛乱之机,派遣大将吴明彻、萧摩诃渡江北上,一举攻占了江北要地胡墅,对北周犹保持着进攻的态势。做为受到杨坚冷落,又不甘心从此以后赋闲在家,仅仅做个富家翁的刘鲂,遂暗中打起了联络南陈,为自己将来留条退路的主意。

    杨坚创立隋朝后,除了对前朝皇室采取了赶尽杀绝的高压手段以外,对凡是来自南陈境内、前来长安的客商也进行了重点清理,在这种形势下,张季龄不得不离开长安,返回广陵。

    在他临行前,不仅将自己的儿子张仲坚托付给了刘鲂照料,而且告知了刘鲂一个秘密:除他之外,南陈太子陈叔宝在长安城内还安插着一位重要人物:雁巢的副首领关自在。

    张季龄嘱咐刘鲂,自他走后,关自在便是刘鲂与南陈朝廷之间的联系人,刘鲂如有需南陈助力之事,尽可通过张仲坚与关自在取得联系,关自在自会设法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

    由于刘鲂脚踏两只船,并不一心一意指望南陈朝廷给他带来荣华富贵,在与南陈朝廷暗中勾搭的同时,将自己更多的希望放在了与一干前朝宿将结成同盟,反隋复周的大业上,所以,一直没有主动与关自在联系过。

    虽则如此,刘鲂出于好奇,偶尔也向张仲坚询问过关自在的一些情况,诸如关自在在南陈朝廷中的地位、他在长安是以何面目、身份示人的等等,从张仲坚的回答当中,刘鲂凭借着自己多年在宫中摸爬滚打积累下的经验料定,张仲坚多半并不受关自在直接掌控,而是通过其他人才能联系上关自在。甚至,刘鲂还怀疑,张仲坚压根就没见过关自在本人。

    不过,张仲坚也向刘鲂泄露出一些关于雁巢和关自在的重要讯息,譬如南陈宣帝陈顼笃信佛教,南陈太子陈叔宝小名就唤做佛子,而雁巢做为陈叔宝亲手掌握的一支重要隐蔽力量,除陈叔宝在该组织内以佛子的称呼自居以外,包括关自在在内的几位首脑人物大多取菩萨作为自己的代号。

    当时,刘鲂听张仲坚说到此处,禁不住笑着问他道:“哦?雁巢里没有鸟儿,只有佛子和菩萨居住其中,倒也有趣。你可知,这座雁巢里住有几位菩萨?”

    “菩萨能有几位,最多两三尊就了不得了。”张仲坚白了刘鲂一眼,逞能地答道,“我还知道,副首领称做大菩萨,除此之外,还有一两位护法,也称做菩萨……”

    关于杨素在东都擒获南陈重要密探菩萨,并交由唐国公李渊押解回京的消息,刘鲂虽平时足不出户,也早从家人口中得知了。今天关自在突然留下这么张字条给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出于小心起见,刘鲂已将字条销毁,并把字条上的内容牢牢记在了心里。他反复思量良久,终于领悟到了关自在写信给他的真实用意:要他把手中这尊铜佛托人带给关押在天牢戌字号牢房的菩萨!

    莫名其妙,明明已打探到了杨素捉到的这位菩萨被关押在何处,为何不派雁巢中的手下将这尊铜佛带给牢房里的菩萨,反找到自己这个外人身上!刘鲂不免对关自在如此行事感到深深的不满。

    当然,刘鲂也明白,关自在既然找到了他的头上,那么他就非把这件事办成不可,否则,不说别的,关自在只要再写那么一张字条,悄悄地放到皇上、皇后,抑或太子的枕边,自己煞费苦心,自闭于家中长达近一年时间换来的一线生机瞬间即会化做乌有了。
………………………………

第403章 灭口

    三天后。

    被太子杨勇留在长安,帮着自己审理“菩萨”一案的新任陇州刺史李渊一早便得着禀报,称被关押于天牢戌字号里的南陈要犯“菩萨”吞金自尽了。

    李渊闻报后,立即赶往东宫面见太子杨勇报告这一突发情况,同时传命封锁戌字号牢房,令仵作前去验尸,查明“菩萨”的死因。

    他还是死了!李渊在骑马赶往东宫的路上不禁感叹道。

    杨素欲故伎重施,恫吓“菩萨”供出其同伙的企图在他身上落了空。他和杨素押解着“菩萨”回到东都的当晚,杨素就当着“菩萨”的面儿一气连铡了四名在龙门打劫过李渊的土匪,可“菩萨”丝毫没有被吓倒,只向杨素提出要他立即释放其他的劫匪,否则他至死也不会供出一个字。

    杨素听他肯开口求自己释放其同伙,大喜过望,当场便释放了其他的劫匪,和李渊一道将“菩萨”带至他府中一间密室,听他招供。

    “菩萨”言出必行,不用杨素严刑拷问,就痛快地供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此次南行的目的。

    “我叫萧无垢,江陵人氏,此次奉了大菩萨关自在之命,紧急返回建康,面见新皇,接受新的诏命。在龙门设伏打劫官军出自我的命令,其目的是为了吸引你们的注意力,为我创造通关南下的良机。”

    然而,当杨素目光灼灼地再往下问,“菩萨”萧无垢便再不开口说话了。

    饶是如此,在听到萧无垢此次南下,是为了回南陈帝都建康面见新皇陈叔宝领受诏命,杨素仍感到一阵窃喜,认为自己一番功夫没有白费,真的捉到了一条大鱼。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李渊受杨素所托,押解着萧无垢回到长安时,杨坚得到消息后,也对这位半道被擒的南陈要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诏命太子杨勇亲自主审此案,还应杨勇之请,特地把已下旨调往西北陇州任刺史的李渊暂时留在了长安,帮着杨勇审理此案。

    由于萧无垢自称是奉关自在之命,从关东南下,欲返回建康的,因此,杨勇会同李渊,将审问的重点放在了逼迫萧无垢供出关自在在长安城中的藏匿地点,以及他的乔装身份上面,然而,无论杨勇和李渊软硬兼施,使出何种手段,萧无垢始终不肯供出关自在的任何情况。

    待至后来,李渊向杨勇献计道:“莫不如有意放出风去,将萧无垢在南返途中被抓的消息透露出去,引诱其在长安城内的同伙前来营救于他,咱们在天牢暗中埋伏下人手,以便到时将其同伙一网打尽。”

    杨勇反复思忖,觉得除此一路,的确也无法可想,遂点头允准了李渊所献的诱蛇出洞的计策。

    出乎李渊意料的是,消息刚放出去不到四五天的功夫,萧无垢就突然死在了牢房之中。

    “会不会是关自在在听说萧无垢被朝廷捕获,担心他供出自己,指使人潜入天牢杀人灭的口呢?”杨勇在东宫正和左仆身高颖、将作大匠刘龙等人商讨营建新都的构想,见李渊突然来到东宫,忙把李渊让至侧室,皱眉听罢李渊关于萧无垢死讯的禀报,脱口问李渊道。

    “按常理说,天牢内外看守森严,萧无垢被捕获的消息放出去以后,太子殿下您又调了三百名禁军埋伏于天牢四周,随时准许抓捕前来劫牢的匪类。这种形势下,萧无垢又怎么会被关自在灭了口呢?”在来东宫面见杨勇的路上,李渊已在心里排除了萧无垢被灭口的这种可能,因此当即向杨勇提出了质疑。

    太子杨勇近来可谓是春风得意,宇文忻率领数千人马,出奇不意地攻占了突厥境内的重镇云州,切断了沙钵略西讨阿波的退路,进而直接影响到了东面的战局演变,为杨广派军接应被困五原城的杨爽大军安然撤回雁门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杨勇身为率军屯兵咸阳,统筹指挥西北对突厥战事的最高统帅,于战后自然当仁不让地把宇文忻的大半功劳尽皆算在了自己头上,也因此受到了杨坚的赞赏,一改之前对自己这位长子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印象,将杨勇之前佐参朝政改为了佐掌朝政。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朝中文武都能揣摩出这参和掌一字之变背后蕴含的深意:太子掌朝的时代即将到来了。

    杨勇作为朝中、宫中仅有的几位了解长安城中还有个南陈秘密谍报机关――雁巢存在的要员之一,自然在萧无垢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指望能从他身上找到查获关自在的突破口,好将雁巢一网打尽,彻底拔除南陈插进长安的这颗钉子。他要表弟李渊留下来帮自己审理萧无垢一案,除有拉拢李渊入太子党的原因外,也的确有自己忙不过来,而考虑要颇受母后独孤伽罗信赖的李渊替自己拉套、出力的因素。

    也正是由于李渊以往给人留下了精明、稳重的印象,因此当他不久前建议自己采用引蛇出洞之计,放出萧无垢被抓的消息时,杨勇未加多想,便点头允准了。

    可如今弄巧成拙,萧无垢还是只字未招供便死在了天牢,这不能不使得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