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天前那个夜晚,雍虞闾深夜入并州,要求自己当场释放被鱼俱罗捉回的西胡小儿安遂迦,自己当时曾向他提出过三个放人的条件,其中第二条就是雍虞闾代表突厥沙钵略可汗与自己签订一份两国互不侵犯协定,对雍虞闾提出以与自己定期举行会晤来做为两国互不开战的变通做法,杨广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是点头默许过了的。

    但此时乍一接到雍虞闾的这封邀请函,杨广心中仍不免有些犹豫:包括张威、李彻在内的一班台僚、府僚会同意自己前去白道州赴约吗?倘若突厥人存心使诈,趁自己前往赴约之时,将自己扣留在白道州,又将如何?

    如依杨广的本意,无论如何也要赴这趟约会的,可是在经历了昨日那一场征兵之争后,听了安若溪劝抚自己的那一番话,杨广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传命召集一众台僚、府僚前往议事厅会议此事。
………………………………

第308章 突厥版“鸿门宴”?

    正如杨广预料的那样,以行台左仆射张威为首,一班台僚尽皆力劝杨广不要冒险前往白道州和雍虞闾见面。

    “王爷,突厥人豺狼之性,反复无常。加之前不久突厥五可汗会盟,已决意联兵南犯,当此非常时期,雍虞闾邀请王爷前往白道州,焉知他不会摆下一座‘鸿门宴’,欲对王爷有所不利呢?”

    张威的话虽不多,但每句话点到了关键所在,也引起了与会众台僚的强烈共鸣,当下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劝阻杨广切不可亲身犯险,前去赴约。

    眼瞅着杨广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起来,张威又唯恐众口一辞的反对之声激怒了这位年仅十三岁的王爷,惹得他一意孤行,忙主动替杨广出主意道:“雍虞闾夜闯并州那晚,下官也在场,确曾听到王爷默许了他提出的以定期会晤来代替签订互不侵犯协定的办法。尔今突厥既向我发出了邀请,一味地爽约也实属不妥。依下官之见,莫不如由王爷指定一位台僚,代表王爷如约前往白道州走上一趟,以免授人以口实。”

    与会数十名僚属之中,只有总领晋王府军事兼统骠骑营的齐安郡公李彻自始至终一言未发。此时听张威向杨广出主意要杨广派出一位代表前往白道州与雍虞闾会面,李彻跨步出列,抱拳说道:“王爷,末将以为,张仆射之言殊为不妥。且不论突厥称霸漠北已有数十年之久,一向自视甚高,即就两国相交而论,最注重的便是身份对等,雍虞闾身为突厥大可汗之长子,正与王爷身份、地位相埒,倘若王爷不能亲身赴约,单单另派他人前往,只会事与愿违,倒不如不去。”

    杨广起初听到李彻开口反驳张威,眼前一亮,及至听到他最后说到不如不去的话,眼光又变得黯淡了下来,却仍有些心有不甘地问李彻道:“齐安公,你也认为这趟白道州本王去不得吗?”

    当以张威为首的众台僚一致反对杨广冒险出关,前往白道州赴约之时,李彻一直在旁冷眼观察着杨广的神情,此时听到杨广询问自己的意见,他仍没有急于表态,反而向杨广问道:“末将听王爷这话的意思,莫非王爷已决意前往白道州赴约喽?请问王爷,为何要出关赴约?”

    “齐安公有所不知,此事的起因原在本王,雍虞闾既然提出以举行定期会晤来代替签订两国罢兵协定,本王怎可失信于人,爽约不往呢?”杨广据实答道。

    “除了不能失信于人这一条,还有旁的原因吗?”李彻像是有意在给杨广一个向在场众人解释原由的机会,又仿佛在试探杨广对出关赴突厥之约一事的真正想法,不动声色地追问道。

    杨广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耐着性子解说道:“本王受命出镇并州,所为者大半在于抵御突厥,雍虞闾身为突厥王子,既然敢于只身一人叩关夜闯并州城,本王贵为大隋皇胤,如果连雁门关都不敢迈出一步的话,岂不会令突厥这个对手更加瞧不起我大隋,我煌煌大隋的体面何在?”

    今天本已到了杨广和李彻约定,就扩展征兵范围重建骠骑营一事,李彻需和营中诸将商议后给杨广一个正式答复。李彻之所以迟迟未能给出杨广答复,主要原因就在于李彻尚不敢确定,以杨广如此小的年纪,无论是面向河北民间征召骠骑营军士,还是出关前往白道州与雍虞闾会面,是纯粹一时性起,还是经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冷静抉择。

    李彻其实打心底里是力主杨广前往白道州赴约的,但他与杨广接触时间不长,之前在长安时虽曾听说过会真和尚横死一案就是在杨广主持下告破的,但仍不敢由此确定杨广是否真的具有为同龄人所不及的胆识和智谋,因此便想趁今天这个机会,对杨广进行一番考量。

    听到杨广说出的这个理由,李彻嘴角泛起了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微笑,当即抱拳慨然道:“末将也以为,王爷这趟白道州之行去则利远大于弊。末将愿亲率骠骑营全体将士,护从王爷如期出关,前去赴约。”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张威一反常态,有异常严厉的口吻警示李彻道:“广达,王爷此行一旦有个闪失,你可知后果有多么严重吗?白道州城中至少驻扎有上万的突厥铁骑,单凭你手下那一百多军士,叫人如何相信能护得王爷周全!”

    “张仆射暂且息怒,请听广达一言。”李彻抱拳向张威说道,“末将在率军返回并州之前,于卫王中军就已听说,一个月前率军攻破临榆关的就是这位雍虞闾王子,他身为沙钵略可汗的长子,向以文武兼备著称于突厥国内,自十六岁起便受其父重托,独挡一面,率军与漠北铁勒、阿拔诸部对峙,鲜闻败绩。试问,这样一位突厥将才,为何会突然只身犯险,夜闯并州呢?你不觉得此事太过蹊跷了吗?在广达返回并州前,长孙晟将军可能已向王爷和列位告知了沙钵略主力挥师西进的消息,联系在突厥主力西进之后,雍虞闾故作此举,极有可能是为了有意麻痹于我大隋,使我大隋误认为突厥对我并无举兵来犯之意而施行的一条缓兵之计。果真如此的话,则王爷此次赴约前往白道州与雍虞闾会晤,一来风险并不大,二来也可乘势而为,将计就计,借机暂时稳住与我正面对敌之突厥一部,争取更多的时间招兵筹粮,同时也可为卫王东出临榆关一举剿灭高宝宁部营造有利的氛围。有如此两便之事,张仆射及各位为何要一意阻拦呢?”

    李彻这番话说罢,议事厅内鸦雀无声。张威和一班力阻杨广前往白道州赴约的台僚皆面面相觑,一时间再难以找出充分的理同对杨广加以劝止了。

    杨广听了李彻这番话后,倒颇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心中暗想:前时自己的注意力都被雍虞闾的反常之举所误导,聚焦在了西胡小儿安遂迦身上,却根本未曾想过,雍虞闾只身深夜闯进雁门关,实则是为了施行缓兵之计。李彻的见识当真是不同凡响啊。
………………………………

第309章 狼牙五百骑

    由于李彻的力排众议,鼎力支持,杨广于冬至日当天前往雁门关外的白道州会晤雍虞闾这件事便算正式定了下来。

    尽管李彻在议事厅内当着张威和行台众僚属的面儿分析杨广此行风险不大,但于会后他仍不敢掉以轻心,提前五天就率领骠骑营大队人马赶赴雁门关,与率军驻守在那里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李雄详细筹划了排兵布阵,以确保杨广此行万无一失的安保方案。待至冬至前一日杨广在鱼俱罗、张须陀、鲜于罗等人的贴身护从下赶到雁门关时,一切已然准备就绪了。

    出了雁门关,就已然踏上了突厥与大隋接壤的漠南草原。杨广立马于雁门关外,放眼向北望去,但见一派苍凉景象,与关内截然不同:由近及远,满地皆是枯黄的蒿草,除此之外,似乎看不到任何别的活物,草原上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完全是一种刺骨的疼痛感,纵马在草原上跑不出半日,就会令人心生沮丧,悲观地认为这片广袤、苍茫的草原会将自己埋没于其中。

    好在身边有一百多名全副戎装的骠骑营将士跟随护从,使得杨广尚不至于在茫茫草原之中产生悲观绝望的念头,但他出得关一路策马走来,也不免会对突厥人世代居住于如此酷寒、荒凉之地感到由衷地感叹。

    杨广一行出了雁门关,策马走出四五十里地远,就见前方迎面来了一支突厥铁骑。

    李彻当即传命骠骑营全体备战,自己则和鱼俱罗等人一道团团将杨广围在了中央,驻马横刀静候这去突厥铁骑的到来。

    过不多时,这支人数当在五百人上下的突厥铁骑便来到了杨广一行的近前,突然分为两队,驻马于道边,有一位带队将佐和一名通译模样的汉人拍马来到了李彻等人面前,翻身下马,鞠躬道:“我等奉王子之命,前来迎接隋国晋王殿下前往白道州,请问哪位是晋王殿下?”

    李彻暗自松下一口气来,却并不忙着引见杨广,而是在马上冲着那汉人通译问道:“尔等既自称是为迎接我家王爷而来,为何要带着如此多手持刀剑的骑军,身上可曾带有什么凭据?”

    汉人通译回头叽里骨碌地向那突厥带队前来的将佐通传了一番,杨广在李彻身后听得十分清楚,就听突厥带队的将佐哈哈大笑道:“这郡汉狗胆子也恁小了些,你告诉他们,我身后的是王子近卫狼牙五百骑,五百骑尽出,迎出城百里之外,算是给了他家晋王莫大的面子了,叫他们无需害怕。”

    “本王早听人说,突厥的雍虞闾王子号称突厥国内的第一勇士,却没想到竟是个胆小如鼠之人。”杨广听那突厥将佐口出不逊,禁不住用突厥话出言相讥道,“平日里他走到哪里,这五百骑军便须跟到哪里吗?”

    突厥将佐冷不丁地听到汉人队中有人操着一口流利的突厥话讥讽本国王子,脸色大变,“刷”地一声抽出佩刀,用刀尖点着李彻,厉声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