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事休整,补充了一应所需,才从汾州出发,前往二百里外的灵石与骠骑营会合。

    出了汾州城继续北上,杨广发现这里与汾州以南迥然不同,不但路上的行人明显增多了,而且汾州以北的百姓大多从没听说过有什么三十六揭缔,十八罗汉这些个人和事。

    哦,原来菩萨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关中和关东的中原一带啊。

    同时,江陀子和安若溪也察觉了这一现象,不过,据江陀子说,这很有可能是前朝武帝攻灭北齐后力主灭佛带来的结果,汾州以北作为北齐原先统治的核心地带,灭佛力度最大,现如今当地的老百姓都已经没人笃信佛教,菩萨又怎能大显神通呢?
………………………………

第282章 佛在长安寺中?

    尽管杨广和安若溪都觉得江陀子所说不无道理,然两人私下交谈,仍然认为这可能并不是汾州以北民间再不见有人以佛家名义煽动生事的主要原因。

    “王爷,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了残师姐为何会了解关中一带‘杀胡寨’的那么多事,再和咱们在出关前后听说的这两尊菩萨联系在一起,或许你当初的判断是对的,极有可能此事的根源仍出在长安城中不知哪座寺庙当中。”

    听安若溪再次主动提到了自杀身亡的前朝皇后朱满月(了残),杨广好奇地反问她道:“依你说,了残会不会是受人胁迫,无奈之下才寻的短见呢?”

    安若溪摇了摇头:“我先前告诉王爷的,都是实情。了残师姐自缢前的那几天,我从早到晚都在寺里的藏经阁抄写经书,很少和她见面,直到她死后,我才担心她是为人所害,被迫寻了短见,故而派坠儿回府禀报了娘娘和王爷。”

    “想当初我曾有心要你充做我在万善尼寺中的内应,协助彻查可能潜藏于寺中的奸细,你在寺外的小树林里指点我回过头去,细查石屋院,结果果然有了极大的收获。”经过潼关那个缠绵悱恻的夜晚,杨广已经视安若溪为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了,因此除有意回避提及“雁巢”和关自在外,对其它查案的事都不再向她隐瞒,边和她并辔而行,边轻声向她解说道,“可如今,你为何又怀疑在长安的某座寺庙当中,可能潜藏有暗中作乱的奸人了呢?是因为咱们遇到的这两位菩萨吗?”

    安若溪凝眉想了想,肯定地答道:“主要还是因为了残师姐的死,让我一直怀有疑心。再加上咱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更加使我确信,王爷当初的判断很有可能是对的。”

    杨广当初怀疑万善尼寺之中潜藏有南陈的奸细,主要是根据夜查石屋院时发现的那条通往寺外小树林中的秘道得出的推断,并无其它更多的凭证,此时听安若溪如此作答,不禁用惊诧的目光撩了她一眼,问道:“何以见得呢?”

    “在潼关听杨将军提及菩萨串连各处‘杀胡寨’,联寨杀胡时,我尚没产生过这样的想法。直到在孟津渡口遇到那位公然勒索咱们钱物的老船夫,从他嘴里听说了三十六揭缔腊月初八要齐聚长安的事,我才突然警觉,倘若这位菩萨在长安城某座寺庙当中没有内应,如何会劝人赶赴长安为佛祖成道庆贺?如果了残师姐生前和某座‘杀胡寨’之间说曾经有过往来的话,那么她会不会也参与到了其中呢?由此两点,我才怀疑真正始作俑者可能就藏身于长安的某座佛家寺庙之中。”

    杨广在马背上点了点头,对安若溪的分析推断表示认可,然而紧接着,他的脑海之中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

    “若溪,那么你说,此人会不会就潜藏在你曾经修行过的万善尼寺中呢?还有,万善尼寺因安置有上百名前朝的嫔妃命妇,住持心严师太不是一向都是直接听命于母后的吗,大哥为何会在母后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强令你还了俗,送你回我身边来的呢?”

    安若溪忽然冲杨广笑了笑,半是撒娇半是玩笑地反问道:“怎么,我回到王爷身边,王爷不高兴吗?”

    “哦,不。”杨广忙摇了摇头,认真地解释道,“只是经过了这么多天,现在回想起来,我心中颇有几分不解:大哥怎么能瞒着母后,悄悄地将你接出寺来,送到了我的身边?”

    安若溪暗自叹息一声,心说:你为何不问问自己,你这位大哥如此做,用意究竟何在?

    然而,这话凭自己的身份是万万无法向杨广说出口的,安若溪只好针对杨广问及的事情回答道:“王爷莫忘了,太子是储君,并且佐掌朝政,在长安朝中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得的呢。”

    “那心严师太难道就不怕替大哥承担罪责,母后一旦得知了此事。。。。。。”杨广话说至一半,才陡然想起,自己收留安若溪在身边,带她一道出镇并州,不是一样要冒着被母后获知实情后责罚的风险吗,于是支吾着没有继续说下去。

    “王爷,看来你对万善尼寺中的情形是真的不了解。寺中住持心严师太虽是直接听命于皇后娘娘,然因她这住持的位置论理应由心意师太来做方能服众,她得位不正,便在寺中有意伙同听命于太子的知客心仪师太对心意师太百般压制。时间一长,她自然和太子也有了联络,心严师太之所以肯答应太子,强令婢女还俗,多半事先已得到了太子的许诺,保证她不会因为此事受到皇后娘娘责罚,所以才会如此行事的。”安若溪见杨广仍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索性将自己这几个月在寺中了解到的情况一股脑地都告诉了杨广。

    杨广听罢,大张着嘴,惊得半晌没说出话来:他决想不到,在出家人修行的寺院中,也会有这样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

    “若溪,自今尔后,我再不许你以婢女自称。”因事涉母后和大哥之间的权利相争,杨广不欲多谈及此事,待回过神来,遂一本正经地对安若溪说道。

    “婢女就是婢女,王爷不准我以婢女自称,那我该怎样自称呢?”安若溪似是脱口而出,又像是有意冲杨广反问道。

    “这个嘛,待到了并州,再过上一段时日,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待的。”杨广紧绷着双唇,回答得很是肯定。

    安若溪脸一红,推说自己要找江陀子了解一下河北一带的风土民情,急匆匆地催动坐骑,竟先走了。

    望着安若溪离去的背影,杨广仔细回想着她方才跟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恍惚察觉出安若溪好像还有话藏在心底,没有告诉自己。

    莫非她也推断出了,关中、关东的两尊菩萨是同受南陈朝廷这尊佛指使,深入民间煽动作乱的?她一再在自己面前提到了残的死,难道其中另有什么不能向自己明说的玄机?大哥收到了自己的那封书信后,不知将如何行事?

    心中存着这许多的困惑和疑问,杨广暗暗下定决心:即使自己身在千里之外的并州,也要设法挖出潜藏于长安城内的南陈暗桩,擒获“雁巢”的真正首脑――关自在。
………………………………

第283章 王爷丢了

    从舆图上看,灵石堡不过是并州左下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圆点而已,但鱼俱罗率领着晋王骠骑营的大队人马在灵石堡住了一连七天,实地勘察过灵石堡周边的地形之后,他发现,灵石堡实为并州附近一处军事位置十分紧要的地方。

    并州城北面不出二十里即是杨坚开隋后命人新筑起的一道长城,而灵石堡由于在北齐时期就建有一座十分牢固的堡坞,为节省人力物力,赶在突厥大举来犯前修筑起并州北面的整道防线,因此数月前征发大量嵇胡重筑长城的行军总管韩僧寿决定,新筑长城修到灵石,但以原来既有的那座堡坞作为烽火报警的烽火台,不再另建烽火台。

    这样一来,因堡坞原本修建于地势低平地带,长城修筑到灵石地界,只能蜿蜒而下,联结起那座堡坞,从而形成了一段独有的低矮长城,给灵石的防御守备带来了隐患。

    按韩僧寿的设想,只须在获知突厥人大举来犯之前,单调一营精锐的弓弩手驻扎进堡坞,便可弥补地形地势上的不足,抵挡住突厥铁骑的进攻。他的这个设想虽然不能说不可行,然而韩僧寿本人却在并州一带的长城修筑完工不久,被紧急调往了关陇一带,改受窦荣定的节制。新任的河北道行军元帅,杨广的六叔卫王杨爽受命之初,又正值突厥沙钵略可汗联合北齐残将,率军盘踞于营州的高宝宁突然出兵,攻陷了幽州重镇临榆关,杨爽急于集结幽并各处人马,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临榆关,便将驻守于灵石堡坞之中的一营弓弩手尽数调往了临榆关前线。

    鱼俱罗带领晋王骠骑营的大队人马赶到灵石堡时,灵石堡坞内已无一兵一卒驻防了。

    自杨广悄悄溜出长乐驿,和虞孝仁、李浑微服私行,绕道东都以来,被杨广勒令假冒自己的鲜于罗使出了浑身解数,堪堪到段达、鱼俱罗两人率领骠骑营自长乐驿动身出发的第二天傍晚,还是被鱼俱罗头一个瞧出了破绽,识破了真相。

    当鲜于罗哆哆嗦嗦地双手捧上杨广留下的那封书信时,年纪稍轻的段达肺都要气炸了,抽出佩刀就要砍了鲜于罗,被守在一旁的鱼俱罗伸手给拦住了。

    “将军且请息怒,事已至此,倒不如先拆开这封书信,看看晋王殿下留了什么话给咱们,再做计较。”鱼俱罗素知鲜于罗乃是最受杨广宠信的贴身护从,要是段达一怒之下挥刀劈了他,日后杨广怪罪下来,说不得自己也要跟着吃瓜落。

    段达强忍着胸头的怒火,打开书信看了两眼,便把书信掷给了鱼俱罗,气哼哼地吼道:“你看看吧。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不知要发生多少大事呢,万一王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谁也难活成!”

    鱼俱罗头脑倒是比段达要冷静得多,看罢杨广留下的书信,转身问鲜于罗道:“王爷要微服私行,前往并州,事先是否跟你打过招呼?还有王爷身边两位侍女,她们知道此事吗?”

    鲜于罗一个劲地晃着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