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凶手在外逍遥自在的。广平王已奉了皇上旨意,带人彻查此案,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待的。”独孤伽罗沉声说道。

    “有皇上和娘娘替小妹做主,臣妾就放心了。娘娘还有话要和晋王殿下说,臣妾就不叨扰了,就此告退。”郑祁耶说着,站起了身。

    独孤伽罗担心自己的闺蜜伤心过度,认不得出宫的路,忙吩咐贴身侍女月莹将郑祁耶一路送出露门。

    “母后,出了什么事?”杨广守在一旁,早就听得心头直痒痒了,郑祁耶才一离开正殿,他就禁不住向独孤伽罗打听道。

    独孤伽罗轻声叹了口气,怜爱地望了一眼杨广,缓缓答道:“行军元帅、上柱国长孙览的夫人,今早被人在府中杀死了。”

    杨广闻听此言,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心中暗道:长孙览现在正率军攻灭南陈,他的夫人恰恰在此时被人杀死,这桩凶杀案会不会和南陈神秘的“雁巢”有关?

    “阿纵,你瞧瞧,在长安尚且如此,何况是并州?你小小年纪,就要离开为娘的身边,身赴不测之地,叫娘怎么舍得?”独孤伽罗命杨广贴近自己身边坐下,抚摸着他的头,依依不舍地说道。

    “娘,阿纵已不是三岁的小娃娃了,当此危难之时,理应为朝廷效命,为父皇母后分忧。娘,孩儿身边有三百骠骑护着呢,歹人哪会轻易伤到孩儿,你就放心吧。”杨广懂事地劝慰着母亲。

    “娘啊,也知道儿子长大了,就像鸟儿一样,迟早都会从娘身边飞走的。可一想到要你独自一人前往千里之外的并州,仍是放不下这颗心,好歹央得你父皇答应,在你身边设了这座骠骑营。阿纵,你可要给为娘记住,今后在并州无论想去哪儿,都得李广达(李彻)答应才行。”独孤伽罗一把将杨广搂在怀里,念叨着。

    杨广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听到这话,不由得撇了撇嘴,直想哭。

    过了大约有一盏茶的功夫,独孤伽罗才轻轻推开杨广,带着份歉意,对他说道:“阿纵,在你离开长安,前往并州之前,为娘还想要你办件事,不知你能不能做到?”

    杨广虽对母亲如此严格地约束自己离开长安后的种种行为感到极度不满,但一听到母亲要自己于出镇前办件差使,立马想到了彻查南陈奸细的事上头,兴奋地抬起头,问道:“母后有何差遣,儿臣定将竭尽全力,办下这桩差使。”

    独孤伽罗盯着杨广一本正经的小脸儿,突然扑哧一声笑了:“这件事用不着你如此大惊小怪,就能办下来。”

    “请母后明示。”

    “阿纵啊,为娘跟你说句贴心话儿,自八月十五那晚起,为娘就动了劝你长姐回宫来住的心思。最近你就要离京北上,长安城里又颇不太平。”说到这儿,独孤伽罗像是想起了一件事,面带忧虑地说道,“你知道吗?这两天,不单是长孙览的夫人被杀,就连前朝的天大皇后朱满月,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为娘惦记着你走后,你长姐一个人带着个吃奶的娃儿呆在你府中,实在叫人放心不下。因此,想请你劝劝长姐,还是回宫住到娘的身边来吧,这样,娘也好随时照应着她们母女。”

    原来如此啊。杨广心头掠过一丝失望。不过,自从出了张仲坚潜入府中,行窃不成,伤了丁三儿的性命那件事后,杨广也替杨丽华母女的安全着想,正欲劝说长姐带着女儿返回宫中居住,今天却与母亲不谋而合,想到了一处,遂未假思索地当场应承下了这件事。
………………………………

第220章 群英荟萃

    三天后,杨坚在临光殿举行了大朝会,于朝会上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儿正式册任杨广为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不日将代表自己出镇并州。

    同时,原相州刺史张威张文运被册任为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原灵州刺史王韶王子相被册任为河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兼晋王府长史;原鸿胪卿李雄被册任为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原司门侍郎张衡张建平被册任为河北道行台刑部、度支尚书,兼晋王府主薄。。。。。。

    杨广居首,身后黑压压跪了几十位河北道行台的新任官员,齐声谢恩领受册命,场面蔚为壮观,看得一旁站着的秦王杨俊、越王杨秀直吞口水,恨不得立马冲上前,交杨广推在一边,换上自己跪在众僚属身前向父皇谢恩领命。

    大朝会散后,张威、王韶当即向杨广提出,要召集所有即将到河北道行台任职的官员到杨广府中进行会议,因之前杨坚有话在先,一切政务、军情,须得听从卫王杨爽和行台省两位仆射的意见行事,杨广随即便点头允准了。

    晋王府的正殿,在杨广的印象里,还从没来过这么多的官儿。一时间原本十分宽敞的正殿里站满了身着朝服,手持笏板的各色官员,把座晋王府正殿塞得满满的,几乎水泄不通。

    李彻显然于事先就得到了信儿,亲自带领着骠骑营各营的统带在殿内维持着秩序。

    杨广走进殿来,一眼望见鲜于罗盔明甲亮,手按佩刀,精神抖擞地站在殿中央自己的座位旁边,再往两边看,以李彻为首,段达、鱼俱罗、虞孝仁、李浑、裴虔通等骠骑营的将佐们都在,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大将出征前聚将升帐的神圣感和庄严感,按捺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紧绷着脸缓步走至殿中央,吩咐人在自己面前两厢安置好六副座位,请张威、王韶等行台重要僚属依次落座,才向张威和王韶点了点头,示意二人可以开始会议了。

    张威位居众僚属之首,清了清嗓子,率先站起,面向杨广拱手施了一礼,随即转向众人朗声说道:“今日行台初次会议,在场诸位须听好了,三日后,除晋王骠骑营各位将军以外,诸位须随同在下和王仆射先行赶赴并州,妥善安置好一切,恭候晋王殿下。因此,诸位若有不便之处,今日不妨就请先提出来,由晋王殿下和我等斟酌后视不同情形给予宽限。”

    说到这儿,张威有意停顿了片刻,用威严的目光逐一在殿内众人脸上扫视一遍,方才接着说道:“今日不说,将来倘若耽搁了时日,就休怪在下不讲情面,要即行将该员解职查办了。”

    殿内众人尽皆面面相觑,似乎都被张威的下马威给震慑住了,并不一人肯开口请求宽限,偌大的一座正殿里鸦雀无声,甚至连呼吸声都听得十分清晰。

    杨广居中而坐,望着面前肃穆站立的数十位僚属,头一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藩王的威严和体面。

    张威对众人的表现颇为满意,随即换上了副笑脸,改用温和的语气朝众人说道:“自今尔后,在下与列位份属同僚,都需尽力竭智,辅佐晋王殿下,治理好行台辖区。在下如有关照不到之处,还请列位能多多包涵。”

    说罢,目视对面端坐的王韶,示意轮到他向在场众人训话了。

    王韶挺身站起,向殿内团团作了一揖,板着脸只淡淡说了句:“在下没别的可说,请晋王训示。”

    杨广冷不防王韶什么话都不说,一上来直接就表自己向众人训话,短暂的慌乱后,心情平复了下来,规规矩矩地站起身,冲左右抱了抱拳,大声说道:“本王代天子巡狩北境,誓与尔等同心戮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他话才开了个头,站在一旁的王韶突然发出两声咳嗽,像是在提醒杨广,今日这种场合不该如此说话。

    王韶虽然在河北道行台的官位列于张威之下,但他却兼着晋王府长史,实则是杨坚配给杨广的头号参谋和顾问,因此,一听王韶借咳嗽声来提醒自己,杨广当即便呆了一呆。

    总算是他反应还算敏捷,旋即便想到了头一次召集行台众僚属会议,至关紧要的一点就是需明确事权归属。于是,装做是口干,转身端起一碗茶水,抿了一口,马上更改话题,向众人说道:“本王虽为行台尚书令,然行台一应大小政务,须由张、王两位仆射分掌,父皇先前已册任卫王为行军元帅,统摄对突厥作战事宜,今后行台凡涉及兵事,须向卫王禀明,尔后方可施行之。以上事权划分,各位须时刻牢记,切莫临事问错了人,回错了话,那样的话,本王可不答应。”

    他这番话前面大半多出自杨坚三天前训诫他的原话,而后面两句则是仿效方才张威说话的语气,想在众人面前立一立威,不料话一说出来,才自觉恁过直白了些,于是忍不住朝王韶脸上瞄了一眼。

    王韶脸上看不出有任何表情,等了一会儿,见杨广再无别的话可说,遂向众人宣布道:“晋王殿下已向列位申明了行台各项事权的划分,列位但依令行事即可。列位如无事要回,今日会议就到此为止,列位可以各自回府安顿好家小,三日后辰时准时离京赶赴并州。”

    待众人散去后,李彻抱拳向杨广回禀道:“末将职在总领王府军事,一应军中事务,尚需先行和卫王协商议定后,才好做出安排。请殿下允准,末将随同行台两位仆射于三日后先行赶赴并州。骠骑营可暂由段达将军统领,护送殿下出镇。”

    李彻的身位、官位并不低于张威、王韶两人,况且杨坚和独孤伽罗都曾明确告诉过杨广,他离开长安后的一切举止行为,须得听从李彻的安排,不得私自行事。此刻听李彻竟然向自己提出,要先行赶赴并州,杨广自然乐得借此机会摆脱他的约束,立马就点头允准了。
………………………………

第221章 至少两个月?

    李彻要先行随同张威、王韶等一班台僚前往并州,虽然令杨广私心里有种类似小孩儿摆脱大人监管的窃喜,然而接下来新任河北道行台刑部、度支二尚书,兼晋王府主薄的张衡的一番话,又使杨广颇感左右为难。

    张衡字建平,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观其相貌并无出奇之处,却在今日的大朝会上被杨坚委以重任,身兼行台刑部、度支两个部的尚书以及晋王府主薄三个重要官职,依杨广私下猜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