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河公到访华州军坊,来,干了。”说罢,再不谦让,率先喝干了碗中的酒。

    “杨某久离军营,对军中令式倒是有些生疏了,方才如有不敬之处,还望大将军海涵。”杨素故伎重施,再次向尔朱绩表达歉意道。

    尔朱绩本已暗令亲兵到华州城外打探,看杨素是率军而来,还是确是一人一骑而来,此时尚未见亲兵回报消息,只虚言支应杨素道:“清河公此话过谦了,想当初末将还是员偏将时,清河公已是统率上万人马的行军总管了,今夜由清河公来喝下这头碗酒,也是应当的。”

    “唉。”杨素听尔朱绩提到自己以往的经历,像是被戳中了心事,重重地打了个唉声,向尔朱绩抱怨道,“昔日统率上万人马又如何,今日还不落得个形单影只,闲来无事,欲夜登华山的地步。杨某如今已是废人一个,望尔朱大将军好自为之,莫学杨某就是。”说着,竟当众落下两滴泪来。

    尔朱绩正要开口劝抚他两句,陡地抬眼看到先前派出去的亲兵回来了。
………………………………

第202章 杨素单骑入华州(下)

    尽管亲兵回报,没有在华州城外发现有大队官军跟随杨素前来,尔朱绩仍觉放心不下,打发走了亲兵,转身回到议事厅,双端起一碗酒,含笑问杨素道:“华州距长安有百里之遥,清河公身穿道袍,单人独骑夜晚至此,不怕尊夫人见怪吗?”

    厅内有多数将佐曾听说过杨素一向怕老婆,听到尔朱绩提到杨素的夫人郑祁耶,不禁都笑出声来,一心想听听杨素怎么回答。

    杨素像是经尔朱绩提醒,突然想到了自己是瞒着老婆来的华州(事实也确是如此),单手端着酒碗,呆了一呆,随即装出一副蛮不在乎的表情,抬手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对尔朱绩的问话避而不答,只冲着厅内诸将叫道:“今宵有酒今宵醉,莫问明朝是与非。来,喝酒,喝酒。”

    以尔朱绩为首,厅内登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尔朱绩虽不再疑心杨素是受了朝廷的指派,前来华州削夺自己手中军权,抑或打探自己军中虚实的,可毕竟他已定下了今晚起事,举兵反隋,有杨素在场,令他不免感到左右为难:如果二话不说,命军士将杨素拖出杀了吧,又担心军中少数未参与自己叛乱阴谋的将士起疑心,提前暴露意图,如果任由杨素坐在议事厅中拖住诸将,又怕错过了起事的时辰,耽误了起兵谋反的大事。

    尔朱绩低头沉吟多时,终于想出了一个所谓的万全之策:如能将杨素当场灌醉,趁他醉得不省人事之际,自己向军中诸将宣布举兵反隋,岂不最为稳妥?

    想到这儿,他冲在座的几位心腹将佐使了个眼色,暗示他们都去向杨素敬酒,及早将他灌醉,好做正事。几位心腹将佐会意,纷纷起身去向杨素敬酒致意,厅中其他将佐见了,也不肯落于人后,于是,大大小小几十位将佐将杨素一人团团围住,逐个地敬酒劝酒,尔朱绩见了,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谁也想不到,杨素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酒量,待到几十位华州府军的将佐排着队一一向他敬过了酒,只见他面色只微微泛起红晕,竟是身不晃、手不颤,双手捧起一碗酒,单单对着尔朱绩唤道:“大将军,咱们还没喝过,来,干一碗。”

    眼瞅着此时已近三更时分了,杨素头脑仍然如此清楚,尔朱绩暗地里一跺脚:也罢,今夜活该你死在华州城内,就欲指使厅外的亲兵一哄而入,将杨素拖出去杀了。

    还未等他开口传唤亲兵入内来杀杨素,只见之前他派出城去打探消息的那名亲兵面带惊慌地跑进议事厅来,向尔朱绩亢声禀报道:“报告大将军,不,不好了。西边着火了。”

    尔朱绩一向胆子并不大,此次他之所以答应朱满月,同意起兵反隋,其中只有一小半是为了报答朱满月昔日对他的提携之恩,而多半是由于眼见隋朝南北两面受敌,京畿守备兵力空虚,想乘此机会为自己捞取更大的功名利禄,嬴得个反隋复周的中兴功臣的名号。为达此目的,他曾坚持要朱满月设法骗取前朝皇太后杨丽华的亲笔诏旨,以做为号令三军,起兵反隋的凭据。

    结果,朱满月没有得到杨丽华的亲笔诏旨,反而今天一大早,有手下军士向他禀报称,有一位朝廷派来巡视华州当地寺观的小官儿王世充突然不告而别,不见了踪影。尔朱绩得报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急命各营出动人马,在华州附近寻找王世充的下落,又派出亲兵,暗查军坊之中是否有人向王世充泄露了起兵反隋的消息。各路人马查至晌午时分,仅仅查到了有当地百姓报称,曾见过一位和王世充体貌相似之人,骑驴匆匆向长安的方向去了,随后亲兵来报,称统领左军的开府仪同三司史万岁和王世充是同乡,昨晚曾留王世充在他房中歇息。

    尔朱绩随即以召集会议为名,将史万岁诱至议事厅拿下,亲自讯问他,是否曾向王世充泄露过起兵反隋的消息,虽然史万岁一口咬定自己决没有泄露半个字给王世充,为以防万一,尔朱绩还是命人把史万岁羁押于自己的中军之中,同时决定提前起事,举兵反隋。

    今晚,先是杨素突然造访,继而深更半夜的,华州西边又燃起了大火,这怎么不令尔朱绩感到心慌意乱?

    “可曾发现有大队的官军朝着华州的方向开来?”到了这时,尔朱绩也顾不得避人了,忙向来报信的亲兵问道。

    要知道,尔朱绩所率一万华州府军本就是不折不扣的朝廷官军,而此时身为官军主将的尔朱绩竟然当众向亲兵问出这样的话来,议事厅中立时便有几位未曾参与阴谋叛乱的将佐产生了警觉,手按佩刀站了起来。

    与此同时,坐在尔朱绩身边的杨素猛然间将手中满满一碗酒泼向了尔朱绩,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身从尔朱绩面前的几案上夺过他的佩刀,“呛啷”一声拔刀出鞘,众人只见眼前一道寒光闪过,红光迸溅处,大将军尔朱绩硕大的一颗人头已被杨素挥刀砍了下来。

    “众位将军。”杨素抬脚将尔朱绩无头的尸身踢至一旁,飞身纵至当中的几案上,向着厅内诸将大喝道,“尔朱绩企图率军谋逆,朝廷已发三万大军,前来华州平叛。今夜,本黜置使奉旨已将尔朱绩当场斩杀,首恶既诛,胁从概不论罪,请诸位将军约束所部各军,不得擅动,听候朝廷发落。”

    面对着眼前霹雳闪电般的惊人变化,议事厅内诸将大多被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都没有回过神来,只有三四个尔朱绩的心腹将佐一见主将被杀,不约而同地拔刀向杨素冲了过来。

    杨素与高颖不同,乃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一员猛将,屈屈三四个身手平掌的将佐怎会是他的对手,两三个照面过后,也都在杨素刀下做了无名恶鬼。

    这时,议事厅内的大多数将佐都已清醒了过来,有人冲杨素大声质问道:“我们凭什么要相信你说的话?朝廷并没有派中使来解除尔朱大将军的兵权,你杀了大将军,便视同谋逆作乱,我等岂容你活着走出军坊?”

    杨素单手持刀,从怀中掏出一枝簪金步摇来,高高地擎在手中,朗声向诸将说道:“众位将军请看,这是本使今日离京之前,前朝杨皇太后亲手交到我手上的,尔朱绩谋反,打的是复周的旗号,尔今有前朝皇太后日常所戴之证物在此,你们还要相信他的那一套鬼话吗?”

    这一来,大多数受到尔朱绩欺骗,误认为尔朱绩是奉有前朝皇帝及皇太后密诏,而参与到他阴谋当中的将佐们才知道自己上了尔朱绩的当,纷纷解下了佩刀,向杨素表示愿归顺朝廷,纵有个别的将佐仍蓄意不轨,但见眼前情形,分明大势已去,也只得随大溜加入到了归顺朝廷的行列当中。

    一场蓄谋多时的叛乱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

第203章 厨子没了

    华州军坊内剑拔驽张,长安禁宫中波诡云谲,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今年的八月十五过得和往年没什么不同:一直居高不下的米价因朝廷向南陈兴兵宣战,不但没有丝毫下跌的迹象,反而还有一路攀升之势,唯一有所改观的是,秋后,朝廷从关东粮食主产区征调了大批的粮食供应京畿,百姓们不至于手中拎着铜钱和布帛而买不到粮食了。

    华州尔朱绩的叛乱得力于王世充的告密和杨素的胆略,几乎在一天一夜之间就被平息了下去。因而,杨素和王世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平息这场未来得及发动的叛乱的两位大功臣,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重用。只不过,有心之人会发现,杨坚对杨素和王世充给予的赏赐还是有些许不易为外人所察觉的区别的:

    王世充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掌管佛道等宗教事务的微末小吏,直接被擢升为了正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可谓是受到了真正的重用;而身居上柱国、清河郡公高位的杨素,虽然单人独骑平息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叛乱,却只被任命为了东都留守长史和洛州长史两个上佐的职事,看似位高权重,但要知道现任的东都留守元孝矩是太子杨勇的岳父,而现任的洛州总管更是才调外任不久的当今皇上杨坚的亲姐夫窦荣定,给这两位当首席佐僚,对旁人而言,也许求之不得,但对志在出将入相的杨素来说,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两个理想的职事。

    即便是这两位受到封赏和嘉奖的平叛功臣,也远不能和年仅十三岁就被诏准开府建衙的二皇子,晋王杨广相提并论。

    杨广迅速地查捕到了杀害会真和尚的真凶,南陈秘密谍报机关“雁巢”的重要成员――法名唤做如是,化名为花姑的冼花儿,八月十五刚过不久,长安宫中就传出了皇帝要为晋王出镇盛选府僚的消息,甚至还有消息灵通人士煞有介事地透露出杨坚有意将杨广出镇统辖的范围由并州扩大至整个关东。

    消息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