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还有什么地方不对?

    杨广暗自提醒自已,千万不可过早地得意忘形,以至忽略了某个至关重要的细节。

    他挥手示意鱼俱罗在下首坐下,不要出声,自己则在脑海当中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串起来过了一遍,结果果然发现了一处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鱼俱罗手背上的咬痕与会真和尚脖颈上的致命齿痕形状虽极其相似,但鱼俱罗被咬,浑若无事,而会真和尚却活活地被咬死,这其中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莫非花姑豢养在暗道中的这群蝙蝠种类还有不同?

    蝠王!

    像一道霹雳闪电划过杨广的脑海,一想到极有可能有一只长有锋利毒牙的蝠王存在,一切情节便都对上了号:花姑携带蝠王半夜潜伏到了大庄严寺附近,用竹哨吹出哨音指使这只蝠王咬死了会真和尚;而清查石屋院那天夜里,她提前得知官军即将展开对石屋院的清剿,之所以没有随同身手绝伦的赤髯少年一起从秘道逃跑,而是选择了对她来说,风险更大的躲入秘室,待次日天明后再离开石屋院,多半也是因为当时她来不及带上这只能咬死人的蝠王一起走。

    对,事情一定是这样的。

    杨广霍地睁开双眼,目光中掩饰不住地流露出一丝喜悦和欣慰。

    “王爷,今儿早上在王府中,屈将军所说确有几分道理,花姑即使能逃离这座石屋院,她一定也走不远,不如王爷下道令,老儿带着军士们挨门挨户地在西市附近仔细查上一查,说不准便能将她逮个正着,到时候,王爷亲自审她一审,不就什么都知道了?”鱼俱罗见杨广面露喜色,忙凑趣道。

    是啊,虽然自己所料应该不差,但毕竟花姑至今还音信皆无,不知藏匿在何处。只有将花姑缉拿归案,才能证明自己方才做出的推断是否正确,也才能从她嘴里得到更多关于南陈间谍头子关自在的线索,或许她就是关自在本人,也未尝可知呢。真要是那样的话,自己出其不意地擒获南陈潜伏于长安城中的间谍头子,岂不会令父皇母后对自己刮目相看,到时候自己再向他们提出出镇并州的请求,他们也不至于会拒绝了吧。

    杨广心里美滋滋地想着最佳的查案结果,全然忘记了眼下自己连花姑究竟是当晚便从秘道逃走,还是如方才他推断的那样,先躲入秘室,于次日天明才带着蝠王溜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都没有查证落实。

    “怎么样,王爷,快下令吧。”鱼俱罗瞅见杨广面带微笑,并没有否决自己的提议,试探着催促道。
………………………………

第175章 他脱不了干系(上)

    “啊,什么?”杨广的臆想被鱼俱罗打断,有些莫名其妙地望着鱼俱罗,竟是没听清他方才都说了些什么。

    “老儿是说,花姑很可能就藏匿在西市附近,请王爷下令,老儿率人即刻去查上一查。”鱼俱罗颇感失落地舔了下嘴唇,只得将自己的提议又重复了一遍。

    “不行。”杨广连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了鱼俱罗。

    他见鱼俱罗脸上有些挂不住,旋即又耐下心来向他解释道:“目前,父皇还只是在前几日的大朝会上公布了会真大师的死讯,而没有公布他的死因,因此,你我现在查案,还处于秘密状态,决不能大张旗鼓地在西市附近搜查嫌犯,以免走露了消息,反倒不美。”

    鱼俱罗听了杨广这话,脸面上虽觉好看些,心里却仍是不服气,暗自想道:会真和尚因得罪了南陈妖孽,被其所害的谣言早就传得满天飞了,还有什么秘密可保?

    这样一来,杨广的思绪被鱼俱罗重新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如果今儿早上屈突通所言在理的话,花姑携带着那只蝠王的确如鱼俱罗所说,很可能就藏匿在西市附近。然而,即使是这样,西市附近居住着几千户百姓,还有上千家胡商开设的店铺,想要从中找到花姑的藏身之所仍是比登天还难,眼下又该从何入手呢?

    蓦然之间,一个令杨广记忆深刻的名字跃入了他的脑海:宇文述。

    昨晚,王世充不是曾对自己介绍说,说是这位如今身居高爵的宇文述指使家仆替石屋院里的观音院办理的官府备案手续吗?并且,王世充还说到,在宇文护死后,是宇文述接管了石屋院。无论宇文述怎样避嫌,在随后的几年间对石屋院不闻不问,他都是最了解花姑其人,也是窝藏花姑的最大嫌疑人。

    杨广受到这个想法的激发,刚刚冷却下来的头脑又变得发热了起来。

    “张须陀,鲜于罗。”杨广大声向门外呼唤道,随之站起了身。

    “王爷这就要打道回府了吗?”鱼俱罗心有不甘地问道。

    “鱼将军,本王要去登门拜访一个人,你愿不愿随本王同去?”杨广虽事先在网上搜索过宇文化及此人,却对他父亲宇文述是奸是忠未曾留意,因此想带上鱼俱罗这位高手同去。

    “老儿自然要陪着王爷一道去的。”鱼俱罗巴不得在杨广面前多露露脸,好借此提醒他莫要忘了,最初是他发现的石屋院,以便日后向皇帝保举自己升官发财。

    褒国公宇文述的府邸座落在长安东北的仁义坊,杨广带着鱼俱罗、张须陀、鲜于罗三名护从走进仁义坊时,已是申末时分了。

    鲜于罗抢在头前向褒国公府的门吏说明来意,声称晋王殿下有事要面见褒国公商议。褒国公的门吏听说是晋王亲自登门来见自家主人,自是不敢有半分怠慢,一边请杨广等人先进门房略作休息,一边忙不迭地进府去向主人通禀消息。

    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杨广坐在门房里,就听到门外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嗓音,说道:“末将不知晋王大驾光临,有失迎迓,还望殿下莫要见怪。”

    话音未落,人已走进了门房,冲着杨广躬身、抱拳道:“褒国公宇文述参见晋王殿下。”

    杨广凝神屏气,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将宇文述全身上下来来回回打量了个够,方笑着应道:“褒国公端的是一表人材,堪称人间吕布啊。”

    宇文述看年纪约在三十出头,身高八尺,生得猿臂蜂腰,面红齿白,着实一副好相貌,听杨广一见面便将自己比做三国时的吕布,宇文述微微一皱眉,旋即笑道:“承蒙王爷谬赞了,此处并非说话之地,请王爷随末将到正厅说话吧。”

    杨广初次登宇文家的门,他心中最关心的仍是若干年后与自己生死攸关的那位宇文化及,遂一边在宇文述的陪同下起身向正厅走去,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随口问道:“不知褒国公膝下现有几位公子啊?”

    皇子,亲王亲自登门造访朝中大臣,宇文述自为官以来,还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事,又不便向杨广直接问明来意,此时听他开口便问及自己有几个儿子,忙躬身据实答道:“回王爷的话,末将共有两个犬子:长子化及今年年仅三岁,次子智及刚满周岁。”

    杨广听到这话,险些被自己过于敏感的发问逗得笑出声来:刚穿越的那几天,自己上网搜索宇文化及时,怎么没留意看一眼他是哪年生人的呢?

    “本王今日贸然登门造访,实则是有一件事要求助于褒公,还望褒公能够答应。”杨广强忍住笑,立即扯入了正题。

    “王爷乃天潢贵胄,伯通不过是万岁驾前的一名仆从而已,王爷有事,敬请吩咐,伯通岂有不从之理。”宇文述十分谦逊地答道,顺势将杨广一行引入了正厅,将杨广奉入上座,自己则陪坐在末座。

    “褒公既如此说,本王也就不跟褒公客气了。”杨广想给宇文述来个猝不及防,借此来观察他的第一反应,于是,也没再客套,直截了当地说道,“今日本王到西市附近游玩,相中了西市附近的一座石造宅院,经向人打听,才知道此宅原属褒公所有。本王欲出巨资购下这座宅院,此次登门,就是请褒公当面出个价钱,本王也好及早回去准备钱货。”

    宇文述显然没想到杨广是为了向自己求购石屋院而来,乍听此言,脸色陡地为之一变,沉吟良久,方字斟句酌地答道:“伯通不敢欺瞒王爷,王爷相中的这座石屋院本非伯通所有,乃是一位故人生前留下的遗产。。。。。。”

    杨广见他有意在自己面前装糊涂,不禁勃然变色道:“本王已打听得十分确切,这座石屋院本是前朝大冢宰宇文护为其母建造,宇文护死后,便由褒公接手至今,褒公如不愿将这座宅院让与本王,不妨明说,大可不必拿故人作借口。”
………………………………

第176章 他脱不了干系(下)

    突然登门造访,张口便要买下整座石屋院,以至于变言作色,杨广种种的异常举动令宇文述陡生警觉。

    要知道,宇文述决非泛泛之辈,早在他年幼时,就曾有一位远方而来的术士在长安街头与他邂逅,相看过宇文述的面相之后,对他下过“公子好自为之,他日必位极人臣”的断语。待宇文述刚满十六岁时,又因身手敏捷,英武果敢深受北周第一权臣宇文护的赏识,命他执掌自己的亲军护从,及至杨坚入朝执政后不久,时任相州总管的尉迟迥首先发起叛乱,宇文述随同勋国公韦孝宽征讨尉迟迥,亲率三千兵马与尉迟迥之子尉迟敦所部上万人大战于武陟,一战几乎将上万名叛军歼灭殆尽,立下了赫赫战功,未及而立之年就被晋升为上柱国,褒国公,立隋之后,宇文述深得杨坚的信赖,如今担任右卫大将军的要职。

    这样一位骁勇善战、富有谋略的智勇之士又怎会被杨广这两手唬人的把戏所迷惑呢。

    尽管宇文述已瞧出杨广并非真心想买下石屋院,今日登门多半是另有所图,但是他年纪虽轻,却久历官场沉浮,颇谙其中门道,兼之了解这位晋王乃是当今皇帝、皇后跟前最得宠的一位皇子,也是第一位稚龄开府建衙的亲王,不想在他面前显露锋芒,故而一见杨广脸色大变,似有怒意,遂急忙从座中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