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伽罗被儿子异常的举动吓了一跳,忙问道:“我的儿啊,倒底出了什么事,慌得你这样。”

    杨广跪在原地,将一夜之间情形突变,父皇杨坚急召六叔杨爽回京任将北上,自己眼瞅着出镇并州无望的前因后果向母亲述说了一遍,末了言词恳切地央求独孤伽罗道:“请母后替孩儿跟父皇讲说讲说,准许孩儿随同六叔一道赶赴并州去吧。”

    “胡闹。”独孤伽罗板起了脸,呵斥杨广道,“你六叔是统军与突厥打仗去了,你一个小孩儿家跟去凑的哪门子热闹?你父皇既说要你不必忙着出镇,你就安安生生地留在长安,多陪娘几天,有什么不好。”

    “娘啊,儿子已经十三岁了,不想整日守在爹娘身边吃干饭,情愿与六叔一道赶赴沙场,与突厥人一见高低,恳求娘就成全了孩儿的这番心愿吧。”杨广仗着平时最受母亲疼爱,半是撒娇,半是恳求地强争道。

    “你先站起身来,听娘慢慢说与你听。”独孤伽罗内心对杨广如此迫切地希望临敌建功实则十分满意,然而,北境的形势一夜之间既已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突厥人的铁骑已踏破了临榆关的城门,那么她无论如何也不舍得放儿子北上冒险了。

    “数月前,你父皇初登极之时,将你封做并州总管,其实是因你在兄弟排行中仅次于太子的缘故。依你父皇的原意,只不过是想要你遥领并州,在朝臣面前积累威望而已,本就没打算要你出镇。”独孤伽罗慈爱地望着杨广,语重心长地解说道,“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你父皇为尽快攻灭南陈,实现南北统一,采纳了长孙晟的建议,决定离间突厥各部,尽量延缓突厥兴兵南下来犯的进程,诏准你开府建衙,出镇并州,是为了向突厥人示威,对其实行羁縻之策。尔今,突厥人首先发难,出兵攻占了临榆关,北境烽火重燃,在如此情势下,再差你一个尚未成年的皇子出镇并州已对突厥起不到任何震摄作用。你一门心思地要为娘替你跟你父皇求情,要随同明达一道北上临敌,岂不知军中号令不统一,实乃头等大忌,你去了,只会给你六叔添乱,而无任何益处。”

    “那,娘昨日驾临孩儿府中之时,又怎样说的?”杨广低声嘟囔了一句。

    “大胆。”独孤伽罗撂下脸,训诫杨广道,“暂且不说此一时,彼一时,情形起了变化,自当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只说自古至今,有哪朝哪代,无论是派皇子领军出征,还是出镇外藩,不都只是一面幌子,为的是招揽人心罢了。你小小年纪,如无元老重臣在旁辅佐,就是到了并州,军政、财政、民政。。。。。。这些事你能管得了嘛。”

    皇子出镇只是一面幌子!杨广旋即联想起了会真和尚横死的那个晚上,父皇要自己牵总查案时的情形,不禁幡然有所悔悟。

    “再者,你今年才十三岁,要你们兄弟几个预闻朝政,实也属无奈之举,娘怎么舍得放你离开娘的身边呢?”独孤伽罗说到动情处,抬手用巾帕擦拭了一下眼角。

    杨广无言应对了。

    母子二人在殿内相对沉默了多时,还是杨广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率先打破了沉寂。

    他从怀中掏出杨丽华剪下的那绺长发,小心翼翼地捧过头顶,向母亲说道:“母后,这是长姐要儿子带进宫交给您的。她说。。。。。。”

    “唉。”独孤伽罗盯着杨广捧在手中的那绺长发,打心底里发出一声长叹,沉默移时,方有气无力地说道,“丽华这孩子命苦啊。想当初,我怎么就把她嫁给了宇文员那个混小子了呢。”

    杨广不忍看到母亲伤心绝望的神情,张嘴想劝她几句,可自己此时的心绪实在不佳,又不知从何劝说起,只得默默地侍立一旁。

    “你是从武德殿过来的吧。乖乖地听你父皇的话,暂且耐下心来在长安多留些日子,待北境战事趋于平稳,早晚你父皇会差你到并州去的。娘身子有些不爽,没别的事,你先退下吧。”独孤伽罗疼爱地劝慰杨广道。

    垂头丧气地从正阳宫出来,杨广一时拿不准自己该回武德殿去,还是就此罢休回府。于是,便漫无目的在长安宫瞎逛起来。

    不知不觉间,杨广已走至了一处宫院的门前,他依稀觉得自己曾经来过这处宫院,却想不起这处宫院的名称来,抬头向宫院门楣上望去,勉强认得上书的三个篆体大字是“弘圣宫”。原来自己无意间逛到了长姐先前居住的宫院门前。

    弘圣宫如今已是人去楼空,附近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院墙边的一棵老树上还有秋蝉时不时地发出一两声鸣叫,仿佛在为自己短暂的一生唱着挽歌。

    杨广愣愣地站在弘圣宫院门外,呆呆地仰望着宫院门楣上三个朱漆大字出神:三个月前,正是介国公宇文阐之死,才导致了以后许多事情的发生,从而使得自己身不由已地卷入了一系列事件之中。此时,自己竟鬼使神差似地又逛到了弘圣宫门前,老天是不是于冥冥之中在向自己暗示着什么。
………………………………

第156章 每一次改变都非易事

    有了第一次蓄意改变作派,短短几天就花光了晋王府库中多年积累下的钱货,直接导致晋王府内闹起了粮食危机带来的教训,今天杨广在接到长孙晟传递的讯息,骑驴走在进宫的路上,还在考虑着:这次得以再次改变历史进程,提前出镇并州,该不会半道上也出现什么意外吧。

    令他始料不及地是,自己的直觉竟然如此快地就变成了现实。杨爽被任命为行军元帅,统一节制北境诸军,就意味着至少在几个月内,自己都难以实现出镇并州的愿望。这样阴差阳错地,岂不是又要重回到真实的历史的轨道当中去了?

    在弘圣宫门前呆立良久,眼看着太阳已升至了头顶,杨广陡地想起,突厥王子染干还在府中等着自己,于是,怅然地凝望了一眼院内的宫宇,调头径直向露门的方向走去。

    杨广出了露门,一眼望见师父长孙晟正在门外边和张须陀说着话,边等候着自己,忙紧走几步,问道:“先生可是在等着我一同回府去见染干?”

    长孙晟觑着杨广脸上的神色,伸手将他拉至一旁无人处,低声问道:“娘娘和皇上是同一个意思?”

    杨广黯然点了点头。同时,他敏感地察觉出,在关于自己出镇并州这件事上,似乎只有师父长孙晟一直在力挺自已,于是忙又开口补充道:“多谢先生传讯,否则我至今还要蒙在鼓中。”

    长孙晟听到杨广到正阳宫没有搬请来援兵,也甚感失望,轻叹一声,答道:“今早我得到宫使传召,获悉了临榆关失陷的消息,便对殿下难以顺利出镇并州有所预料,因此才会托张须陀带信给殿下,要殿下从速进宫面君,以图挽回。无奈圣意已明,旁人再难更改。”

    “先生为何要全力支持我出镇并州呢?”杨广不解地问道。

    “某之所以力主殿下尽早出镇,其实并非全出自于公心,也有某的私心考虑。”长孙晟毫不隐讳,坦然答道,“某先前为突厥人所诓,不但收下突厥王子染干为徒,而且还带了他回到长安,纵使皇上圣明宽仁,没有因此而惩处于我,但我私心里常觉不安。皇上既要我传授殿下突厥习俗、语言并骑射之术,我便视殿下为门人、徒儿一般,一心想促成殿下出镇并州,北御突厥、建立功业,也勉强可算我将功抵过,弥补以往的过失了吧。”

    杨广听罢,“噢”了一声,这才明白长孙晟的心思,同时也不免为自己先前对长孙晟怀有偏见而感到几分自责,当下忙追问道:“我有心替先生达成心愿,不知先生有何良策可以助我早日出镇并州?”

    长孙晟苦笑一声,摇了摇头,答道:“皇上今日在武德殿既已说过,要殿下不必忙着出镇,娘娘和皇上又是一样的心思,只怕三两月内,殿下用不着再考虑出镇并州之事了。染干现在何处?我奉了圣旨,须得见他一见。”

    “染干正由三弟四弟陪着在我府中,先生不妨随我回府去吧。”杨广听长孙晟说起,只是三两个月内自己无望出镇并州,比起自己预料尚要短些,心中转忧为喜,热情地邀请长孙晟同自己一道回府去见染干。

    长孙晟转身命随从牵过那匹胡马“铁蹄龙”,翻身上了马,与杨广并辔而行,指着跨下的“铁蹄龙”对杨广说道:“要是殿下不急着问我要马的话,这马我就先骑着了。”

    杨广早就觉得长孙晟留下“铁蹄龙”,不肯把它交到自己手上,背后另有隐情,此时听长孙晟仍不打算将“铁蹄龙”还给自己,遂好奇地问道:“先生如当真喜爱此马,我索性就把它让与先生,又有何妨。只不知先生一再拖延将此马交到我手上,是否还另有深意,请先生明示。”

    长孙晟眉棱一挑,却不正面回答,反过来问杨广道:“秦王、越王今日到殿下府中,不知是受殿下相邀而来,还是不请自来呀?”

    “原是他们主动登门,邀我到终南山中狩猎。我接到先生传讯,便要他二人陪着染干在府中吃酒,候得一时。”

    “某有一言相告,还望殿下思之。”长孙晟突然正色说道。

    杨广见长孙晟神情庄重,不由得一怔之下勒紧了手中的缰绳,跨下的大青驴仰脖发生“咴咴”两声尖叫,停下了脚步。

    “别停,咱们边走边说。”长孙晟警觉地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张须陀等人,轻声叮嘱杨广道。

    自打结识长孙晟以来,杨广还从未见他如此过,忙抖一抖缰绳,大青驴迈动四蹄,“踏踏踏”地继续向前走了起来。

    “殿下虽短期内不会离京出镇,但已获准开府建衙,无形之中与秦王、越王已有所不同,因此,恕某冒昧,奉劝殿下,此后行事,一切须当慎之又慎,免遭人非议才是。”

    自穿越以来将近一百天的时间里,杨广多和古代的帝王、将相打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