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很大的杀伤,虽然他也竭力抵抗,但终归还是失败,详细过程见上文。

    朱楧乘胜追击,占据了撒马尔罕,他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都城好好经营,整个帖木儿帝国随着帖木儿的死亡瞬间土崩瓦解,帖木儿的儿子,还有孙子们各自为战,昔日强大的帝国不复存在。

    遥远的东方,朱棣和朱允炆打的难分难解,谁也没有功夫来搭理他,相反,为了争取他支持自己,都还给了他不少好处。这一切,都使得朱楧的实力更加壮大,很多部下都劝他东进争夺皇位,但朱楧对此看的倒是很淡,说实话,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打内战,除非是别人将他逼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他觉得,中国人的内战已经打了几千年了,早就打够了,何必再为了这个虚名去动干戈呢?他现在占据的地盘一点都不比大明小,有这个必要去手足相残,让外人看笑话吗?

    在撒马尔罕,朱楧一边经营这自己的势力,一边派兵将周围的小国各个击破,还征服了印度,获得了出海口,开始了早于郑和的下西洋运动,只不过他不是为了宣扬国威,而纯粹的是为了掠夺财富。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中原大地人口死伤枕籍,他们都视肃王为乐土,再加上朱楧有意的宣传,所以地处中原之地的汉人纷纷移民到肃国,被肃王朱楧安置到了中亚。

    到靖难之役结束的时候,朱楧控制的人口已经接近三千万人,其中汉人占了两千万,而且由于朱楧通婚政策的考虑,汉人的人口一直在上升。

    朱棣最后赢了,在南京城惶惶地称帝了,为什么说惶惶呢,因为别的藩王都上表请他登基,只有肃王和受肃王控制的庆王、蜀王等没有理会他。朱棣知道,朱楧心里对他不服,但是他也不想着和朱楧开战,他是个成熟的人,知道贸然跟朱楧开战的后果是什么,因此相安无事,各守富贵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由于蜀王和庆王投靠了朱楧,大明朝自重庆嘉陵江以西包括云贵都受到了肃王的节制,朱棣的政令只能传达到嘉陵江以东,但他不以为意,仍旧是对朱楧十分尊重,给他上了不少尊号。

    对此,朱楧都没有回复,他没有称帝,因为不想搞分裂,当然也不会听从朱棣的安排,一直做着他的国王,一个可以令皇帝害怕的国王。

    朱楧的到来还是让原本的历史发生了不少改变的,朱棣的命没有朱元璋硬,只做了十五年皇帝就在建文帝的阴影与朱楧的阳影的双重影响下撒手西去了,他的儿子朱高炽来不及继位就死了,孙子明宣宗只也只做了五年皇帝就死了。

    在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北部的鞑靼逐渐坐大,最终与朱祁镇的大明朝起了冲突年轻的朱祁镇经不起王振的挑唆,御驾亲征,结果因为不懂兵法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自己也遇害。

    此时,天下震动,大明朝岌岌可危,鞑靼部扬言要攻占大明,兴复大元,众臣束手无策,而藩王也经过永乐宣宗的削弱而变得毫无力量,众人再经过商量之后,决定依照祖制向肃王朱楧求援。

    朱楧接到书信后,冷冷一笑,道:“没想到寡人这些年专心经营西部,鞑靼这个小部落竟然成精了。”

    随即发兵五十五万,带着精良的装备一路平推了鞑靼,将他们杀的鸡犬不留,之后,朱楧便在群臣的拥立之下做了大明的皇帝,改正统十年为洪武六十五年,改明年为乾光元年,成为了天下共主。

    而他的儿子们除了太子留镇京城以外,其余的都在世界各地征伐,努力建立属于他们的版图。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