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工匠听了都十分惊讶,直径达六、七丈的水车他们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过,这可能吗?这个小王爷也太会异想天开了吧。

    胡老汉道:“殿下,请恕在下见识短浅,这世上哪有直径达六、七丈的水车,小的们不会做啊。”

    朱楧微微一笑,和颜悦色地说道:“不必担心。图纸和要点我会给你们,你们只要照着上面说的做就行了。”

    这下不仅是众位工匠,就连瞿能这等武夫也纳闷了,这长在深宫里的王爷怎么还会制造水车了?黛奴对此已经不再惊讶了,她已经见识了朱楧的奇思妙想,那么详细的地图都能画出来,做一个水车应该也没有问题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胡老汉也就不能再推辞了,道:“既然如此,那小的们一定尽力而为。敢问王爷,图纸在哪里,可否先让小的看一眼。”

    朱楧对黛奴道:“去找些纸笔来,本王这就给你们画出来。”

    看来王爷又要让众人吃惊了,黛奴心里美滋滋的,谁不想自己的男人有出息呢?即便对方是王爷,可以衣食无忧,道:“奴这就去。”

    朱楧瞪了她一眼,吓得黛奴立即改口,道:“是,妾身遵命。”

    这一下子,一些不厚道的人已经忍不住想笑了,看了这位王爷也已经初尝禁果,把这个小丫头收入帐下了。

    黛奴脸蛋一红,赶紧跑开,众人知道了她跟朱楧的关系,自然对她小心侍候,很快就把笔墨纸砚给她送了过来。

    朱楧将纸铺在了一张桌子上,很快便将图纸画了出来。胡老汉在一旁边看边连连赞叹:“妙,妙。真是巧夺天工啊。如果此物做成,灌溉千亩良田不在话下,而且此物是用河流的水力推动的,不用人工和畜力,会省出很多人手啊。”

    朱楧笑道:“怎么样?胡匠头。可以做出来吗?”

    胡老汉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道:“应该没有问题,小的愿为王爷效力,早日制作出此物。”

    朱楧赞叹道:“你先召集人手做一辆试试,成功之后,我们在加大生产量。待遇就按我之前说的发放。”

    胡老汉道:“小人遵命,小人这就着手准备。”

    其实朱楧知道,河西之地自古都有很多水渠,像汉朝、曹魏、唐朝,都在这里修了不少水利,这些水渠虽然废弃了,但是也是可以疏通的,水渠一直以来是河西走廊灌溉的主力。朱楧制作这个大水车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物尽其用,既然河西之地有丰富的水流资源,那这水力就不能浪费;第二是想搞出一件既实用又新鲜的利器来震惊诸人,让他们对自己产生崇拜心里,这样以来,自己在这里推行变法阻力就会少很多。
………………………………

第十七章 治国攻略

    朱楧道:“我河西之地虽然河流众多,但不是每一块田地都挨着河流的。本王还要制作一些手压机,可以将七丈深的水井里的水吸出来灌溉土地。”

    “七丈?”胡老汉十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朝的井一般也就几米深,提水都是一桶一桶往外提,既费力又没有效率。听朱楧的意思,他要制作的东西要比手提水桶高效的多。

    其实这个手压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负压吸水的原理,用人工将管子里的空气抽走,造成井里和管子里的大气压强差,大气压强就会将水从井里面压上来,比起用手提既省力又有效率。只是明朝人不懂得大气压强的原理,所以听起来感觉匪夷所思。这样的手压机在后世的农村随处可见,朱楧的老家就有一套,提取出的水来自深层,甘甜可口,跟城里过滤过的水完全不是一个味道。

    手压机的制作方法就是用一根长管子,把一头砸尖,管子的底部四壁钻许多眼,方便水流进来,顶部垫上木方子,砸进深井里。管子的手头接着一个唧筒,一按手柄,水就可以提取上来,十分的方便。

    手压机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唧筒上起密封作用的橡皮圈,明朝没这玩意儿,一般也可以用牛皮代替。但明初严禁宰杀耕牛,所以此时只能找一些厚布代替,效果会差一些,但此时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胡老汉等人都是老把式,朱楧一说他们就知道那个手压机是怎么回事了,不用画图。

    朱楧道:“胡老汉,我说的这两样东西,你们务必加班加点的完成。大水车可以先做一辆,试试效果。手压机则是多多益善。另外,各种机械的部件上都要写上制作者的名字,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本王绝不轻饶。”

    胡老汉拍着胸脯,道:“殿下请放心,老朽定当不辱使命。”

    朱楧道:“很好。很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诸位,我们河西之地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诸位再也不用挨饿受穷了。从今以后,只要大家跟着我好好干,就绝对不愁吃不愁喝。”

    众位工匠和士兵不知道朱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依照眼下这种情势来看,河西之地的开发程度跟内地还差的远呢,大家连好日子的影子都看不到。但朱楧毕竟是王爷,他都这么说了,众士兵和工匠也只能唯唯诺诺地奉承。

    老于世故的朱楧听得出来,他们这是敷衍,但他不会介意,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等自己干出成绩来,他们自然就会相信。

    手压机很简单,一般的工匠都会制作,朱楧对此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是那个兰州大水车就十分复杂了,朱楧必须全程监控并且给予必要的指导,毕竟他是自己动手制作过那个玩意的。

    制作大水车首先是要选址,安放水车的位置不仅要水源充足,还应该在河道的拐弯处,如果不在拐弯处发洪水的时候容易被冲走。

    这个地方不难找,朱楧等人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地方。然后,众人沿河用石头筑了一个落差较大的水槽,到时候将水车安装在水槽之上,水流的冲力就可以带动水车转动了。

    地址选好之后,接下来就开始准备材料。做水车最重要的是转轴用的木料,因为它承受的力是最多的,所以需要耐磨的硬木,还必须保证直径在两尺以上。这转轴的制作,工艺也不简单,涉及很多数学问题,但这个难不倒经验丰富的胡老汉等人,几天后他们便将这个转轴做好了。

    转轴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做大车轮,这个工程比较庞大复杂,需要很多人辅助,出了工匠以外,朱楧又调来了许多士兵和囚犯前来帮忙。

    大车轮做好之后,再装上篾织叶片,捆上提水的竹筒,大水车总算竣工了。前前后后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朱楧建设河西走廊的思路就是以农为本,兼顾工商。农业在古代是支柱产业,因为古代人吃、穿、用的东西大多都是地里长出来,或者是将地里生长的产物简单加工而来的。而商人只是把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本身并不生产财富。一匹布从长安贩卖到洛阳,商人们会赚不少钱,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财力并没有因为这个行为而增加,那匹布还是一匹,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所以古代高明的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这并不是见识短浅,而是大局观。古代的农业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代世界制造业的地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以强大的制造业立足的。因为当今社会人们所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大都是制造业生产出来的。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再有钱也不能成为强国,典型代表就是沙特,连面积比它小到不像话的以色列都打不过。许多大国领袖都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农业发达了,人们吃喝不愁的时候才有功夫琢磨别的事情,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前首先是农业革命,大农场式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农业的长足发展。

    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必须重视,因为这是科技进步的主战场,来自后世的朱楧知道,未来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所以这一块绝对不能丢弃,他将会用后世的先进制度来管理这一领域。

    至于商业,朱楧只把它看成是互通有无的手段,最多只是利用,但绝对不会扶持。

    朱楧仰望着这个直径达到二十米的大水车,心潮澎湃,将来的农业大发展就靠它了,这个时候朱楧也只能种种小麦。虽然他也很想种高产的土豆、玉米和红薯等作物,但那玩意儿还在美洲大陆呢。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有一百年的时间,纯粹就别想了,这个外挂开不了。

    朱楧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其他人理解的不同,别的穿越小说的主角一上来就航海,发现新大陆,掠夺资源,似乎这是中国发展的捷径一样。
………………………………

第十八章 世界局势

    殊不知,世界列强的崛起根本上靠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航海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只靠掠夺的国家最后也不是没落了?而德国这个没怎么参与过航海的国家不也是很强吗?更何况老子被封在了内地,想航海也没有港口啊。

    所以朱楧将自己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农业和手工业上,当然对理科不甚精通的他也不期望在自己这一代弄出个工业革命,但历史发展的走向一定要告诉后人,让他们不再走弯路。

    当然朱楧也不会故步自封,闭门造车,既然海陆走不通,那还不是有陆路吗?朱楧所在的位置虽然与西方世界相隔遥远,中间国情复杂,但大体上来说分为以下几个势力。

    首先,朱楧的西边是哈密、沙洲这些后来被统称为关西七卫的小部落,力量较弱小;哈密西边就是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明朝人所说的回鹘;回鹘的势力一直到了今天的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东部一带;回鹘再往西就是朱楧最担心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西察合台汗国演变过来的,占据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到伊朗伊拉克的广大地域,这一地域在古代被称为波斯,实际上帖木儿帝国也只是波斯的一个朝代,相当于中国的唐宋元明清;过了波斯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