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喜事-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议论着东家哪里学来的办法,真是太管用了。
文娘带着福子正把家里不常用的物件装箱子,过几日加盖房舍,人来人往,多少要防备些,省得丢了什么物件惹得主子不痛快。
董蓉回来正好看到就撵了曹二姐儿自己去玩,然后亲自动手整理那些董平从京里带回的好物件儿。原本她还觉得自己家底单薄,但是这般拾掇下来,发现自己也算个小富婆了。于是心情大好之下,中午就揉面烙了两盘子肉沫小馅饼儿,末了又配了个清单的豆腐汤。
文娘跟在一旁打下手,虽然不多话儿,但却把主子的动作都记在了心里。董蓉喜她寡言少语又勤快,也不时提点几句细节,最后甚至还让她动手烙了几个,没想到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董蓉就笑言,以后可以彻底偷懒了。文娘得了夸赞,喜得红了脸。
一家三口围着饭桌边闲话边吃,傻柱不动声色的包揽了一盘子,曹二姐儿也吃得小肚子溜圆儿,下午坐在炕上绣花总是嚷着撑得慌。董蓉好笑,只得扔了算到一半的账册,起身带了这对儿贪吃的兄妹出去走走,省得积食对身体不好。
就这般,日子一晃过了十几日,曹家的院子在众人的忙碌中终于翻修好了。原本曹家的院子只是用石头围了墙,除了三间正房还算整齐外,其余东西两厢房还有充做灶间的小耳房都极其简陋。
但如今却是大变了模样,临近街边的门口修起了三级石阶,石阶上就是两扇对开的如意门,门楼修葺的高而阔,很是大气。门楼两侧的石头院墙换成了青砖堆砌的倒座房,左右各三间,平日里存放些粮食或者杂物都是极方便的。
进了大门迎面就是三间正房,青砖灰瓦,红柱头,雕花精致的绿窗棱,白色棉窗纸,极是气派。正房两侧又各建了一间小巧的耳房,东西厢房也都换了新房顶和门窗,院子中间又用鹅卵石铺了甬路,极规矩又大方。院角的两棵大树下嵌了石桌石椅,就是一侧的水井上也加了木头盖子。
曹老头儿和曹婆子虽然是眼见院子一天天修葺好的,但是里里外外转了几圈儿,仍旧有些不能相信自家的破院子居然会变成这般整齐模样。
一众村里人听说曹家院子建好了,也都纷纷赶来看个新奇。可惜进了院子之后,所有人就都后悔了。原因无它,美玉当前,自家那破烂屋舍就变成了大石头沉沉压在心头,他们自然就笑不出来了。
曹婆子乐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根了,领着平日相熟的几个老婆子一会儿看看东厢的雕花窗子,一会儿拍拍正房前立着的几根廊柱,别提多得意了。
好在曹老头儿还有些理智,虽然眼角眉梢儿的喜意掩也掩不住,但听得村里人夸赞羡慕之言还会谦虚两句,末了又邀请众人过几日上门吃酒席。
按理说只有新盖院子,主家才会安排暖居宴。但曹家这房子一来同新建没什么分别,二来村里人先前也曾帮过工,曹老头儿权当请大伙儿来热闹一下了。
有酒有肉还不必搭人情,村里人自然欣然应下,暗暗下决心到时候一定要化嫉妒为食欲,吃个痛快,最好把曹家吃穷。不过,曹家有个好儿子好儿媳,这愿望还真不容易实现。
曹二姐儿一听说家里院子修建好了,闹着立刻就要回家。董蓉让傻柱送了她先走一步,自己却带着文娘和福子把家里比较值钱的物件都送去了藏窖。她不是没想过把东西送去曹家,但是曹婆子那人就是个貔貅转世,虽然这些时日婆媳之间相处还算融洽,但若是让她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谁也保不齐她会不会又闹出什么幺蛾子啊。
所以,董蓉想了好久,最好的地点就是后山藏窖了。这里的钥匙只有一把,平日又少有人过来。到时候新院子建好,直接把东西搬回去也方便。
主仆三人忙了大半时辰,十几只箱子外加一些精细物件儿就都收拢好了,董蓉藏好钥匙又嘱咐文娘几句就带着挑着担子的福子去了曹家。
曹二姐儿正兴致勃勃的在她的西厢房里转悠,见到嫂子回来立刻迎了出来,笑嘻嘻说道,“嫂子,你回来了!路上累不累?快进屋,我给你倒茶水去。”
董蓉笑着点头,末了牵着走过来的傻柱一起去给公婆行礼。曹婆子这一辈子里就数今日最得意欢喜,于是见了儿媳难得没有黑着脸,反倒和颜悦色说了好多闲话。曹老头儿也是老怀大慰,直说曹家娶了个好儿媳。
董蓉笑着听了,眼角扫到沉默坐在一旁的傻柱,心下却是有些不喜。于是笑道,“爹娘,柱子是你们的儿子,我是你们的儿媳,给家里出些力都是应该的。昨日柱子还说新房要配新家具呢,我倒是把这样大事忘记了。正好明日山上开工要多找几个木匠师傅,到时候直接把家里的家具也换上一批吧。”
曹老头儿听得这话,脸色好似僵硬了那么一瞬,但下一刻却是应道,“还是柱子想得周到,只不过这又要花上不少银钱,家里也不是缺物件儿,先将就用吧。”
曹婆子原本还想赞成,但老头子这般说,她也只得勉强附和道,“你爹说的对。”
董蓉如何不知老两口的心思,于是就道,“虽说要节省,但家里的脸面也很重要。不如把中堂里的桌椅换新的吧,再打两只好衣柜给娘放在屋里。至于二姐儿那厢房,看看她想添些什么就添什么吧。”
“真的?嫂子真是太好了!”曹二姐儿正好端着茶壶进来,听了这话喜得放下茶壶就抱了嫂子的胳膊撒娇,惹得全家人都是笑了起来。
众人正是这般说着话,门外却是有人高声叫门,曹二姐儿笑道,“咱家如今哪里都好,就是不能一眼看见门外来人了。”说着话儿,小丫头就跑去开了门,结果却是曹姑母带着石头走了进来。
曹家几人都是大喜,纷纷迎上前来。曹姑母喝了口茶,说了几句闲话就按捺不住好奇在各个屋子里都转了一遍,末了赞个不停,直说自家兄嫂好福气。
曹婆子嫁进曹家多少年来都被小姑压了一头,如今听得这话,就如同多年农奴得解放,心里那个得意滋味简直形容不出来。于是,挂在房梁上的腊肉被狠狠割下一条子,董蓉煎炒烹炸很快就折腾出了四菜一汤,两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午饭。
饭后,曹姑母放不下家里待产的儿媳,一定要早早赶回去。董蓉无法就喊了张管事赶车送上一程,曹姑母上车之时回头望望兄长家的新院子,眼里尽皆都是羡慕之色。董蓉看在眼里就上前扶了她小声说道,“姑母不必羡慕,你回去问问杜鹃嫂子,许是家里马上也要盖新院子了。”
曹姑母不知侄媳妇这话是何意,想要开口问询,董蓉已是替她合上了马车门,张管事一甩鞭子就上路了。
曹姑母无法,只得把疑问憋在了肚子里,待得回到家中,正好见儿媳坐在院子里缝补衣衫,于是就撵了小儿子去玩耍,然后坐在她跟前说起了闲话儿。
杜鹃听婆婆说起舅父家里的新院子如何气派,本就有些心痒难耐,后来听得婆婆又说起董蓉的古怪之言,她再也忍耐不住,拉着婆婆进了自家屋子就低声嘀咕起来…
曹姑母手里掐着厚厚一叠银票,惊得眼睛瞪得溜圆,心下翻江倒海一般。足足四百两银子啊!自家这算不算一夜暴富?不,这是儿子儿媳努力做工赚回来的,是侄子侄媳分给自家的财运!
怪不得侄媳妇儿要说自家盖院子很容易,这四百两足足够盖四座最好的院子了,将来孙子读书,小儿子成亲,他们老两口安享晚年,岂不是都不必犯愁了…
杜鹃眼见婆婆如此模样,心下只觉好笑又轻松。这些时日她就像一个怀里揣着金锞子却还要同人讨要苞谷饼子的乞丐,别提多别扭了。要知道喜事是要与人分享才会更加快乐的,无人知道的喜事就是闷事!如今这笔巨款交给婆婆,自己就不必再操心了,家里是盖院子还是买田地,总少不了自己儿女的份儿就是了。她终于可以安静等待肚子里的孩子降生,再不必夜夜辗转难眠,担心有贼人进门了。
“娘,原本我和禄子早就想把这事告诉您和我爹。但又怕我舅母那边得了消息,您知道我舅母那人的脾气,万一再闹到蓉姐儿和柱子跟前,我们以后可没脸再去帮忙掌管生意了,所以…”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又来
曹姑母回过神来,伸手拍了拍有些不安的儿媳,安慰道,“你放心,娘心里有数。你只管好好养胎,给娘再生个大孙子就好。”
杜鹃脸红,害羞道,“娘,我想生个像蓉姐儿那般厉害的女儿。”
曹姑母愣了愣,末了就笑道,“成,孙子孙女都好。我原本还羡慕你舅舅一家呢,如今看来,咱们一家也跟着沾光了。”
婆媳两个说着话儿就商量起这银子的用处,最后一致决定等到秋日时候再盖新院子,到时侯村里人问起盖房的银钱从哪里来,就说是杜鹃夫妻做工两年的工钱好了。
不提曹姑母婆媳如何计划秋日盖房子,只说董蓉从住回曹家那日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原本打算保留山顶的茅舍,再周围扩建成两进院子就好。于桂生一个人担不起这么大的工程,于是禀报过东家之后就去请了他师傅、两位师兄还有三四个泥瓦匠过来帮忙。这些大师傅在青县周边的村落里都是小有名气,为人也厚待又随和,待得在山顶走了一圈儿之后,几人商量了好半晌就建议董蓉直接把茅舍推到,建一栋完全砖瓦结构四合院。
董蓉想了想,倒也没有反对。虽然茅舍隐与花海这样的景致更风雅,但家人居住自然还是要以舒坦为主。茅舍夏日里住着还好,冬日里取暖实在有些费力气,相对来比,砖瓦房确实冬暖夏凉。于是,她就拿出图纸请几位师傅一起参谋,最后定了图样,然后就近选在一个黄道吉日推倒茅舍开始了大建设。
四百流民这一冬,日日有热饭吃,有热炕睡,有银钱可赚,不过两月功夫身体都养得胖了许多,眉眼间也去了愁苦之色,偶尔闲暇就聚在一处说着回乡后如何,对未来的日子都是充满了希望。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听说主家要盖院子,所有人都停了手里的草编活计,自动自发赶到破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