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喜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落月升,很快又过去了四五日,董蓉身体里的残毒已是排得干干净净,再没有觉得眩晕过,她于是就有些不耐烦日日憋在屋子里教傻柱学算术了。正巧,于老太太帮忙缝制的新衣完成了,她一时心情大好就同傻柱一起去了城外小院儿。
书院已是开课,董平早就回去读书了。留下王禄夫妻和张管事三人刚刚送走买冰的客人,正是坐在院里一边乘凉一边说闲话儿。相隔几日,杜鹃的肚皮已是微微隆起,她一见董蓉小夫妻俩进门就迎上来笑道,“妹子,你可是大好了?怎么不多歇几日?”
董蓉赶紧快走两步扶了她埋怨道,“都是自家人,嫂子客套什么?我早就没有大碍了,若不是大伙儿拦着,我前日就想过来了。”
张管事和王禄这会儿也忙着让座位倒茶,杜鹃犹疑了片刻就借口有事扯了董蓉到灶间,然后仔细把这些时日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原来,他们夫妻俩先前听了董蓉的嘱咐,几乎是防贼一般防着张管事,生怕他把制冰的方子偷了去。可是时日久了,两人就发现这张管事根本就无心偷学,整日在院子里住着,他甚至连后院门的门板都没摸过一次。
反倒是他自从接手了前院的生意之后,不知怎么说动那些采买的小管事,几乎每人都一次交足了十箱冰的银子,虽然最后还要多给一箱冰块做添头,但王禄只要在收银钱那日跑一趟钱庄就好,而且不必数大堆的铜钱,大大降低了进城半路被地痞小偷盯住的风险。
若仅仅如此,他们夫妻也不会太惊奇,但后来这张管事出去转了几圈儿,回来又给秋嫂子等人分了工,有几家固定在热闹的市集摆摊儿售卖,剩下推车叫卖的几家也圈了一定的走动范围。如此一来,客人想吃冰碗,若是赶上推车到门口那自然再好不过,若是没见到推车叫卖,多走几步也有解渴之处。
这样试行不到半月,生意比之先前又好了三分,忙得王禄都要半夜起床制冰才能供得上货。
于是,这次董平采买粮食用物刚刚开了个头儿就匆匆赶回书院读书了,他们夫妻俩一商量就大着胆子把这差事交给了张管事。杜鹃生怕董蓉埋怨他们夫妻不肯出力,这才仔细解释了好半晌。
董蓉越听也越觉得自己这次捡了个宝,搭售、给回扣这些小办法在现代是屡见不鲜,可这时空却是未曾听说啊。张管事能有这份心智和手段实在稀罕,就是不知他这般厉害,怎么做了多年买卖不但没发家,反倒把自己折腾的人财两空?
不过,她再是好奇也不打算刨根问底儿,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言说的隐私。如今他是自家管事,物尽其用才是第一要务。
董蓉心里打定主意就好好安慰了杜鹃几句,她可是双身子,最忌心事重。
杜鹃见董蓉确实没有恼怒他们擅自做主的意思就放了心,张罗着中午要炒几个好菜。董蓉想起自己病倒,这几次往书院送的吃食都是在点心铺子里买的,于是就指了案板上发好的面团笑道,“嫂子帮我揉面吧,咱们中午吃水煎包。”
杜鹃一想起煎得金黄酥脆的包子就忍不住淌了口水,欢快的应道,“好,你先去忙,馅料儿我都包了。”
张管事许是也猜到杜鹃必定私下禀明过了,所以也不遮遮掩掩,见得董蓉重新落座就直接拿出账册开始报账。
“东家,我前几日接过采买的差事。这两日买回细面二十袋,粳米二十袋,苞谷面儿五十袋,小米儿五十袋,黄米五十袋,素油二十坛,盐二百斤,另外还有些灯油等类杂物若干。昨日都已经分门别类放进厢房里了,钥匙在王嫂子那里保管。”
董蓉心下简单计算一番就挑眉笑道,“我记得嘱咐平哥儿,尽量多买粮食啊。张管事怎么才买回这么点儿?”
张管事稍稍欠了欠身子,又禀告道,“二少爷把话交代清楚了,是我擅自改了主意。这院子地势低洼,每到冬日都会返潮气,不适宜大量储存粮食。所以,我只买了一少半,剩下的银子同城里口碑最好的楚家粮铺换了米票。因为是大生意,楚老板在价格上压了一成又多送了两袋粳米,承诺米票也随时都可去兑换。”
若是平日这般安排,董蓉一定会赞一个好字,毕竟粮食存在粮铺里随用随取,可比在自家要省心得多。但眼见大灾就要到来,到时候粮铺里空空如也,手掐米票有何用处?
老话讲,落袋为安。不管什么东西,看着望着都不算自己的,只有落到自己手心里,紧紧攥着才真正属于自己。
“张管事安排这般周到,真是费心了,不过还是尽快把米粮兑换回来吧,记得多要粗粮。若是这院子不易储存就雇车拉到果园去,那里原本储藏果子的山洞还空着,想必也放得下这么多粮食。”
张管事听得这话,心下闪过一抹惊异,继而极隐蔽的扫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傻柱,这才点头应下,“是,东家,我下午就雇车往果园运粮食。”
他这般痛快应下,反倒让董蓉有些愧意。毕竟人家忙碌许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己二话不说就全盘打乱计划,倒有些霸道不讲理的嫌疑。但她也不好多解释,只得含糊说道,“张管事放心,有些事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张管事躬身又应了一声,那神色模样就如同使唤多年的老管家一般恭顺。董蓉想起初见他时的模样,不知为何心下越发觉得古怪。这样能屈能伸,又精于算计的人物,放到哪里都必然会有一番作为,怎么就甘愿在她手下做管事呢?是她人品和运气太好,还是他当真另有所图?
不提董蓉心下如何猜疑,只说张管事当真是个实干派,吃过午饭就去粮铺兑换米票,末了雇车运送。待得董蓉去书院送完吃食和新衣回来,第一批粮食已经装好车了,两人正好跳上车辕一路押送回山。
一溜儿五辆马车载满了粮袋,踢踢踏踏跑在山路上,不时有好奇的鸟雀飞过来探看几眼,末了又失望的返回枝头儿,撇着小嘴儿叫唤几声。董蓉望着满山翠绿之色,还有远处正在疯长的苞谷田,突然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反应过度了。就算南方真有大旱灾,那与自己也不会有太大干系吧,何必学小蚂蚁一般忙碌着存粮食呢?
不过转念想想,她又打定主意继续做下去。退一万步说,不管什么时候粮食都不会是废物,若是事情没有如她预料一般严重,顶多明年折价再卖给粮铺就是了。但若果真被她猜中了,那这些粮食不说能挽救多少条性命,起码她的亲朋不会挨饿…
傻柱偷眼瞧着身旁的小女子皱着眉头,双手揉着衣襟不时轻叹出声,心下就觉很是好笑。但他却不准备说什么,就像当初刚买了果园时她站在大石上说的那般,这是她的世界,完全由她做主。而他更愿意做她头顶的大树,她喜欢经受风雨,他就安静守在一旁。一旦她累了,他就是她可以安心依靠的胸膛…
于桂生忙了这么多时日,终于把池塘里的八角亭建成了大半。今日正是加上盖儿的关键时候,一捆捆编好的芦苇帘子堆在栈桥上,只等着被送上半空。赵青山刚刚聚了一众杂工们打算分配活计,结果远远就看到有车队奔着果园跑了过来。
董蓉跳下车,招呼迎上来的赵青山等人帮忙搬米袋子。上山的小路太过狭窄,马车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赵青山摸了一把袋子猜出里面装的是粳米,就问道,“东家,怎么买了这么多粮食?”
董蓉不好说真话就玩笑道,“还不是大伙儿太能吃了,一顿饭只苞谷饼子就要一百个,园子里不多备些粮食怎么行?”
一众杂工们听了这话就嘿嘿笑着抄起粮袋,然后快步往山上跑去了。他们家里都不富裕,园子里的伙食又好,于是很多时候都不吃早饭就来上工,只等中午饱餐一顿。因而一提这话头儿,自然人人心虚。
赵青山虽然不信东家的话,但也不好再问,跑前跑后张罗着卸下粮袋又招呼几个赶车师傅喝水歇息。董蓉见他安排周全就上了山,翻出压在箱子底儿的钥匙递给了傻柱,然后两人一起去了茅舍后的山腰处。
那里有一处缓坡,因为背荫又通风,所以陈家建果园时顺手修了一个很大的藏洞。原本每年秋日都存些果子,如今自然空空如也。
洞口旁边的石壁里镶嵌了一个铁盒子,上面挂的大锁已被风雨侵蚀的锈迹斑斑。傻柱动手开了锁,然后伸手用力扯动里面一根粗绳子,绳子尽头的绞盘缓缓转起,提着洞口的大青石慢慢上升,最后固定在半人高的位置。
董蓉在石门下面过了两次,每每都觉心惊胆颤。若是绳子不结实,石门落下来,岂不是把人压成肉泥了。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提醒
傻柱许是看出她神色里的惧意,拉了她坐在洞外,然后亲自带人把藏洞打扫干净之后,又把粮袋运进去摞好。
赵青山打发走车队,好不容易爬上山来却见到活计都做完了,于是就想帮忙关门落锁。董蓉却拦了他说,“还有几车粮食马上就会运到。”
听了这话,杂工们也都觉得事情不对劲儿了。众人互相望了望,最后就捅咕赵青山开口。赵青山也是好奇,于是拐弯抹角问道,“东家买这么多粮食,可是有别的打算?难道还准备再招人手?”
董蓉方才也在犹豫是不是要给大伙儿提个醒儿,想了又想就含糊应道,“没有别的打算,我就是听说南方大旱,害怕冬日里粮食紧缺,这才多备一些。你们各家若是房前屋后有空地儿也补种些红薯芋头吧,关键时刻都能添饱肚皮啊。”
“东家说的对,今年这天儿是热的厉害,咱们这里雨水也不多。”
“就是啊,听说刘家堡已经有南边亲戚来投靠了,好像是他们那里旱得草都要枯死了。”
众人纷纷开口议论起来,虽然不见得把存粮当做迫在眉睫的大事对待,但起码也都放在了心里。晚上歇工回家就发动老娘媳妇儿孩子,墙头上晒满菜干儿,房前屋后的荒地也翻一翻种上几垄土豆红薯芋头,管它收不收,总之是预备下了。
董蓉提醒了别人,自然也不会落下自家。果园山下那几亩薄田刚刚盖上肥沃的塘泥,如今狠狠犁了两遍,全都种上了红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