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喜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蓉想了想,就慢慢从舱底爬了出来。老渔民正望着大海,盘算着今日去哪里撒网,结果突然见到自己脚下的船舱里冒出个披头散发的女人。
老头儿吓得直接扔了船桨,一屁股坐在了船板上,脸色惨白的比雪还厉害。
“你,你…是人,是鬼?”
“老伯,您别怕,我是人。”董蓉胡乱理好头发,也不等爬起来就赶紧解释道,“老伯,我是良家妇人,因为被仇人追杀,实在无处藏身,这才借了老伯的船舱避难。没想到吓坏老伯了,还望老伯不要怪罪。”
老渔民听得董蓉说话很是文雅,心下就有了三分好感,于是试探着又问了一句,“那你怎么现在才出来?”
董蓉无奈苦笑,“昨晚游水太累,不小心躲在舱底睡着了。”
老渔民好似也觉得这个理由过得去,这才站起身,末了又壮胆一般把船桨抓在手里,说道,“我以后不会跟人家说起见过你,但你赶紧下船去,我还要去打渔!”
董蓉扭头望望身旁一望无际的大海,开口想请求老渔民再收留她片刻。但不知怎么突然想起多年来,亲人和夫君待她如何疼爱,她简直享尽了人间所有的富贵和幸福。哪里想到不过几日之间,她居然就落到了这样艰难的时候,身无分文,饥渴交加,追兵不断,前路无光。
她忍不住就掉了眼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老渔民也不是心肠冷硬之人,刚才开口撵人也多半是被吓到了,自保的本能占了上风。这会儿见得董蓉哭得可怜,也就心软了。
他想了想就摸出怀里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递到董蓉跟前,劝道,“丫头,是不是饿了?这是我家里婆娘烙的油饼,你先垫垫肚子吧。谁都有艰难的时候,熬过去就好了,千万别哭,没啥用处。”
董蓉扯了袖子抹了两把眼泪,低头嗅着油纸包里的香气,肚子里立刻就饿得好似火烧火燎一般。她想也不想,打开就大口吃了起来。
老渔民见她吃得急,眼里闪过一抹怜色,又拿出水壶送了过去。
董蓉狼吞虎咽吃完,这才想起还没道谢。可是不等她开口,老渔民却摆手说道,“丫头,你也不用说什么了,都是可怜人。今日我也出不了海了,这就回转码头。你看…”
“不行,老伯!”董蓉赶紧站起身,恳求道,“老伯,我的仇人正在港口和岸上寻我,我不能回去。”
老渔民有些为难得皱了眉头,“不能回去?那可不成,我没了干粮和水,这鱼是打不成了,不回港口怎么办,也不能总飘在海上啊?”
董蓉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她和老渔民萍水相逢,得赠食水已经不错了,怎么也不能拦着人家不让回家啊。
两人正是犯愁的时候,远处居然远远行来一条商船,好似向着菲岛航行。
老渔民眼睛一亮,问道,“丫头,你若是不想回岸上,不如跟着这船出去转几个月吧,到时候许是你的仇人就走了。”
董蓉听得有些心动,弥勒教这会儿一定在岸上和海上布置了很多人手寻找自己,若是反其道而行,远走海外,恐怕真是最安全的办法。只不过,她的报仇大计要推辞几月了。
不知是老天爷暗里相帮,还是董蓉的运气有所好转,那商船居然在老渔民的小船前停了下来。一个身形很是富态的胖管事,高声问询老渔民,“老哥,海龙王今日欢喜与否?”
董蓉不知他这般问话何意,老渔民却是高声应和道,“贵人放心,今日风平浪静,龙宫太平。”
原来,这是崖州一代流传许久的风俗,但凡出海远行,一定要在遇到第一艘船时互相问候,得个好兆头。
那胖管事闻言,笑眯眯拱手说道,“多谢老哥吉言。”说完就要命令大船继续前行,可是老渔民却是高声拦阻道,“这位贵人,我家儿媳新寡,正欲另寻活路,若是贵人不嫌弃,可否收留在穿上做些小活计。”(大医院居然不如社区小诊所,住了两天院,还不如诊所老大夫的两瓶药水,果断重新活过来了。恢复两天就补更,这是今天的。加油!)


正文 第九章 渐行渐远
那胖管事楞了一下,开口就要拒绝。董蓉却赶紧请求道,“这位管事老爷,小妇人擅长厨艺,也会缝补,定然不会白白浪费食水。”
胖管事想想今早上船就开始晕得死去活来的厨子,犹疑了一瞬就高声问道,“老哥,这妇人要价几何?”
董蓉原本还低眉顺眼,装做普通渔妇的模样,突然听得这话,心里瞬间高高提了起来,下意识望向老渔民,眼里冷光乍然涌起。
那老渔民本就没存坏心,又见董蓉如此模样,于是赶紧应道,“这位贵人,我这儿媳平日还算孝顺,我也不愿把她卖做奴仆。只要贵人收她上船,以后流落到别处,许是还能找个好人家过日子。”
那胖管事听了倒有些佩服之意,连连点头说道,“老哥是善心人,那就让她上来吧,我穿上正好缺整治饭菜的人手。”
老渔民大喜,道谢之后又悄声对董蓉说道,“丫头,你赶紧上船吧,走得越远越好。放心,以后碰到人打听,我也不会说今日之事。”
“老伯,”董蓉心下极感激,又微微对自己方才的猜疑,很是愧疚。她有心答谢老渔民,但无奈身上别无长物,只得跪在船板上磕了三个头,低声说道,“它日定然报答老伯赠食之恩。”
胖管事不愿耽搁太久,高升催促,董蓉爬进船舷上垂下的大筐被拽上了甲板。
老渔民远远挥着手,很快小小的渔船就离开了董蓉的视线。
那胖管事打量了董蓉几眼,淡淡说道,“看你这模样,倒不像是个晕船的。”
董蓉赶紧恭敬行礼,笑着应道,“管事说笑了,渔家女子靠海吃饭,哪有晕船的。不过,小妇人做吃食的手艺却是比行船更擅长,若是管事不嫌弃,午饭就让小妇人下厨整治吧?”
胖管事对她这般懂事很是满意,笑道,“行,以后你就叫我刘管事吧。我们三老爷从家里带来的厨子是个没出息的,这会儿还半死不活躺在舱房呢。中午你就给三老爷准备吃食吧,若是三老爷吃得满意,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就是了。”
“谢刘管事提点,小妇人这就去琢磨菜色。”
董蓉说着话儿就退去了灶间,灶间虽然没了厨子掌勺,但还有两个杂工,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家里男人也在这船上做船工,本来仗着早上船两天还想为难一下董蓉,但后来见董蓉说话虽然和气,但眉目间隐隐却有威严之色,做起饭菜来也是又熟练又好,这才收起了轻视之心。
一顿午饭忙碌下来,三人就熟悉了。待得饭菜端进那位三姥爷的房间之后不久,刘管事不但带回来二两赏银,还有一个消息,以后董蓉就专门打理三老爷的饭食。
董蓉不是眼皮子浅的妇人,当即就把银钱分了一半给两个杂工,喜得她们连连道谢,对董蓉自然也就更亲近了。
待得先前那个厨子听说自己的位置被抢,匆匆跑了过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他虽然对董蓉吹胡子瞪眼睛的没个好脸色,但却也更改不了事实了。
董蓉坐在船舷边,抱着粥碗慢慢吃着自己那一份午饭,遥望船尾那片越来越远的碧蓝海天,忍不住眼泪噼啪掉了下来。如今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只能远离家乡,暂避锋芒,待得回来的一日,她一定要让把所有仇人碎尸万段!
大船二层的船舱里,一个身穿宝蓝衣衫的中年男子正摇着扇子赏海景,想起以后数月都要对着这样混成一片的海天,他就无聊的想要叹气。不过,偶尔扫过船舷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大口喝粥的女子,他又来了兴致,仔细观瞧半晌之后,忍不住低声笑道,“这出海的日子,许是也不会那么无趣了。”
不说董蓉正在赏景吃饭,完全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眼里独特的风景。只说大齐的腹地,也是整个大齐最富庶的滨州城外,这一日分外热闹。
大齐的读书人间,多年前就有“烟花十月下滨州”的美谈,如今这个季节虽然对于北方之地来说正是秋风一日冷似一日的时候,但对于江南之地来说却是最好的时节。
这时候,百花尚且还在开放,又过了酷暑的闷热,可谓是游玩的最好时机。大江南北,无数有钱有闲的游客,外加自诩风流的才子文人,都不约而同聚了过来。
那些精明的商家,怎么会放过这样发财的好时机,纷纷使出各种手段,只为了把客人的荷包掏空。
当然,文人墨客多了,青楼楚馆这类地方就极兴盛。
这一日,府城排行前十的青楼联合起来,在城外的落花河畔搭台比美,想要选出一个最美最有才起的花魁。
世人皆爱热闹,特别还是如此沾了香艳之色的盛事。晚上比美大会才开始,不到正午,河边的舞台近处就已经站满了人。
一些精明又勤快的小摊贩,趁机也挑了担子把买卖挪了过来。
在远离舞台的一处馄饨摊前,这会儿来了三个小客人,两男一女,都是十二三岁的模样。两个男孩,一个穿了蓝衣,身形瘦弱,相貌清秀,一个则穿了红衣,长得虎头虎脑,很憨厚壮实的模样。最后的一个女孩的容貌算不上娇美,但眉宇间难得有一抹爽朗之气,特别咧嘴一笑的时候,谁见了都忍不住心生好感。
馄饨摊的主人是对儿老夫妇,见三个孩子同自家孙儿一般年纪,心下就存了喜爱之意。老头儿笑呵呵上前,问询道,“三位小客官,您们可要来碗馄饨尝尝鲜?”
那红衣男孩闻言就翻了个白眼,开口应道,“老伯,你这里就是卖馄饨的,我们过来难道还要吃馅饼不成?”
老头儿尴尬一笑,不知如何回话。倒是那蓝衣男孩子赶紧开口缓和道,“老伯,我家幼弟性情憨直,有些失礼之处,还望您老不要见怪。”
老头儿虽然是小门小户出身,一辈子也没享受过什么富贵,但活到这般年纪,眼力还是有一些的。他这会儿瞧着三个孩子,虽然衣衫都是普通棉布缝制,但针线活计极好,言谈举止也透着大气,哪里还敢轻忽。
于是,连连摆手笑道,“是老汉我问话有误,不怪这位小少爷纠正。老汉家里的馄饨,取了今早新杀的鸡胸肉,混合了这城外竹林里采的鲜笋,味道极好,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