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喜事-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儿算我一份!”
“还有我,还有我!”
读书郎们本来是进来拜谢董家姐姐招待,没想到正巧听得她们同张管事商量往军营送吃食,于是也不顾的什么礼仪,赶紧出声要求参与。
董容姐弟自然不会拒绝他们,就算拒绝他们怕是也会另外准备,还不如一同行动的好。
如此,张管事也被挤到一旁去了。一众读书郎们七嘴八舌商量了半晌,很快就凑了五十两银子,董蓉直接帮弟弟添一张银票,正好得了一百两。
读书郎们分好工就各自跑回去洗漱换衣,末了结伴出门去酒楼定酒席,去小铺子买馒头饼子,去肉铺讨价还价。
军城本来就不小,很多生意都同军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那几家馒头包子铺子就是军营里几位校尉或者偏将的家人开的。待得听说这些身穿青衫,腰悬玉佩的俊秀公子们是为了营里的兵卒置办吃食做谢礼,几乎人人都惊得合不拢嘴,末了大力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尽早做好,甚至只收了成本价,连工钱都不要。
一众读书郎们走了一圈儿回到别院,都是心情复杂之极。杨先生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当即派墨伯送了二十两银子给董平,当晚又在书房摆了桌酒席请孟老爷子饮酒。喝得大醉之时,这位以严厉闻名书院的老先生居然得意的唱起了小曲儿,庆贺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弟子们各个都是明理仁义的君子。
三日后,董平带着所有同窗们亲自押了装满吃食的几十辆马车出了东城门。这次,戍边军的营门四敞大开,吴将军之下所有副将和偏将都站在门口迎接。
董平等人上前行礼,还要说几句客套话,那当先的副将已是抬起蒲扇大的巴掌拍到了他的肩膀上,“客套话就别说了,我们都是粗人。先前心里有气也没少折腾你们,你们不但不记仇还惦记请兄弟们吃顿好的,这份情义,兄弟们记下了。
来,咱们进营!吴将军特意下令,今日中午除了值守的兄弟,其余人等歇息两个时辰,只管尽情吃喝。”
董平被他拍得差点儿岔了气,好不容易顺过来就赶紧应道,“将军说的对,先前诸事不论,都揭过去了。这些时日我们同兄弟们同吃同睡,早就跟一家人一般。过几日我们就要回书院去了,今日这顿吃喝就当兄弟们替我们践行!兄弟们不吃饱吃痛快了,就是不拿我们当兄弟!”
“哈哈,说的好!”一众将军都是大笑起来,纷纷上前引着他们进门。后面的百十个伙头军立时接收了马车上的各色饼子馒头和猪肉绊子,后营里的大铁锅早就支起来了,大块的猪肉扔进去,只简单放点儿盐巴,那香气就很快盈满了整个营地。
同读书郎们熟识的兵卒们一见将军们各自散去,就一哄声上前拉人回了自家帐篷。那些不熟识的就坐在帐篷根儿一边吞着口水一边晒着太阳,盼着一会儿如何大口啃馒头,喝肉汤。
董平这会儿正被同营帐的七八个兵卒围在中间,有个年长的老兵一边啃着喜子贡献出来的肉干一边含糊问道,“董秀才,你刚进来的时候,兄弟们可没少欺负你,你不生气?怎么还想着给我们送吃食?”
另外一个小个子兵卒也道,“就是,我那时候还踹过你呢。”
徐茂本来再抢肉干,听得这话就道,“你是踹的他,鞋印儿却都印我屁股上了!”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那个年长的兵卒点头道,“这话倒是不错,我原本还以为读书人都是一肚子花花肠子,没想到你们也挺有情义的。”
“那是,我可是有名的义薄云天小郎君!”徐茂一边高抬了下巴吹嘘,一边顺手抢了董平手里的肉干大嚼。
董平好笑的把他推到一旁,正色问几个兵卒,“若是有一日起了兵戈,你们会因为我们嘲笑过你们,就任凭外族人把我们砍杀了吗?”
“当然不会,”几个兵卒都是瞪了眼睛,怒道,“我们戍边军就是为了护卫国家和百姓才守在这里,怎么能因为私恨就不顾大义?”
“这就是了,”董平展颜一笑,应道,“在这里我们虽然受了苦,但是毕竟没伤到性命,最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从心里往外敬佩你们的忠义。这就是我们今日凑银子买吃食感谢众位兄弟的原因!”
“明白很多道理?什么道理?”兵卒们互相对视一眼,都是疑惑不已。不过粗人有粗人的脾气,想不出来就不想,左右这些读书郎不记仇就好。
“你们这些读书人,脑子里的弯弯道道就是多。咱们不说这个,你们以后无事就来军城溜达,若是能给我们带些酒肉就好了。当然,要是有谁不长眼欺负你们,你们就来个信,兄弟们快马杀去给你们撑腰!”
董平和徐茂都是听得心热,但他们都是知道兵卒们的脾气,也不客套道谢,反倒说起青县的好玩好吃之处,特别是四季园的各色的卤菜最是下酒。几个兵卒馋的直淌口水,末了嚷着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青县。
董平听着外面响起开饭的鼓声,赶紧示意喜子把另一个背篓递了过来。
“各位兄弟,一会儿吃了饭,我们就要走了,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倒是家姐先前准备了很多成药给我,如今用不上了,正好分给兄弟们。”
他说这话就拿出很多小木头瓶子,仔细分给几个兵卒,嘱咐道,“红瓶子的是刀伤药,药效极好,省着点儿用啊。蓝瓶子里的是治疗风寒的药丸,白瓶子里的是治疗痢疾的,只要不舒服就赶紧吃上一粒。记好了吗?”
几个兵卒望着手里的药瓶半晌没有应声,军营里兵卒近万却只有三个军医,平日若不是病的快死了或者多人染病,绝对见不到军医的影子。这几个小药瓶虽然轻巧,但关键时刻就是他们救命之物。
那个年老兵卒当先行礼,沉声说道,“董兄弟,你这份情义,兄弟们记下了。”
其余几个兵卒随后也是同样行礼,用力点头。
董平慌忙摆手,笑道,“不过是几颗丸药,你们可不要客套了。”
年老兵卒还想说什么,最后却是咽了回去,转而玩笑道,“这么大的筐子才背了几小瓶药丸?董兄弟真是吝啬!”
董平哈哈笑着,随手把筐子上的布巾全都扯开,小声嘱咐道,“这里还有一些新奇吃食,油纸包着的是一种点心,叫饼干,不怕腐坏。最下面那些泥蛋只要剥了壳就能吃,味道好着呢。先藏起来,晚上你们再分着吃吧。”
“哦,太好了。”两个年纪小的兵卒低声欢呼着就抬了筐子藏去了床铺里面,正巧这时有人在外面喊着开饭,众人就说笑着走了出去。
校场上这会儿已是堆了大筐的馒头饼子,还有大桶的肉汤。军卒们轮流上前盛汤领馒头,若是运气好还能拿到肉包子。
(早晨四点起来码的,下午有时间就再琢磨一章,估计在五点左右赶出来。谢谢大家支持,抱抱,好困,趁着儿子睡觉,我也眯一下。)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切为了孩子
很快,军营各处就响起了呼噜噜的喝汤声和大嚼声。待得肚子添了大半饱儿,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放慢了速度,好似想要把这种香浓的滋味多在唇舌间多留一会儿。
有些人端了碗,聚在一起闲话儿,甚至打趣说若是将军多抓一些书生进营就好了,到时候大伙儿就能时不时打打牙祭了。当然说话的人被同伴狠狠踢了屁股,人家秀才老爷们度量大,不怪他们先前无礼,反倒如此厚待,他们可不能没了良心。
如此,一顿饭吃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待得董平等人告辞时,兵卒们不管远近都是弯腰行礼道谢,这不单单是为了一顿饱饭,更多的是谢他们的平等相待,谢他们尊重自己这些粗人的坚持和辛苦…
杨先生不知是担心一众弟子落下太多功课,还是生怕他们多留几日再惹出什么祸患,当晚就派墨伯通知弟子们拾掇行礼,后日上路回归青县。
读书郎们此行经历颇为曲折,也是万分想念书院和家人,于是接了消息就兴冲冲的胡乱塞好衣衫用物,第二日一早又结伴跑去街上买些本地特产的小物件儿,打算拿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
董蓉自然是要随众人一同回去的,紫竹招呼着云睿和福子帮忙装行李,她就带了文娘却辞别孟老夫人。
老夫人待董蓉极为亲近,这般才见两面就要离别,自然很是不舍。她拉着董蓉又是说了足足一上午的话儿才肯放人,末了又送了一盒阿胶和一棵百年老参给董蓉养胎用。
董蓉自觉过意不去,回到青县后又派人给这老太太送了很多草编物件儿和两箱松花蛋。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不提众人如何忙碌,只说这一日早晨,露珠尚且没有挥发干净,一溜十几辆马车就离了军城南门,很快来到了十里长亭。
孟老爷子已是早早摆了酒席,杨先生下车同老友喝了离别酒又说了好半晌话,这才洒泪相别。
两人都是马上就到知天命的时候了,虽说两地相隔不远,但相见终究不便。若是阎王爷一时缺人下棋,早些招去一个,那许是就再无对坐欢饮的时候了。
半醉的杨先生躺在马车里弹起了三玄琴,琴音单调但却充满了孤寂与不舍之意,惹得后面跟随的弟子们也都是心情沉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世上总有些道理,在书本上学不到。也总有些事,无法预料。就如同他们这次军城之行,原本以为不过是人生里一个小小的旅行,最后却教会了他们什么叫胸襟,什么叫坚持…
董平与姐姐同车,这会儿听着琴声却是没有感怀太多,反倒担心姐姐被吵醒。好在董蓉昨夜睡得晚,这个回笼觉足足睡到中午宿营才醒来。
车队选了个湖边停下歇息,姐弟俩坐在车厢遮挡的荫凉之处,一边欣赏这湖光山色一边吃着午饭。
董蓉见得青花碗里装了大半下白生生的面条,面条上又整整齐齐码着焯水野菜,酱肉丝还有细细的葱花,只看着就很清爽有食欲,于是就问道,“紫竹,这面条给杨先生也准备一份吧。”
紫竹正往桌子上摆咸菜碟子,闻言就笑道,“夫人,二少爷早就让我送过去了。”
董蓉挑眉打趣弟弟,“哎呀,还没娶到人家闺女呢,这就开始孝敬岳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