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王兄虽不明心意,到也没有再搞小动作。

    或许如今大家都安份守已,是为了母后病体,不想让母后操心。但这局面却是如今最好的了。

    可是……

    “夫君,为了印证你以后的事,我便告诉你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吧。”

    丁石头又爬回床里,搂着赵简的脖子,低喃着。

    “母后今天……我也希望她多撑些日子,但是……这是天命。”

    “母后一生尊荣,有你们这些孝顺的儿女,还有一直宠爱她、敬重她的帝王夫君,她的一生很圆满。”

    “不用疑虑,父皇是真心,以后就算迁都北京,也会带母后一同去,将来共葬长陵。”

    “长陵?”赵简大惊,目光定定锁住丁石头的眼睛,“你怎知是长陵?”

    现在可没修什么长陵。

    “就像我知道很快你的藩地就要换地方,以后若不低调,日子并不好过一样,我就是知道。”丁石头强行解释。

    “就像我只能活四十八岁吗。”赵简轻喃。

    “嗯,我改变不了母后的寿命,一定要改变你的命运,你和孩子,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人,我绝不允许你们早逝。”

    丁石头说这话时目光有些发狠。

    “难道小夏儿也……”赵简一惊,呆看着丁石头的表情,心中已是一团乱麻。

    因为这些事都关乎他身边最亲的人,竟是无暇去想丁石头为何知道这些。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现在赶紧起身,进宫就说夜里惊梦难眠,想陪伴母后。”

    丁石头拉起赵简,伺候他更衣挽发。

    赵简便不再问什么,现在最重要的,便是母后。

    不管真假,进宫陪伴母后,他便安心一些。

    赵简自己洗漱,丁石头去照顾小夏儿。

    喂了奶,把了晨便,擦了小屁屁换好干净衣裤,只用一条薄包片裹了半身,没有再用襁褓包裹严实,毕竟这是夏天。

    丁石头把丁点叫过来叮嘱了一翻,就和赵简、小夏儿出府进宫。

    李坎和韩逸青也早早被这夫妻俩闹得紧张起来,备车安排随行仪卫。

    虽然半夜响了雷,但并未有雨落下。

    丁石头走在夜色中感觉到那丝凉意,就知道这雨下在别处,并未在京师。

    皇宫,赵王一行刚至中宫,就看见中宫里灯火通明,心中更是惊跳不已。

    但很快他们便平复了一下情绪走进去。

    不管有多不愿意,这一天终归是要来的。

    永乐皇帝正在喝斥御医,内监正匆匆从寝殿跑出,看见赵王和赵王妃不禁一愣,连忙躬身行礼。

    “皇上正着奴才们去将太子、汉王和赵王您传召进宫,不想赵王您先来了。”

    “快去吧,别耽搁了。”

    赵简一听连忙开口,他目光复杂地看了丁石头一眼,便朝寝殿走去。

    丁石头抱着小夏儿走在后面,随行宫婢和李坎、韩逸青都在殿外候着。

    “燧儿、雅儿,你们来了……”徐皇后躺在凤榻,脸色苍白,目光已有些泛散。

    但她的笑容依然慈祥、安宁,她缓缓抬起手,目光又落在丁石头抱着的孩子身上。

    “小夏儿……奶奶抱不动你了……”

    丁石头在凤榻前跟着赵简跪下,一起朝徐皇后磕头。

    “儿子、儿媳给娘亲请安!小夏儿给奶奶请安!”

    因为徐皇后称的是奶奶,而不是皇祖母,赵简和丁石头相视一眼,下跪时便改口喊娘亲。

    什么皇家规矩、什么尊荣称谓,这时候他们只想论世间最亲最近的人伦。

    “好孩子!好孩子!”徐皇后看着懂事的小儿和贤惠的小儿媳,眼角有泪珠滑出。

    不久后,太子便带着他的妻妾儿女赶到,汉王府远一些,却也是一家子都赶到了,四个公主也得了消息正携夫、子、女匆匆赶来。

    其他皇宫各嫔妃、皇子皇女们也在外殿跪了一大片。

    到此时,所有人心中都有数,皇后娘娘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永乐皇帝接连下召,不但让徐皇后的子女赶来,也让她的母族匆匆进宫。

    徐皇后看着挨个上前请安的亲人,有的说了两句话,有的就只能微笑招呼,最后,便在永乐皇帝怀中含笑而终。

    中宫哀哭声一片。

    永乐皇帝悲痛不已,在中宫安排亲族守灵之后,便在灵谷寺和天禧寺举行大斋,接受诸臣祭祀。

    一直到十月中旬,明旨封徐皇后谥号为仁孝皇后,梓宫一直置放宫中未葬。

    世人不知因由,但丁石头知道。

    五年后,仁孝皇后将葬北京长陵,以后会被追封“仁孝慈懿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袝太庙。

    这天下至高无上尊荣,这后世最受敬戴的皇后,只有这位。

    赵王府挂孝守灵,赵简和丁石头披麻戴孝尽了人子之礼,之后关了酒楼,将葡萄酒直接交由朝廷售卖,他们依然安份守孝。

    红薯收获之后,丁石头提前写的吃法、藏法、种法便真正起了作用,让朝延看到了好处。

    再加上其它蔬菜和水果,赵王妃嫁妆的价值,一步步显现出来。

    莫说朝臣,就连太子都多次称赞。

    只是丁石头依然从不登沐王府的门,与赵简深居简出,真心为母后守孝。

    也更借此,远离争权的漩涡。

    出孝后,赵王便去主理礼部推行教育的实施。

    九九塾学经过三年试行,渐渐在村镇、田庄普及起来,能上学的学童越来越多了。

    有朝廷出面,以这样的方式可使束修降到更低,自然成为百姓称颂的一大圣举。

    三年后的北京城里,新的赵王府。

    小夏儿已是满地跑,丁石头又有了身孕。

    赵简下朝回来,立刻到花园里寻找他们母子,共享天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