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媳碇罡鹆粒胛屎弦朔瘢糁罡鹆敛环炊裕赣胴┫喔攀艄彩鹈氤鞔汀
  姜维不知该怎么说,张裔的九锡之请让他想起曹操。大臣一旦位高权重,总会有想进一步往上走的欲望,凌驾在一切权力之上,必要先寻一个光辉的名号装裱起来。
  诸葛亮把文书卷起来,握着羽扇用力一拍,沉压着声音道:“张君嗣糊涂透顶,当诸葛亮是曹孟德!”
  这一声呵斥让姜维明白了诸葛亮的心意:“张长史当真是犯糊涂了,不合提出这样的主张。”
  “知道这是谁的主意么?”诸葛亮目光如炬。
  姜维茫然:“莫非不是张长史?”
  诸葛亮敲了敲右手的文书,齿缝中冷冰冰地念出一个名字:“李正方。”
  姜维惊讶,他纵是再愚拙,也能体会出其中玄机,背心刹那蹿上来一股冷气。他原本只想在铁血军阵中建功立业,持戈上阵,运筹帷幄,去开疆辟土的壮伟功绩中实践人生的至大理想,未曾想过去经历险恶的朝堂纷争。
  那像潜伏的暗箭,纵算你无心伤害,也防不胜防。姜维不喜欢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他宁愿去血肉战场经受生死考验,一切都是明亮而光辉的,包括残酷的死亡。
  “丞相,该如何应对?”姜维惴惴小心地问。
  诸葛亮抚着两册文书,许久地沉思着。他看了修远一眼,一字一顿地说:“写两份公文,一份写给李严,请他北上汉中,主督军务,以为北伐后援,另一份……则由我亲自奏表陛下,请陛下恩准遣将。”
  诸葛亮并没有点破用意,可姜维瞬间明白了,这是诸葛亮釜底抽薪,把李严调离他苦心经营的江州,便是拆掉他的争权垒台。一旦李严身在汉中,则处在可掌控的范围内,别说是起叵测争心,倘若有些许不合情的忤事,随时会被诸葛亮的铁腕手段制服。
  姜维对诸葛亮又佩服又畏惧,倘若这事发生在他身上,他也许只有苦叹天命,压根想不到还能绝地反击,变劣势为优势,可知诸葛亮心思缜密至无缝可钻之地步。
  “人心不足,倘若诸臣皆秉公心行公义,又何必如此。”诸葛亮长声一叹,把两册文书合在一处,轻轻一抚,再不言声了。
  ※※※
  成都很久不曾下雨了,仿佛全天下的雨都下去了关中,没有余力分去巴蜀,自秋来便是晴朗无云。太阳镶在蓝得发紫的天幕上,像一颗凸出来的火红眼球,毫无遮拦的光芒照下来,一派惨白的干涸。
  司盐校尉岑述这些日子的心情像成都的天气般干燥焦灼,仿佛一只打洞的耗子,后边有火烧着尾巴,前边可能蹲着一只野猫,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无立锥之地。
  他手里正握着两份簿册,一份是五年来收入丞相府的蜀汉盐铁赋税造簿,一份是从丞相府支出的盐铁赋税,可恨的是两边的账目对不上。
  要找到两本账的数目差其实并不容易,丞相府自成为中央枢纽,每年过丞相府出入的食货财币之数几乎等于半个国家的财政开支。军需备办、工程造办、赈灾济民一类的国家用度一概都在丞相府经办,相关的数目字太繁琐,账目间的差缺轻易察觉不出,可偏偏就是这细微之差被人揪了出来。
  发现数目差异的是司盐府的小官吏,刚入公门,愣头青一个,还学不会官场虚伪,每日埋首浩瀚的数字中,手边放着一册《九章算术》。便是这有些发傻的痴脾气,硬是在浩如烟海的账目中算出差异,写了详细的科条呈给盐府长官,自以为是立了大功。
  可这发现却让岑述如履薄冰,他起初也道是账目出错,要么是冲账的下吏不仔细,存录有误,要么是公门惯常的收支亏空。暗暗查了两天后,却越发地觉得蹊跷,他隐隐地感到这事情不简单,总觉得账目的背后有人动了手脚,有一大笔盐铁赋税被人挪用了。
  可会是谁挪用了?许多细枝末节的证据都指向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让岑述连想一想都会出一身冷汗的人。他无数次跳出这自以为荒唐的念头,又无数次把这念头压下去。
  岑述是知道的,若是行于可见光的公事,用再多的钱都不必藏着掖着,只有做阴暗事儿,才会想出挪用这一招。
  如果事情真像他所猜测的那样,这将是蜀汉开国以来最大的贪墨案,而且还是擅自挪用盐铁税,那可是夷三族的大辟重罪。
  谁有这么大胆量,或者说,有这么大权力挪动国家财赋?除了,除了……
  岑述不敢想了,可若不想,事情又清清楚楚地显在眼前,像魔鬼的眼睛,冷酷地凝视他,这让他备受折磨。
  该怎么办,是掖下去,依旧若无其事地保持平静,还是据实上报朝廷,请三府会同审查?岑述拿不准主意。他害怕自己的猜测是真的,他更害怕那在许多人心目中光灿的神忽然坍塌。他不想把一尊神拉下圣坛,他没有决然勇气,也惶恐信仰崩溃。
  如果这一切的揣度都成真,他也未必能击败神,也许他将被斥以诽谤重臣的罪名,褫夺官身,比以重刑,做了维护神圣光环的替罪羊。
  “两难啊……”岑述愁眉苦脸地长叹一声。
  “元俭喟叹为何?”门口有人笑吟吟地问道,人影一晃,已走到了眼前。
  岑述慌忙把那小吏的陈情书塞进案上的文书里,匆匆掩饰住那沉重的焦虑,抬起熬红的眼睛,却见来的人是李邈。他挤出一丝不爽快的笑:“原来是汉南。”
  李邈打量着他:“元俭这几日是怎的了,忧心忡忡,不见喜色,有何烦心之事,莫若说出来,我虽不器,也强可为你分担。”
  岑述敷衍道:“啊,许是太忙,没睡好。”他装作去整理案上文书,把那小吏的科条塞进了一摞公文的最下一层。
  李邈把手里的文书递给他:“刚收到的蜀郡盐铁秋赋。”
  岑述收着文书,也不看,显得心不在焉:“哦,好。”
  李邈越看他越觉得奇怪,凑近了一点儿,压声道:“张君嗣最近没寻你的不是?”
  岑述像被蜇了,微微地震了一下,忽地摇头:“没有,各自做事,他寻不得我的不是。”
  李邈掸着衣襟一叹:“我说你便是个老实人,受着窝囊气偏还不还手,那张裔也猖狂过头了,大家同朝为官,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却处处给人难堪,我们这些外人看着也为你抱不平!”
  岑述郁郁地叹口气:“人家是丞相面前的红人,又为留府长史,我惹不起,可也躲得起。”
  李邈啧啧地说:“那不一定,他是丞相面前的红人,元俭不是么?司盐校尉何等要职,不是也交付你身,还特擢你入府理政,一身而兼双职,张裔岂能与君相比!”
  提起盐府长官,岑述更是心情沉闷,他摇摇手:“什么红人不红人,不提也罢。”
  李邈越看岑述越以为有隐情,却不合适问出口来,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却有小吏进来传话道:“校尉,蒋参军请你过去。”
  岑述应了一声,因对李邈道:“稍坐,我去去就回。”
  李邈起身回礼相送,他本来也想走,却鬼使神差地留下来,百无聊赖地坐在书案边,盯着那笔墨书简出神,却见那高高摞起的文书下露出一个角,像藏在陷阱里的一只半瞎的眼睛。他记起这是他来时,岑述临时塞进去的,当时他就觉得很古怪。
  这到底是什么公文呢,瞧岑述当时的神情,分明是要遮掩。
  李邈的好奇心膨胀了,他从来就不是慎独的君子,爱打听他人隐私,挖他人秘闻,很为人不齿,他却乐此不疲。
  他左右看了看,四围并没有人,他沉住一口气,将那文书轻轻抽了出来。他的动作非常轻柔,安静的房间里只有书简摩擦木案的细碎声,还有一阵风经过门口,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章 访市井后主妒民心,进谗谤小人谮忠臣
  
  秋天到了,高远无尘的天空清冽得如同冷灰般的心情,成行的大雁振翅飞过,洒下的雁啼浩然弥哀,听得久了,竟让人的心如丧考妣般悲怆。
  刘禅坐在宽敞的宫室内,听着高天上隐约传来的凄凉啼鸣,悲惋的秋风在宫门外阵阵拍打,吹得那廊外的柏树哗啦哗啦地摇晃。
  这秋凉季节好不让人心生伤感,怪不得古人临秋而悲叹,这样的凋敝晚景,残败潦倒,如何不有人生无常、时不我与的憾痛。
  刘禅想起,小时候先生给他上课讲《楚辞》,里面有一章是《九辩》,他至今还记得其中的篇章,并且能熟悉的背诵下来:〖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雍雍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当时他不懂,不明白为什么当秋天到来时,就会让一个人伤心难过。他问先生,先生说,因为这个人怀才不遇,胸中愤懑,秋凉乍来,残叶飘飞,落花缤纷,深感岁月倏忽,时不我与,所以才悲而做赋,直抒胸臆。
  他懵懵懂懂的还是不甚了然,为什么一个人感到时不我与就会悲愤,什么又是时不我与呢?先生解释是不能建功立业,定国安邦,为天下谋太平。他更加迷惑了,不能为天下谋太平便要伤心落泪,天下是什么东西,比糕饼还要甜,比先生的笑脸还要温暖吗?
  秋天到了,可以踩着满地的落叶,听着脚下发出的咔嚓咔嚓的脆响,那多快乐呢,他才不会悲伤地落泪,更不会去想那大得超出想象的天下。
  刘禅想着想着,竟然笑出了声。
  门外走进来一个小黄门,抱着一扎卷宗恭敬地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