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公,”陶谦忡忡地说,白苍苍的须发颤抖着,数月之间,满头灰发竟白了一多半,“曹操再犯本州,诸公有何高见?”
  众人无言,或者大眼对小眼,或者顾左右而装耳聋,或者冥神苦思却始终没有一字出口。
  僚属们的窝囊无能让陶谦几乎想咆哮,他不是好涵养的道德君子,他任州牧的几年里,虽是让徐州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欣欣,却和州郡僚属的关系极劣,有些郡太守还公开反对他,两下里如斗鸡过招,彼此不相容纳。
  陶谦看着浑噩不成气候的僚属们,心里一边恼恨着一边猜忌着,这寂然无声的景象让他不得不生出怀疑,僚属们的不作为也许是别有所图,也许他们是盼着自己倒台,私下里早和曹操勾搭成奸,等着将来他陶谦合门被曹操屠戮。这帮见风使舵的小人赶着去谄媚新主人,自然可以在新君的碗里分一杯羹。
  “明公,”一个容长脸的年轻人开口了,那是陈登,“可以求援。”
  陶谦望向他:“向谁求援?”
  陈登哑巴了,他犹犹豫豫地说:“袁公路,或者袁本初。”
  陶谦叹道:“袁公路反复之人,淮南毗邻徐州,袁公路早怀觊觎之心,倘或求援淮南,岂非请狼入室。袁本初更不合适,他和曹操两厢连和,怎会为一陶谦而罪盟友。”
  “我却有一人举荐,不知明公可否采纳!”说话的人声音洪亮,却是麋竺。
  陶谦早就饥不择食,捡着了就咬住,急忙道:“子仲所举是为何人,但言无妨!”
  麋竺朗声道:“平原相刘备。”
  陶谦似乎听见了一个极其遥远的名字,半晌没回过神来,天下诸侯割据以来,跨州连郡者数不胜数,大者据有数州,小者控扼数郡,闻名天下的豪杰不计其数,刘备的名头,他多多少少听闻过一些,但与成名已久的诸侯比起来,刘备就像幽州春天扬起的黄沙,过了也就忘了。
  麋竺知陶谦不置信,说道:“明公可曾知晓,当日孔北海在本郡被黄巾围困,求援无处,幸得刘玄德不辞艰难,昼夜奔赴解围。此人腹有大义,敢为天下解难,明公而今求援四面,刘玄德乃不二人选,他必会千里赴急。”
  麋竺说的那件事陶谦也有耳闻,大约是一年多以前,黄巾余孽围攻北海,孔融身陷孤城,情急之下,遣太史慈匹马突围去平原求救。众人皆以为是水中捞月的奢望,孰料刘备竟然真的派兵前来解围,生生赚来了响当当的侠义美名。
  “明公,子仲所荐,登以为可取!”陈登应和道,“刘备为公孙瓒部勒,公孙瓒与袁绍两虎不容,曹操如今交好袁绍,是为公孙瓒敌雠。青州刺史田楷亦为公孙瓒属领,青州邻近本州,唇亡齿寒,必定不会坐看本州覆灭,明公若告急刘备,便是求救于公孙瓒。况公孙瓒与本州尚有盟好之谊,荣损俱连,安危同体,刘备出兵,公孙瓒怎能坐视,请一援而得两援,又能联盟大州,一举两得!”
  陶谦听得很仔细,陈登话音落地,他已定了主意,抚掌道:“善!立即传书三封,一致幽州公孙瓒,一致青州田楷,一致平原刘备。”
  ※※※
  原野上的风很大,呼啸而过时犹如千军万马,微风拂拭时犹如轻兵潜行。无风时,又恰似三军对阵屏气凝神,兵器已攥得滚烫了,士气已饱满了,只等待着冲锋的军令。
  平原就像这个地方的名字一样,平坦得没有起伏,地平线漫长如一个女人平淡而卑微的守候,天长地久,沧海桑田,埋在土里的骨骼化成了尘埃,她还在盛满了星光的麦田里眺望。
  刘备缓步徐行在郊外的野草地,想起了他的妻子,他其实连她的名字也忘了,只记得她在烛光映衬下红馥馥的脸。她牵过自己的衣服,一针一线,密密地缝合了,平整的针脚像她柔软的头发,捧在手里,微凉如水。
  他回过头,看见关、张正吆喝着练拳,关羽一拳击中了张飞的鼻子,张飞捂着脸号叫起来,关羽的脸吓得更红了,扑过去查看张飞的伤情,不提防,被张飞一拐子击中肚子。
  关羽捂着肚子蹲下去,声如洪钟地骂道:“张老三,王八蛋,你又耍诈!”
  张飞得意洋洋地笑道:“兵不厌诈,二哥,这可是你主动送上门,怪不得我!”
  刘备看得笑起来,这两位结义兄弟让他心里储存着满满的温情,不是血缘胜似血缘,他常常觉得对不起他们,数年颠沛,原来许下的功名富贵诺言像水上飘萍。他不仅不能给他们荣耀,甚至数次陷他们于危难。
  刘备啊刘备,难道寂寂无闻便是你的归宿么?
  远方一骑快马驰骋,骑手急哄哄地奔到刘备跟前,将一份封了印泥的信呈递上来。
  “将军,徐州来信!”
  刘备坐起来,慢慢地拆开了信,信的内容很长,三尺长的布帛写得满满的。他认真地看了很久,信看完时,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裙裳似的流云遮住了阳光,紫色的阴影在他的周遭扫荡出很大的一片战场。
  关羽和张飞还在斗嘴,关羽真的生气了,张飞正在“二哥长”“二哥短”地赔礼道歉,最后发誓赌咒,说把平原酒肆的陈酿好酒都买给二哥,关羽才转了脸色。
  刘备喊道:“云长,翼德!”
  关羽赚了酒,正在兴头上,心思俱无,回应道:“大哥,怎么了,谁的信?”
  刘备把信递给他,平静而不拖沓地说:“收拾一下,整兵去徐州!”
  ※※※
  雨水从屋顶滑落下去,一束束击在门前的台阶上,溅起的水坑乍起乍灭,短暂如呼吸间失去的顾盼。
  顾氏伏在窗前,看见雨幕后穿梭的人影,有雨滴飞在她的脸上,她抹了抹,仍是湿漉漉的,像是天花板漏了,雨水直注而下。
  她咳嗽着,把脸埋下去,水珠子纷纷落在手背上,皮肤炸开了漩涡。
  诸葛瑾过来给顾氏拍了拍背:“娘,你得注意身体。”
  顾氏模糊地答应着,她抬起头来,却是呆了,雨花飞溅的门口站着诸葛玄,他的身后是四个泪眼汪汪的孩子。冯安藏在角落里,早哭花了脸,顾氏让他随诸葛玄去扬州,他又想陪仲公子,又想陪瑾公子,两头舍不得,别扭了好多天。
  “嫂嫂,我带侄儿们来向你道别。”
  四个孩子一起跪了下去,昭蕙是大姐,领头说道:“娘,你要多保重!”说着话,几个孩子已泣不成声。
  顾氏勉强挤出一个平和的笑:“别哭,又不是见不着了,走吧,别担心我,我有瑾儿照顾,没事。”
  冯安呜呜地说:“主母,你一定要好好养护身体,我一准回来看你。”
  顾氏柔和地笑了笑:“拜托你了。”
  诸葛玄久久地凝视着顾氏,目光被哀伤泡软了,许多的情绪都在胸膈处澎湃,他哽塞着声音道:“嫂嫂,保重!”
  顾氏别过了脸:“走吧,别耽搁了。”
  诸葛瑾抹了一把泪,将叔父弟妹送出了大门,门外早就备好了两辆轓车,又雇了五个侍从,行囊也不多,只有两口大竹笥,一辆车塞了一口。
  诸葛玄握着诸葛瑾的手说:“家里就托给你了,好好照顾母亲,我在扬州安顿好了,就来接你们。”
  诸葛瑾谆谆道:“叔父放心!”他转身对诸葛亮叮咛道,“小二,我不在,你便是长子,照顾好两位姐姐和均儿!”
  诸葛亮满腹的话都说不出,半晌才憋出几个字:“我知道,”他殷殷道,“你一定要来扬州,我等着你!”
  诸葛瑾抱了抱他:“好,我去找你。”
  诸葛亮趴在诸葛瑾的肩头,眼泪缓缓地浸湿了兄长的衣裳,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重归故里,也不知道和分别的亲人再见会在何时何地,到桑田改迁的那一天,他还能伏在兄长的肩头放肆地流泪么?
  诸葛玄招呼大家登车,他把着车箱又对诸葛瑾嘱托了许久,才依依不舍地吩咐启程。诸葛瑾在门首目送家人离开,不间断的雨水跳在他肩上,他也忘记去躲雨,那渐渐远去的马车像追不着的恩情,他尽管眷恋却不得不放手。
  淅淅沥沥的雨下了整整一夜,天明的时候才收住了势头。诸葛瑾和顾氏都是彻夜不眠,听着雨声敲窗,无边的烦躁披着空虚的外衣跳进了这座空荡荡的宅院,毫无顾忌地占据了每一片瓦当,每一丛花草。
  两人捱过了一晚,诸葛瑾早起服侍顾氏吃了药,自己便在书房看书,过了正午,诸葛瑾去给顾氏捡药,刚一上街,便觉得气氛与以往不同,满街到处是慌不择路的行人,有的跑进家,摔着门还在惊叫。屋里登时一派“乒乓”乱响;有的却是冲出家门,领着一家老少,抱着匆忙收拾的行囊,惨白着脸往城外跑。
  诸葛瑾不明就里,本想拉一个路人问一声,奈何人人自危,个个快步如飞,根本不容他接近。
  “曹操又来了!”一声凄厉的号叫震得一条街似乎在颤动。
  诸葛瑾心里突突狂跳,他死命地抓住一个疾跑的行人:“出了什么事?”
  那人被诸葛瑾攥得跑不动,飞着唾沫星子喊道:“你没听见么,青州军又来了,听说已到琅琊了,啊哟,你别扯着我,我还要回家收拾东西出城。唉,城门待会儿就关了,刚刚官府里传出消息来,说是不放我们出行,还不得抓紧点!”
  诸葛瑾手一松,那人撒丫子跑得没了影。诸葛瑾木然地看着满街奔跑的人像鬼影般飘忽,背脊骨上像被钢鞭狠狠地一击,惊得他魂魄飞了出去,他于是追着自己的魂一路奔回了家。
  “娘!”他喊了一声,忽然又后悔了,压着嗓门往下坠,那声音便一路陨落,直砸在脚板上。
  顾氏从门后别出半边身体,颤颤地咳嗽了一声:“外边闹哄哄的,我听说青州军……”她怔住了,诸葛瑾满脸冷汗地站在面前,浑身发着抖,像是患了极重的伤寒。
  顾氏惊问道:“怎么了?”
  诸葛瑾想隐瞒可分明是不可能隐瞒,他擦着汗涔涔的额头:“娘,我们快走,青州军已到琅琊了,我们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