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荒野上挺拔的青松,在肆虐的风声中威严耸立。
  刘备望着那严整如钢铁城墙的军阵,“刘”字大纛在头顶猎猎招展,大风涤荡起胸中的豪情,他大步走向前,亢声道:“汉中已定,赖诸将士奋勇杀敌,逼退强曹,孤深为感激,更为感动!男儿七尺,生不恋栈,战而得名,方为丈夫!如今,汉中克定,是诸将士之功,亦是天佑我大汉!”
  高亢的声音回荡在大洼中,被来回旋转的风声推来涌去,很久地没有消散,士兵们都激荡出满腔激动,挥舞手臂,大声地呐喊道:“大汉万岁!”
  刘备挥挥手,激动的呼喊渐渐低了下去,他又朗声道:“汉中虽定,然强曹未去觊觎之心,贼寇或有来犯。今孤欲择一良将守之,前抗关中强敌,后守益州门户!”
  他扬起手,一名校尉手捧一方装印绶的红盒恭敬递上,他稳稳地接过印盒,身子转向了拜坛上肃然站立的一班将领。
  沔阳坛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印盒上,一个个屏住呼吸,跟着刘备的一双手慢慢地移动,一点点挪到了将军们的面前。
  刘备一个个地打量着帐前的将军们,他们每一个都是克定汉中的功臣,近四年的拉锯战,与曹军在崎岖栈道和嶙峋山谷间艰苦作战,不折不挠,终于占据了这至关重要的益州门户。
  张飞与曹军大将张郃数次交锋,屡出奇兵,智计不穷,幸得他拼全力牵制西线曹军,保住了东线主力得以全心而战。
  马超,提兵整戈雍凉,策动武都、陇右氐羌反曹,使凉州氐族七万余人归附旗下。
  赵云,一身孤胆,临曹操大军而不惧,以空寨退兵,畀得士气高张,破败曹营先锋。
  黄忠,苍颜不改勇色,定军山一战,身先士卒,力斩夏侯渊于马下。
  ……
  他望着他们,露出毫不掩饰的赞美笑容,他从他们身边慢慢经过,每到一人跟前都会稍稍一停,那印绶却始终没有送出。
  脚步再次收住了,这一次却停得很长,印盒在他和那人中间高高的悬浮,士兵们投了目光一望,原来是张飞。
  莫非这汉中印绶是要交于张飞么?
  刘备注视着张飞,眼睛里流露出复杂的情绪,张飞本以为刘备要将印绶交给自己,可他在刘备的眼神里读出了其他的东西,刘备仿佛是在对他殷殷地倾吐心声,希望他支持、信任、理解自己。
  “大……”张飞轻一动唇,却没有真的喊出来。
  刘备挪开了张飞,印盒缓缓地移动着,移动着,忽地停止了,他盯着那人,凝声道:“文长!”
  排在将军末端的魏延听得刘备呼自己,茫茫然不知所措,呆了片刻才是一拜:“在!”
  刘备对他平和地一笑,声音威严而庄重地说:“孤将这汉中印绶交于你手,你当恪尽职守,不得贻误!”
  不仅魏延,坛上的将军和坛下的士兵都震惊了,为什么?镇守汉中要地的任务要交给一个不大不小的牙门将军,论资历,论战功,在场的哪个将军不比他强,可是主公居然擢拔他领衔汉川。
  “主公,延……”魏延张着嘴巴,一溜又激动又害怕的气滑了出来。
  刘备一凛声色:“怎么,文长不敢接印?莫非怕了曹操?”
  刘备质疑而犀利的眼神犹如尖利的刀锋,在一瞬间剥离了魏延的惶恐,澎湃的好胜心膨胀了,他挺起胸膛,大声地说:“有何不敢!”
  “壮哉!”刘备高声赞道,印盒却不忙着递出,仍是敛了容说,“孤且问你,如今委你重任,文长欲何处之?”
  魏延振振有声地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主公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主公吞之!”
  刘备大赞道:“好!气魄岿然,有担当!”
  印盒稳稳地放在魏延的手上,刘备用力一压:“拿好,汉中要地,谨慎守之!”
  魏延牢牢地捧住印盒:“主公放心,魏延定不辜负主公重托!”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他回过身,对那拜坛下瞠目结舌的士兵张望了一眼:“孤今特除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隆隆如钟的声音传遍四野,随着跌宕山风飘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
  入秋后,诸葛亮才从江阳郡回来。
  南中的局势已暂时稳定下来,他还去见了庲降都督邓方,两人密谈了数次,决定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起刀兵,目下唯有千方百计求稳,待得汉中战事平息,再着手处理南中。
  回到成都时,却是傍晚,秋意已如调浓的墨,深得挥不去了。院中的花木拼却着最后的余力,迎着没落的夕照绽放出极致的美丽,为这个最后的瞬间,天地也沉浸在深沉的悲凉中。墙垣上,屋瓦间,长廊下,全涂上了一层泪涔涔的粉色湿痕。
  诸葛亮绕过回廊走到后院,吹面生寒的风让他颇感衣衫单薄,几瓣浅黄的花悠悠荡荡。女孩儿的笑声像干净的一滴水,忽然落在他疲惫的心上,他站着听了一会儿,不知不觉,轻松的笑意飞过眼角的皱纹。
  前方的弯桥上,诸葛果正倚着阑干钓鱼,诸葛乔拉着她的手,不停地小声提醒道:“别笑,吓跑了鱼!”
  诸葛果却笑得前仰后合,那鱼竿晃来晃去,鱼钩一会儿没入水中,一会儿飞出水面,在桥下的溪流里划出一圈圈涟漪,惊得鱼儿纷纷逃散。
  “乔哥哥,为什么钓鱼不能动,真麻烦!”诸葛果笑哈哈地说,“不如我脱了鞋子,下水去摸鱼!”
  诸葛乔严肃地说:“钓鱼非徒钓耳,乃为静心修身,诚心格物,致虚静笃。当日姜尚在渭水垂钓,那是钓鱼么?他是借着钓鱼以观人世,钓得文王上钩,也钓来周朝八百年!”
  诸葛果晃着脑袋:“我不做君子,亦不要当姜尚,我又不钓文王……”她停下来想了想,“如果能把爹爹钓回来,也是好的。”
  她本来在开玩笑,一回头却看见诸葛亮对她微笑,她以为是幻觉,死命地眨眨眼睛,那影像没有消失,反而真实如刀刻,她又听见诸葛乔毕恭毕敬地称呼道:“父亲!”
  诸葛果清醒了,她把钓竿一丢,拍着手大叫道:“爹爹!”她跳起来,像燕子一般扑入诸葛亮的怀里。
  诸葛亮溺爱地弹弹她的脸蛋,手心是温润如鸡蛋清的软滑。他打量着三个月没见的诸葛果,女儿十二岁了,个头齐着自己的胸口,眉目唇鼻已渐渐勾出少女的轮廓。虽因久病而显得骨瘦,却囫囵有了成熟影儿,可他已抱不动她了,再不能像过去一般捧她在怀里,逗一逗,颠一颠,她还是那一枚红馥馥的果儿,却已快蒂落枝头,去另一棵树上寻找新的巢穴。
  “长大了。”他喃喃,亲爱的柔情里渗入了伤感的沙粒,磨疼了他的心。
  诸葛果嘟着嘴巴:“爹爹老不在家,人家长没长大,你也不知!”
  诸葛亮笑着拍拍她的后背,回头对诸葛乔和蔼地说:“你写的论政文章,我看了,很好。”
  得了诸葛亮的夸奖,诸葛乔却没有狂喜之态,笑容很平淡,他面对诸葛亮总有些拘谨,撒不开手去迎接养父的亲情。
  诸葛亮挽住诸葛果:“你娘呢?”
  “屋里!”诸葛果扯着诸葛亮往内堂走,大声道,“娘,爹爹回来了!”
  黄月英正坐在榻上缝袍子,听见女儿呼喊,背过身见到诸葛亮跨进屋来,惊喜地说:“呀,回来了?”
  她把针黹活放去一边:“能待多久?”
  诸葛亮闷声一叹:“待不久,略坐坐,立马要走。”
  黄月英半嗔半疼地说:“就知道你是劳碌命!”她因想起一件非说不可的事,推了推诸葛果,“果儿出去和乔哥哥玩儿,娘和爹爹有话说。”
  诸葛果不乐意地跺跺足:“娘坏死了,人家要陪爹爹,你偏赶我!”
  黄月英威胁道:“不听话,娘施家法!”
  诸葛果不高兴地翘起嘴巴,气鼓鼓地走出门,却在门边停住,把脑袋挂在门轴上:“不许说我坏话!”
  黄月英忍住笑,把门关了,还隔着门缝张望了半晌,确认诸葛果没有贴着门偷听。
  “什么要紧事,还得瞒着果儿?”诸葛亮好奇地问。
  黄月英回过身来,语气郑重起来:“头一件,主母昨日请我入府。”
  “哦?”
  “她问果儿今年多大,哪个月的生日,她还说果儿和公子从小一块儿长大,脾气秉性都熟络,可是配得很。”
  诸葛亮恍惚听懂了,他迟疑地说:“主母这是要……”
  黄月英点点头:“她想将果儿许给公子。”
  白羽扇轻轻从诸葛亮的膝上滑落,他竟浑然不觉,他用缥缈的声音说:“你怎么说?”
  黄月英捡起羽扇,递给诸葛亮,她抬起脸,目光柔和,轻轻地说:“没答应。”
  羽扇变得重了,诸葛亮几乎拿不起,手臂像被扎了一针,酸麻着耷拉下去,他费力地把羽扇拿稳了,也把自己坍塌的心思一点点垒起来:“哦,我知道了。”
  “再一件事,大姐来信了。”黄月英很快将那件事掠过去,像拂走一层灰尘。
  书信递到诸葛亮的手里,是昭蕙所书,她随丈夫蒯祺去了房陵,只因蒯祺做了房陵太守。她在信里说,离开隆中三年了,叔父和昭苏的坟头该长满了草,她很想回去看看,可东三郡道里悬远,蒯祺又在任上,不能随她同往,她若孤身复返荆州,也放心不下儿女们,她请诸葛亮若得了空,遣人去坟前祭奠一杯酒。随信寄来她亲手做的一领棉襦和一双鞋子,送给诸葛果。
  诸葛亮轻轻放下信,眼波深溺着幽幽的情绪,像光明背后复杂的阴影。黄月英捧来一具竹笥,压在他面前,仿佛沉重的心事般,压住了轻快的念想。
  诸葛亮久久地抚着竹笥,也没有打开,明亮的一线光不期然定在笥面上,缓慢地化开了,仿佛悄然拂落的一滴泪。
  他怅然地长叹一声:“收好吧,是大姐的一片心。”
  他站起身,轻轻地推门出去,落花在风里扬起绝美的脸,落下时,却结出了万古不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