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毛不在撒哈拉-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很好吗?”

  “可是……我们等一下要坐飞机,我不是欧盟居民,每次乘坐是需要扫描护照的。”

  “啊!这怎么办?”

  “我自己去乘火车回去吧!你陪我去查一下时刻表。”

  “不,我陪你一起乘火车。”

  “不要了,我一个人可以的。而且临时火车票太贵,还很慢。”

  “我说了陪你,就是陪你。不让你一个人。”

  那一刻,我又被他感动了。当一起乘坐着火车吃着速食晚餐的时候,我不时转过头看着这个大男孩,心中的温暖无法诉说。火车行驶得比想象中还要慢,我靠在他肩膀上沉思着,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陪着他的。就这样,我沉沉地睡去了。

  这是我和树认识一个月后的第一次旅行。我们往往最能够在旅行中的突发事件里更了解彼此。没有看见大象的“都柏林看象记”,没有一点遗憾。有时那些遗憾和错失的美景,是为了给其他的意外惊喜腾出舞台而已。

  伦敦大桥倒下来

  谁说拍“到此一游”照一定要傻呵呵地笑?

  每次旅行回来,大家喜欢拿出那些面带漂亮微笑的照片展示给大家,背后则是风景名胜,似乎旅行记录下的心情总是美好的,没有人会面带愤怒地在圣家族大教堂前拍照留念,没有人会面带悲伤地在迪士尼城堡留下到此一游的身影。

  我有一张照片,照旧是抿着嘴笑的,在伦敦大桥前。可是认真看就可以看出眼睛是肿的,有大哭过的痕迹。每次翻到这张照片,我都喜欢和朋友分享背后的故事。

  那天清晨,我和树从爱尔兰飞达伦敦,本应是雀跃的,因为在爱尔兰的小镇特拉利(Tralee)生活得太久了,总算有机会去一次大都市,况且还是鼎鼎大名的伦敦,可徒步了一天,我的心情还是很低落。纵使人在途中被美景环绕,却无法享受愉悦,因为心底就好似有一座火山,积蓄着能量,快要喷发前的压抑让我无法呼吸。

  此次伦敦之行,我带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找牙医、交换结束回荷兰找房子、实习、毕业论文等等,一路上都在愁苦地想着这些难题。终于走到了伦敦大桥前,我蹲下了身子,靠着栏杆大哭了起来。树在一旁抱着我,默默地陪着我,任由我释放出心中的所有郁积。

  十一月,这里依然是夏天

  烤一只蛋糕,送给自己

  哭累了,再想想,也没什么,一件件解决就好了,活着才最要紧。结果,树帮我擦干眼泪,我为自己还活着而庆幸地笑了。事到如今,想起伦敦大桥却不记得桥长什么样子,因为泪眼蒙眬下什么都没看清。我只记得不断有游客在那里拍照留念,一旁的树一直在静静地陪着我。

  听说在西西里岛,每当有亲人死去,每个人都会大哭,宣泄情感。在欧洲的葬礼上,大家都很肃静。在上海的弄堂里,女人们哭作一团,以前还有人家专门买哭童,可哭过了,将逝者黑白照片挂在墙上,照样过生活,吃饭、睡觉、打麻将。

  伦敦之行,我未能真正体验当地文化,每次我想起的,就是大桥前的哭泣,和大桥的历史无关。还有就是一旁静静陪伴我的树,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就这么抱着我,温柔地轻拍着我的背。没有一句安慰的话,对我来说这却是最有效的安慰。无论以后在哪里,无论快乐与哀伤,我知道他一直都在我身边。

  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并不是无所畏惧的人,而是敢去面对的人。

  曼彻斯特,当时的恋人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地就要写明信片寄回家,写给父母、写给朋友。母亲有个装饼干的铁盒子,里面堆着厚厚一沓全是我寄回来的明信片,有我在荷兰留学时想家写的,也有我在大大小小的旅行中各个角落里写下的。我喜欢买明信片,但自己从来不收,因为我没有固定地址;我喜欢寄回家,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我喜欢无心的风景突然成为永恒画面的那一刻。

  写一张明信片寄给谁

  其实,明信片和照片没有差别,只不过是别人拍的照片被成批打印了出来,后面还可以写字而已,但是就因为当时的心情,写字时的表情,还有街边那些车子驶过的声音,都让这张明信片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贴上一枚小小的邮票,就开始它的旅程,到达手中的时候它穿越了时空,然后就静静地躺在了母亲的铁盒子里。当我老了,就一张张地去看,诉说一个个故事。我会深深记得,那时的自己那么年轻,那么可爱,那么有梦想,那么满不在乎。

  每次回国打开铁盒看到明信片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是复杂的。明信片上都有印章,记得在瑞典读书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是不敲章的。我突然觉得不敲章,似乎没有了意义,偏偏要有个证明,证明我跋涉千山万水,抵达过三毛曾经走过的地方……

  阳光下的市场,英国利茲

  寄给朋友的明信片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我在曼联球场门口的巴士站,蹲在地上写明信片。那一次的旅行,只不过是蜻蜓点水式的到此一游,不断地拍照,不断地看风景,唯一停下来的除了在饭店睡觉洗漱,就是写明信片那短暂的十分钟。在利物浦买来的明信片,也是拿到那里写给家人和旧日同学的。

  披头士乐队的家,英国利物浦

  有披头士乐队集体的照片,还有主唱一个人的照片。写完地址,该写祝福语的时候,我都会迟疑一下,往往不知应该写些什么。于是,我写给爸妈的通常说天气,这里是哪里,有时还会信誓旦旦地说:“我会带你们来的。”对于旧日好友,我通常是问候的话语。因为不论写什么,明信片传递的都是一份情谊。

  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可以在曼联球场内给朋友发一条彩信说此刻我就在这里,或发一条微博、发一个邮件,但唯独明信片,收到的时候能令人感到特别的温暖。

  临走时在曼彻斯特,图书馆门口有小孩奔跑,天气阴沉,球场满是游客。

  当旅行的回忆渐渐淡去,唯有明信片,一直在那里提醒着我:当时我是和谁一同前往的?当时我在迷恋哪一种音乐?当时我在读哪本书?当时我位于地球哪一个坐标?

  后来,在荷西的家乡安达卢西亚的古董市场,在一堆硬币和邮票中,我看到了一张张已经褪了色、还有潦草字迹的明信片。我慢慢挑选着,一旁的摊主看见我放下了一张,就满怀深情地再次拿起,读着上面的字字句句,翻过来看着前面的照片。

  “这些明信片都是你的吗?好多啊!”我感叹。

  女人笑了,“是啊!全是我的,以前男朋友、当时的恋人们写给我的。”

  “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啊!”

  “哈哈,别小看我。”

  我不知道这些是真的还是这个女人在开玩笑,但我知道她和我,一个在回忆,一个在幻想。

  我幻想有一天,我很老很老的时候,饼干盒褪色了破烂了,有人拿走了那些明信片,然后到市场里面卖,和陌生人讲:“这个女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每张明信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我们什么都带不走,但是故事和回忆永远留在那里。无论这个世界,若干年后变成什么样子,明信片都将我、将这个地方变成了永恒。

  夕阳下的安达卢西亚格外美

  再见了,爱尔兰

  即将离开爱尔兰,我又要用飞机搬家了。

  打包令人头疼。我是个从心底里不喜欢扔东西的人,无论有没有价值,那些东西始终饱含着一个阶段的回忆。虽然被静静冷落在某个角落,但突然某天不经意地发现,还会有种突然收到礼物的新鲜感。

  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异乡客,卷铺盖奔走是多么常见啊。每次搬家,我总会一个人关上门,把东西一一陈列在地上,像是去博物馆看古人遗物猜测当时生活一般,把所有物件审视一遍,回忆与之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取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东西,略带抱歉地将未选择的物件依依不舍地放入纸箱。

  仿佛一个失恋的人,一开始千般不舍,过分美化对方,产生了许多被标上“遗憾”的梦,然后时日久了,再想起对方,曾经背得滚瓜烂熟的电话号码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甚至名字和长相都有些模糊。

  离开的那天,是一个春末的清晨。

  这个时候的爱尔兰仍然寒冷,即使阳光明媚。树送我去车站,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树提着我的大行李箱,我拖着一个随身的箱子,背着书包。最后一次,乘坐了安尚大楼“会说话”的电梯,我想起旧日我们两个从隔壁的特易购购物回来,提着大包小包进电梯,总会模仿报楼层那奇怪的声音。这样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出门后过了一条马路,眼前就是小镇唯一的车站了,这个默默的存在不断见证着我在爱尔兰的生活。曾经去超市购物必经过这里;曾经和树还有其他朋友一起去迪斯科的路上,经过这里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喜地大喊一声“下雪了”,随后就看到天空落下了白色的雪花;曾经和土耳其朋友一起去国家森林公园徒步暴走,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曾经从这里乘坐去机场的大巴,起程去英国……

  寂寥的街头

  曾经与好友在冬日的海边

  树帮着把我的行李放好。不久,车要开了。

  “我走了。”我说。

  “等你来巴塞罗那!”树给了我最后一个结实的拥抱。我笑着登上了车,心里很奇怪为何平日里爱落泪的自己竟然能够那么坚强。

  坐在窗口,他看着我,我看着窗外的他。

  见我有些嘴角歪,于是他做起了鬼脸。车门关上,缓缓驶出了车站,他就这样一直看着我,我也一直看着他,他还是穿着两色的帆布鞋,黑色的皮夹克里面一件汗衫,牛仔裤。一个转角,我就再也看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