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怡姑娘不以为然地道:“这算什么,连这点风波都受不住,沈公子还做什么大事?这些年,我等到各出去做演唱,围观的人还少吗?不说别地,就说前些时候的蜀州与洛阳吧,我等才进城,听到风声的商贾百姓就出城围观了呢!那场景,才叫壮观!”

    “这么疯狂?”沈欢吃惊不已,虽然知道如怡他们很受欢迎,可没想到竟然能让人出城迎接的地步了,比之后世的天王明星也不差了。

    “当然!”如怡姑娘得意地笑道,倏地又黯然不已,“可惜,以后都不会有这样的情景了。”

    “如怡姑娘,其实你还可以继续做下去的,只要……”沈欢知道对方可惜什么,她们的组合,已经散了,世上也许不会再有什么音乐三仙的演唱了。

    “累了,真地累了……”如怡姑娘深情地看着沈欢,“现在地奴家,只想找给地方,好好休憩一番,也许是一辈子,如果能幸福,那就是得天之幸了。”

    沈欢也知道她指的什么,有点尴尬,特别是这些话还是在自己妻子面前说地。小心地看向王璇,生怕有什么误会。

    王璇倒是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怨道:“哎呀,夫君,你说这些让如怡姐姐不高兴做什么?好吧,你不敢出去,妾身与如怡姐姐出去散散心了。如怡姐姐,我们走吧。”

    姐姐?沈欢有点苦笑,最近,妻子与如怡的关系亲密得不得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

    王璇她们刚走到门口,周季撞了进来,差点要碰到她们,小心地让了过去。

    “云飞兄,你做什么?”周季满头大汗,气喘不已,让沈欢大惊。

    周季喘着气,艰难地咽着口水,断断续续地道:“子贤,成功了……我们成功了,那……海盐,真地成功了!”

 第二百十八章 发展

    晒制海盐的程序法子,真给他们搞成功了!

    看着兴奋得语无伦次的周季,沈欢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他要周季仔细说来的时候,看了几眼门边的王璇;王璇虽然也好奇是什么事,却明白他的意思,知道有些事不是她们该知道,就拉着如怡姑娘先退出去了。妻子如此懂进退,让沈欢大为满意,欣慰地点了点头。之后才开始逼问周季实情到底如何。

    周季好一阵子才镇定下来,娓娓道出了原由。原来,今日他还在水泥作坊忙碌着,却听到有东海县的匠人回来禀报说晒制海盐的法子已经摸索出来了,经过试验,已经晒出海盐来。开始周季还懵懂,没有反应过来,又问了一次,得到确定的回答后,疯狂起来。回来的匠人很专业,面对周季的询问,一一作了详细的回答。

    正因为专业,让周季深信对方的话。也就是说,他们盼望多日的晒制海盐,终于有了结果。而且是很成功的结果!待打听到出产的能力后,他已经癫狂了,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工作,直往沈欢这边奔来。

    了解完情况后,沈欢也大感振奋,笑意不由爬上了脸庞,也有点不敢置信,又问了一次:“云飞兄,你真的没有骗小弟?海盐真制出来了?”

    “当然是真的,我有必要与你开玩笑么?”周季哈哈大笑。

    “真的……”沈欢也兴奋得脸都红了,虽然深信后世的法子有用,不过他毕竟不清楚具体的细节如何,要成功,还是得靠这些古代智慧之人。本来心里给他们一年的筹备期,现在才三个月左右,他们就依靠努力成功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真不能小看!沈欢握紧了拳头,恨不得大声呐喊几下。

    倏地。沈欢想起一句话,嘴唇也哆嗦了:“云飞兄,刚才你说……他们摸索出日产万斤海盐的法子来了?一万斤,你能确定吗?”

    “是一万斤!”周季大喝一声,“一日万斤啊,一个月就三十万斤,一年那得多少?子贤,发了,我们发了!”

    沈欢又问:“你能确定吗?”

    周季涨红着脸答道:“回来的是一个专业地匠人。他说他们在海边。按照你的吩咐,从引海水蒸发到出盐,已经制造了一条完备的工具,盐确实是出来了。虽然他们现在成功的产量不多,但是那在是制造场地不大的制约下完成的。他们说,如果把场地扩大几十倍,工具完全,日产万斤的能力还是有的。当然,这要人。要很多的人来完成,不是他们几十匠人能完成地!”

    “要人?”沈欢哈哈大笑。“要人还不容易吗?他们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能形成规模产量!”

    周季地癫狂还没有散去。又大笑说道:“发了。真地发了。子贤。就是山西等地地盐池。一年也不过这个产量。能获利几百万贯前。你就算高价转手给我。也再提一点价卖出去。一年说不定依然有一百万贯地收入。再除去各项费用。哈哈。不需两年。就真地可以达到子贤所说地家产翻十倍地程度了!发了。发了!”

    面对周季地疯狂。沈欢倒有点镇静了。想想这个万斤地产量。再一兑换后世地单位。也不过一百多吨而已。也就几个火车车厢地运输量。这个时代。大地海船也就一两条。比之后世。差远了。

    再算算人口。如果按照后世地科学研究。以人体所需盐来算。依然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地需求。也就是说。只要别地海盐基地不能大规模生产。他现在经营地盐。就是暴利地东西。

    一年几百万贯。沈欢现在已经麻木了。脑子里只省一些数字符号。说他不激动。那是骗人。以他家地资产。几万贯。都过着人上人地生活了。几百万贯。是什么概念?基本上只剩下一个模糊地符号了吧。

    不过他比周季要好一点。一来是有着心理准备。对晒制海盐地信心;二来怎么说也在官场混那么久了。又在三司工作。管地就是钱粮。管地就是千万贯地数字都有。几百万。还不至于冲击到人也糊涂了地程度。

    虽然不忍心打击周季地幻想,可有些事,还真得提醒:“云飞兄,别高兴得太早。法子是出来了,可真要见到钱,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对,对……”周季抹了抹嘴角禁不住流下来的口水,“子贤说的是,为兄太过得意忘形了。子贤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为兄一定努力去办。。”

    沈欢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步,沉吟说道:“现在十一月了,差不多过年了。那么,今年应该做不了产盐的事了。所以,云飞兄,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根据那些匠人的要求,把盐场建起来。要日产万斤,这个工程,可不小呀。别的不说,单是建立仓库存储这些海盐,就要不少的地方。一来靠海,得保护这些仓库不受海水攻击;二来要建这么大的地方,加上海港,单靠海州地那一千工程队,肯定做不来。时间紧呀,现在是冬季,最适合做海边地工程。年后就难咯!”

    周季先是肯定沈欢的说法,接着又道:“一千不行,子贤不是还握有能调动扬州两千厢军地圣旨吗?把他们调过来就是了,现在有海盐在手,还怕没钱付给他们吗?哦,子贤……你是否早就考虑到这个因素了,未到海州之前就考虑到了?不然你怎么会无缘无故要调动扬州两千厢军的权力呢?”

    周季一副瞪大眼珠吃惊地模样,死死地盯着沈欢,又道:“你一早就深信海盐能成功?也考虑到人手的问题了?”

    沈欢不置可否,微微一笑:“无论如何,人手的问题不需紧张了,不是吗,云飞兄?”

    周季大是苦笑,叹道:“你呀。简直是一个妖人,什么都料到了。好吧,人是有了,只要把他们分配妥当即可。”

    沈欢叹道:“就是这个分配才难啊。云飞兄,小弟算过了,建海港与盐场,大概只需两千人即可。我海州本来就有一千工程兵了,现在又来两千,你说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周季也愣了,“那调一千来不就成了?”

    沈欢笑了:“这些厢军,一来就要脱离军籍的,为朝廷减轻负担,这是政绩,是我们该做的事。如果单调一千,岂能显示小弟的手段?云飞兄也许忘了,这个盐场,需要的人很多。我们海州地这一千厢军,是做工程的,不能放到盐场去造盐。因此小弟打算调来两千厢军,一半是建设,一般入盐场造盐!”

    “高,真是高!”周季赞道,“这样的话,他们以后就是盐民了,不再是军籍出身。在盐场工作。如此暴利,说不定他们的收入更高。”

    “所以呢……”沈欢接着笑道,“为了诱惑这两千厢军过来,现在就得先给他们俸禄,以海州之军相同,一年四十多贯,云飞兄,现在就要拿出十万贯呀。我们拿得出来吗?小弟本以为制盐要到明年才成功。因此鼓吹云飞兄去作海贸。现在资金紧缺,失算呀!”

    周季笑了笑。

    沈欢倒是愣了:“云飞兄,你笑什么?”

    周季道:“子贤太过自责了。难道你忘了,我等还有水泥作坊?”

    “不是吧,水泥就赚十万贯了?”沈欢惊道。

    “十万贯倒是没有。不过四五万贯还是有的!”周季笑着说道,“子贤,其实为兄觉得也不必一开始就给他们付清四十多贯钱,先给一半他们安家,承诺年后再给他们另一半。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自愿脱离军籍的。毕竟一年多了十多贯的收入,已经可以让他们活得很滋润了。再说扬州离海州不远。他们就当是出一下军罢了。”

    “行吗?”沈欢疑惑不已。

    周季说道:“子贤见惯了动辄几千几万贯的钱财,倒是忘了十几贯钱对于一个平民之家来说。是多么的富有了。有了十贯钱,他们可以做很多事了,都快能建几间房子了!为兄认为可以。”

    “既然如此,就先按云飞兄说地办。”沈欢有点羞赧了,多年养尊处优,还真忘了贫困时的日子。确实,当年他入未京城,家里的情况,过日字的钱是以文来计算的,哪像现在,动辄都几百万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