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与王旁聚旧完毕,沈欢的亲事。也就提上了日程。十二月十五那一天,司马光这个有点媒人性质的人,又再一次把沈欢召到了身前。

    这一次司马光笑容满面,想来事情进展顺利,他说道:“子贤,老夫已经与王和甫说好了,这几天就为你们把亲事定下来。他还问老夫,是不是把婚期也定下来。子贤,一般而言,定亲下文书一般都是在婚期之前一个月,你看是否年后就把这个婚事给完结了?”

    沈欢真吓了一跳,道:“老师,真要这般急么?学生之前只有定亲地打算而已,如今听到完婚,没个心理准备,怕是一时难以接受呀!”

    司马光不悦地道:“你这是什么话!难以接受?人家一个姑娘家,千里迢迢从江宁赶到京城,为的是什么?老夫一封信就使得王介甫这般信任,让弟弟把女儿送过来,你倒好,百般推托,是否要让老夫为难!”

    “学生不敢!”沈欢苦笑连连。

    司马光又叹道:“子贤,我大宋规定男十五,女十三,即可婚嫁。你如今都十八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再说王家姑娘过完年也就快十六了,你难道也想让人家为难?”

    沈欢默然,心里只能怪这个时代的规定。正如司马光所言,他可以等,但是人家一个姑娘家,却是等不了。古代的婚姻,很莫名其妙,不提倡晚婚晚育也就罢了,相反,过了一定的年龄还没有婚嫁的,还有个人赋税反而要加倍的规定!

    “好吧!”沈欢叹了一口气,“老师,一切都按你们说的办吧。”

    司马光笑了:“这才对嘛!子贤,你放心,王家姑娘的相貌才学这几日老夫都为你把过关了,确实是你地良配!”

    是不是良配,也只有天知道了!沈欢很无奈,自己不要成为李商隐第二就阿弥陀佛了,其他倒是不敢奢求太多。

    司马光又道:“现在都已经十五了,还有半个月又是元旦。元旦之前先把亲事定下来,年后过完元宵,找个好日子给你们把婚事办了!子贤,其他老夫都与王和甫说好了,你只要找个媒人,去把六礼都办了就成!”

    “六礼!”沈欢脸都黑了,“老师,真要完全按六礼办么,能否简便一点?”

    司马光怒道:“你这是什么话!你现在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朝廷命官,身居朝堂,若办个亲都失了礼,岂不是让他人看轻了?弄不好还要弹劾你有失人臣之礼,到时看你怎么办!”

    沈欢又只能叹气了,无奈地接受。但一想到古代婚嫁“六礼”的内容,脸就苦了许多。

    司马光拍拍他地肩膀,安慰道:“子贤,你尽心点吧。这事也就一个月能办成,老夫是过来人了,咬咬牙就过去了!”

    沈欢哭笑不得,这种繁杂的婚嫁程序,真能让人忍得了么?六礼是什么?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十二个字,看上去很简单,但要做起来,估计能把一个人活活逼死。沈欢熟读古书,没道理不清楚其中地程序:“纳采”是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问名,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吉也要行奠雁礼。

    这是前三礼,做起来就不简单了,还有后面三礼,更是烦得紧。好在后三礼是准备成亲之用的,现在先定亲,只要先把前三礼给完成即可。后面三者可以等过完年之后再做。沈欢嘘了一口气,回家就让母亲准备去了。

    说准备,媒人什么的都还好说,容易找个现成地。其实更多地是弄那个雁。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在六礼中,除了纳征没有用到雁外,其他这个雁都逃脱不了参与人类婚姻地命运,忙是忙了点,不过也只能屈服于人类。为什么我们对雁那般钟爱呢?

    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对用雁作为礼品作了解释:“《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为贽。纳征用玄熏,故不用雁也。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古人以雁为礼,一取雁是候鸟,每年秋分时节南去,春分时节北返,来往有时,从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夫妻坚贞不渝。二取雁是随阳之鸟,喻妇人出嫁从夫;三取雁行有序,飞时成行,止时成列,迁徙中老壮雁率前引导,幼弱雁尾随跟紧,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由于雁是飞禽,很难捕捉,后人以鹅代雁,谓之“雁鹅”。对于雁这一点,沈家虽然难以亲自去捉,不过他们现在有钱,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有肯花钱,雁还是能买到的。现在是冬季,雁都往南飞了,不过民间还有人捉下饲养,倒也不难买到。

    经过此“六礼”,婚姻正式成立。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仿佛两个今生素不相识的人,不知经过几世的修缘,今生在出生之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这种命运是奇怪了点,不过在这种大氛围下,沈欢也只有接受的份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词

    大宋治平二年十二月二十,距离元旦新年还有十天,沈欢与王璇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了。 这两人的身份都不简单,因此也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而沈欢一家,也确定了这一年的欢喜氛围。比如沈母就感到欣慰,虽然没有见过那个姑娘家,但她总算是能见到儿子成家立业,也该欣慰了。至于沈家另一个成员小莲儿,意思更明确了:她快要大嫂了!为此小莲儿缠着沈欢几天问东问西,令其好不难受!

    亲事定下来,快到年关,又该准备过年事物了。这一切,对于财富渐渐增多的沈家来说,也只有欢欣的气氛,不像往年在乡下,过个年都不舒心。可见沈欢坚持的“经济决定一切”的理论尚算正确。

    临近年关,沈欢又开始了他一年一次的对联大派送。这一次的主要目标有三人,一开始的司马光他给了一副好像与春节无关的对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人生必须之品;忠孝仁义,信廉礼惠,立世关键之本。”

    这对子司马光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不过沈欢每年的对子都大出新意,倒也欣然收下。其实沈欢对联从所送对象与所送内容上,都大有深意,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出来的。像这一联,下联所说内容,正是司马光人品魅力之所。而上一联呢,俗是俗了点,不过却是司马光有时候缺少的了解。他总是觉得司马光是传统文人,深受先贤“君子远庖厨”的影响,有时脱离了实际,只会空谈理论,而成为五体不勤的虚弱文人!另外,柴米油盐,正是经济之物,此联也不无提醒对方。他一生都在与经济打交道,而经济之道,与治国之道大有相连,不能忽视了这个关系天下民生的头等大事!

    当然。至于司马光想不想到此点,就不为沈欢所知了。他所写对联,也不无好玩之意,别人能否从中品位出什么来,就得看时机了。不过他认为以司马光的眼力,也许能体味到一点东西,怎么说这个时代之人还是认为对子是“诗中之诗”,也许拿在手上,也会好好品位一番的。

    对联送给司马光之后,得到了一声赞叹。接着就是第二个主要的人物了…………太子赵顼。“君临天下。惟智勇达信兼具者方能为之;问鼎中原。非礼义廉爱皆备公不可试也。”这是沈欢送给太子地对联。很贴切,也很鼓舞人心。如今赵顼正当年少,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受过当年皇家教育的他。也有做个明主的资格,也有那个雄心。当然,沈欢对联中地深意除了鼓舞人外,还隐隐有着告戒的意思:想要问鼎中原…………这里中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而是九州之意,宋朝自太祖以下,每个皇帝都有收复幽云之意,这个鼎鼎大名的宋神宗更是一个喜好战功之人,在位上就发动了几次对外战争。也因为如此,沈欢才让他“礼义兼爱”。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牛脾气,对待反对大臣,礼是礼了,爱却未必…………统统贬走!

    沈欢最担忧的也就是这一点,这些时日与赵顼共事,对方的能力,他看在眼里。确实是一个有为的君主。这点先让沈欢高兴振奋,毕竟深处这个时代。能遇上一位明主总比昏庸无为的人要令人兴奋得多。但是,这位未来的皇帝,做事很冲动,也很急,总想一步到位,这也是沈欢于他身上看出来地缺陷。一想到这里,沈欢是有点悲哀地,心里自问:“难道真的脱不出历史的窠臼?”

    想来想去,将来的命运令沈欢很担忧,不官是不是于事无补,现在就先给对方打给预防针吧。

    “这个沈子贤,真是深知我意也!”赵顼哈哈笑道,面前地桌上摆着的正是沈欢送来的对联,此时已经是年二十八了,随着时日渐进,他的东宫也开始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的热闹。

    “宝安,你过来看看!”赵顼看到妹妹宝安公主在一旁闷闷不乐,不由招呼过来。妹妹的失意,他了解得很,无非是感到失去了沈欢而已。自前些日京城盛传沈欢与王安石女儿正式定下亲事之后,宝安公主脸上就没有过笑容了。

    看到妹妹一脸愁容,赵顼暗叹一声,又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