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随内心:乔布斯,从每一次失利开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书中有一部分是绝对真实的,他们怀疑剩下的那部分应该也是如此。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与一位 16岁的处女发生了关系,事后他觉得有些内疚,可还是忍不住又犯了一次。大家都在猜测,这是虚构的情节呢?还是确有此事?莫娜也不愿意透露小说的素材到底取自什么,但她还是对一位记者袒露了心迹。有一次,她在巴德学院的办公室接受了丽莎 ·皮卡瑞利的采访,这个记者想为一本计算机贸易的刊物写一篇关于史蒂夫的报道。莫娜告诉她,自己出版这本小说后,她与史蒂夫的关系就疏远了。史蒂夫偶尔还会给她打电话,但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没什么亲人,和她保持联系才不至于失掉这份亲情,但史蒂夫觉得莫娜出卖了他。媒体对《一个普通人》的关注很快就转移了。小说出版 1个月后,史蒂夫 ·乔布斯再度成为媒体的焦点,但和这本书没有一点关系。他即将重返苹果公司。

? 
第五章 重返苹果公司
在史蒂夫经历漫长的流放生涯时,苹果公司也逐渐失去了自身优势,而史蒂夫时代的苹果公司,正是因为这些特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苹果公司的软件曾因为它新颖的创意、便捷的操作脱颖而出,而这 10年里它却一直止步不前。而微软却迎头赶上,不仅借鉴了苹果公司的优点,还逃脱了“抄袭”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苹果公司因为其产品的工业设计、大胆的外观美学而闻名于世,但不知为何,苹果公司的一些产品越来越像其他计算机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和那些平淡无奇的米黄色的外壳没什么两样。苹果公司因为有了一个年轻气盛、卓尔不凡、爱抛头露面的领导人而名声在外,不过董事会成功地吸引了一批高管加入进来,这些人都没有上述特质。苹果公司最宝贵的资本就是仍然无比强大的品牌,这一品牌代表了创新和不落俗套。但是这一公司的格调已是陈年往事,现在已经被糟蹋得所剩无几。苹果公司的人仍然坐吃老本,完全不顾公司的声誉已经大不如前。而且他们傲慢自大地标高价格,但产品并不比其他厂商生产的数百种电脑好多少,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区别。苹果公司似乎注定要走上破产之路。公司股价 1992年为每股 60美元, 1996年年底每股跌至 17美元,在此期间,其他计算机公司的股票价格都迅速地以 2倍或者 3倍的速度上升。苹果公司的年销售额也从 110亿美元跌至 70亿美元,市场份额从原本领先的 12%跌至 4%,只能说是极其平庸的成绩。过去 1年里,苹果公司损失了 10亿美元,而且这一颓势似乎仍要持续下去,公司将会损失更多钱。这么多年来,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先有约翰 ·斯卡利,后有迈克尔 ·斯平德勒( Michael Spindler),都想卖掉苹果公司。他们向全球电子行业的巨头推销公司,比如飞利浦、西门子、柯达、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IBM、东芝、康柏、索尼,但是没能找到合适的买家。约翰 ·斯卡利一开始把自己塑造成销售大师,打造品牌形象和广告方面的能手。把史蒂夫逐出苹果公司后,约翰在硅谷变得越来越轻车熟路,开始想把自己包装成科技方面的行家。约翰费力地想掌握错综复杂的工程学知识,但却丢掉了苹果品牌数百万拥护者最喜爱的风格:帅气、年轻、嬉皮。苹果公司原本凭借这些特点吸引了大批具有创新思想的个人,并且从来没有为了讨好公司的管理层而妥协,现在这些特点都不复存在了。 1993年,苹果公司的利润开始下滑,董事会把约翰 ·斯卡利赶出了公司。尽管斯卡利不像史蒂夫 ·乔布斯那样是真正的流行文化英雄,但至少还充满活力,喜欢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强烈期望自己能成为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斯卡利的继任者迈克尔 ·斯平德勒出生在德国,是苹果公司的老将。他喜欢待在幕后,是个事无巨细的高管。苹果公司凭借个人领导魅力和文化吸引力才得以发展壮大,所以让迈克尔 ·斯平德勒这样的人接任是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选择。他待人冷淡,做事优柔寡断。斯平德勒瞧不起媒体,不喜欢在公开场合露面,不可能带领公司走出危机。而且斯平德勒无法妥善处理紧张形势,甚至有同事亲眼看到他在不堪重压下瑟瑟发抖。 1995年,苹果公司似乎看到了短暂的曙光,可以保证自身长期生存下去。 Sun的斯科特 ·麦克尼利的领导实力已经备受肯定,这次他提议将两家公司合并,归自己统一领导。不过,当麦克尼利看到苹果公司第四季度的损失将比预期更惨重时,他大幅度地调低了出价。
1996年 1月 8日,斯平德勒因为心悸前往医院作检查。医生说他得尽快退休,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 1月 31日,苹果公司的董事会决定让他们中的一员吉尔 ·阿梅利奥( Gil Amelio)接替斯平德勒。吉尔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元老,硅谷的内部人士都知道吉尔,但是普通大众却很少听说过他。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产品并不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为大型计算机制造厂商生产微芯片。所以,一家幕后供应商的首席执行官并不具备向主流大众和消费者推广零售商品的经验。但是阿梅利奥渴望能够顶着著名公司的光环,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镁光灯下。他拒绝把公司的控制权交给坦诚的麦克尼利,苹果公司与 Sun的交易就此夭折。那时,媒体开始大肆吹捧年轻有为、渴望变革、追求自主创新和高效的科技行业企业家,代表人物有网景通信的马克 ·安德森、雅虎的杨致远和亚马逊网站的杰夫 ·贝佐斯( Jeff Bezos),这些都让人想起当年史蒂夫 ·乔布斯书写的神话。结果,苹果公司董事会竟然坚持按照自己的理念聘用首席执行官,这些人不仅年纪大,而且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常常拖累公司前进的脚步,这一切简直太讽刺了。吉尔 ·阿梅利奥绝对是个错误人选。 1996年是他走马上任的第一年,苹果公司在那一年就亏损了 10亿美元。苹果公司似乎陷入了致命的恶性循环。而且苹果公司也没有制定出任何清晰的战略去重新夺回市场份额。连许多苹果公司最忠实的拥趸也不敢购买新款麦金塔电脑,因为他们不知道苹果公司的前景究竟会怎样。苹果公司的崩溃从克里斯 ·埃斯皮诺萨( Chris Espinosa)讲的笑话中可见一斑。克里斯于 20世纪 70年代末加入苹果公司,那时他正风华正茂,后来直到 20世纪 90年代末仍然待在苹果公司。笑话是这么说的,苹果公司的雇员分为 4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反映出 4个苹果公司领导者的个性。有的人像“艺术家”,总是激情满怀地想要与众不同,捣鼓出别出心裁的产品,这类人就像史蒂夫 ·乔布斯;有的“想要成为某一类人”,就好像约翰 ·斯卡利那样,想留在苹果公司,只因为这份工作很酷。这些人是最差劲的,因为他们对公司毫无贡献;有的人属于“事无巨细”型,这些人适合执行命令,但没有创新思维,就像迈克尔 ·斯平德勒;最后一种人“寻求飞黄腾达”,比如吉尔 ·阿梅利奥。他们也很差劲,但至少很容易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本性,而且用不上一两年,这样的人就会离开。吉尔确实就在苹果公司待了这么久就离开了。 
在来苹果公司之前,吉尔 ·阿梅利奥的履历就并不那么光彩,而且他自高自大尤其为人所不齿。很多观察家都认为,就是在吉尔担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该公司的问题才开始恶化的,但是吉尔毫不在乎,他甚至还出版了一本书,吹嘘自己是如何带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涅重生的。“他完全不够格。”路易丝 ·基欧回忆道。路易丝是《金融时报》的记者,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吉尔的职业生涯。“听说他就是新任命的苹果公司总裁,我感到非常震惊”。吉尔给苹果公司制订的计划虽然有很多瑕疵,倒也非常简单。他想在麦金塔电脑上装上一种可以与微软公司 Windows NT媲美的软件。 Windows NT是一款价格不菲的软件,它适用于公司,可以将很多台计算机联成一个通畅的网络。过去的这些年,苹果公司花费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可以与 Windows NT分庭抗礼的软件,但不知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成功,连一个可行的软性都没做出来。吉尔觉得,唯一的选择就是去购买别人的软件。 1996年 11月,苹果公司与 Be公司的交易已经谈得八九不离十。 Be公司是苹果公司的前经理让 ·路易 ·加西尔( Jean…Louis Gassée)创办的。让 ·路易一直想把自己包装成“高卢版”的史蒂夫 ·乔布斯,他不仅口才一流,还是科技领域的先锋人物。 Be公司规模很小,生意也不太第五章重返苹果公司景气,但它有吉尔想要的那种软件。然而就在感恩节前的那个周五, NeXT的一位中层一时冲动,没和任何一位上司商量就在苹果公司首席科技运营官艾伦 ·汉考克( Ellen Hancock)的语音信箱里留下了一则留言,建议她放弃 Be公司而考虑 NeXT的产品。没想到周一艾伦就给 NeXT高层打去了电话,周二,苹果公司和 NeXT的代表举行了电话会议,到了周三,这群人就来到了 NeXT的董事会会议室,在那里开了一天的会。因为感恩节假期,他们暂时休会,下一周才又继续开始谈判。直到周三, NeXT的一位经理才把这一情况告诉史蒂夫。“你猜怎么着,”负责销售的副总裁说,“我们在和苹果公司谈生意。 ”“苹果公司的什么人?”史蒂夫这样回应道。史蒂夫的朋友一直都知道他渴望重返苹果公司,因为这始终是他心目中自身价值最重要的部分。几个月前,史蒂夫最忠心的手下市场经理凯伦 ·斯蒂尔决定在多年后重返苹果公司。此前,凯伦一路追随史蒂夫,从苹果公司创业初期一直到今天的 NeXT。当凯伦告诉史蒂夫自己的决定时,史蒂夫的回答也透露了他心中的企盼,他说:“你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