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学概论(第4版)-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不能对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寄予幻想,以为它们会捍卫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涉及本阶级切身利益时,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总要表现出自己的阶级倾向,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指出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有不同表现,就能使我们在区别的基础上建立政策策略,像革命导师曾经实践过的那样,揭露那些最反动的报纸,利用政治立场不鲜明的报纸(包括利用他们的版面来宣传,利用他们报上刊登的材料),甚至在一个时期可以团结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进步倾向的资产阶级报纸。把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看成铁板一块的反动一帮,无情打击,那就不可能去利用、团结,这只能孤立自己。

  以报纸为例,阶级性是怎样表现在一张报纸上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事实。大千世界,每天发生的事实无穷多,一个人有闻必录可以,但一张报纸要有闻必登却办不到,必须作选择。但任何报纸都知道避害趋利。利与害,对政治报来说是以政治纲领和本政党、本阶级的利益为标准,有利的就多登,有害的就少登、不登。

  (2)编写新闻。有的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在事实的叙述中,让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时候,作者直接在新闻中发表议论或在标题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个事实,不同阶级的报纸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解释,显示不同的观点。这在任何报纸尤其是政党报上屡见不鲜。

  (3)安排版面。考虑版面安排当然有多种因素,不同的报纸也有不同的编排思想。但有一点总是共同的:稿件的主次、组合,总尽量突出有利于自己的新闻,把一些非登不可而又不利于自己的稿件放在次要的、不显眼的位置上。

  (4)写作言论。包括各种评论、理论文章以及一些读者来信,或阐述自己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场,或宣传本党的政治纲领、理论原则,其阶级性就更明显了。

  在我们强调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报纸内容的时候,我们需要防止简单化、绝对化。

  选择事实、编写新闻、安排版面、写作言论会表现出阶级性来,但并不等于说阶级性是这一切工作的唯一的、贯穿一切的标准或要求。除阶级性外,这一切工作还各有自己业务上的具体要求、标准,比如版面的美化,新闻要写得简洁、明快等等。因此,不能把新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都统统提到阶级立场上来认识。论述这一切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由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学来承担,本文不作详述。

  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不等于说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我们知道,新闻评论一般要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识,这使评论一般会带有阶级性。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不同,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反映,是人的意识活动,它可以附有社会意识,因此并非全有阶级性。前面说过,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它的主持者在涉及他们的阶级利益或本人的切身利益时才表现出来的,因此在反映涉及各阶级利益的重大事件时,新闻才会带上阶级性。这集中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新闻上。而有些新闻,并不直接涉及阶级利益,就会较少地或完全不表现出阶级性,例如气象、体育、科技、奇闻趣事等等,仅仅供人们了解情况、丰富业余生活之用。另外,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有些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以及国际新闻尽可能客观公正,避免表示自己态度。例如国内外有些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一时原因不明,匆忙表示态度、立场,会造成自己被动;有些问题相当复杂,不便表示态度,新闻报道只做到尽可能客观、不偏不倚。这要作具体分析。要求所有新闻都表示自己的观点、立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人类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十分复杂的,阶级内部有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集团(这里指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有先进、中间、落后之分;在资产阶级政党内,还有当权派和非当权派之分。此外,任何一个国家,除阶级利益外,还有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以及宗教上的分歧等。这一系列斗争都反映到新闻事业上来,使得新闻事业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意见十分错综复杂。认为同一阶级的新闻事业只有一个观点,或者凡是对某些问题持同一观点的,就是同一阶级的新闻事业,这都是简单化的看法。事实上,有时候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同一阶级的新闻事业会有尖锐的对立观点;有时候不同阶级的新闻事业却有一致的立场。比如,对于中国的态度,美国的资产阶级报纸有些表示出友好的态度,有些则持敌视态度,鼓吹“一中一台”的滥调。对中国友好,并不因为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而仅仅因为发展中美关系符合这些报纸所代表的那些集团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总之,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学研究,没有阶级意识,可能会迷失方向;但把阶级当作“万能划线器”,又是荒谬的。重要的是,我们既要有阶级意识,又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中国的新闻媒体除少数由各民主党派所办的报纸外,绝大多数是由共产党领导的。这样,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是: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1)中国新闻媒体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2)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新闻媒介要努力宣传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新闻媒介。

  (4)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党报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以及传播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5)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为全民所有。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公开承认的私营的新闻媒介和集体股份制的新闻媒介。

  (6)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而在经营上,各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党的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早在党的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周刊正式出版时就确定下来了;在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则形成目前新闻体制的理论基础和雏形,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实践,尤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才基本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闻体系。

  注释

  【1】 温飚:《英国广播公司的改革之路》,载《视听界》2004年第5期。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页。

  【3】 《电视垃圾》,载西班牙《趣味》月刊2004年4月号,转引自《参考消息》2004年5月10日。

  【4】 法新社2007年2月26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2月27日。

  【5】 《美国媒体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载哥伦比亚《时代报》2004年10月5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4年10月15日。

  【6】 蔡玉民:《美媒体可信度大幅下降》,载《环球时报》2005年1月14日。

  【7】 〔英〕马克·惠勒:《超国家制:欧盟的电视政策》,金冠军等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9】 〔美〕阿贝·蔡佩斯:《美国新闻界》,世界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任何事物的特性和作用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有什么样的特性就决定了该事物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新闻媒体的根本特性决定了新闻事业具有共同的作用。新闻事业对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归纳起来共有五种。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是为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原因我们已在第一章说过。任何一种新闻媒介,如果不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或者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充塞着老话、套话、空话、大话,那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而生存的,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不给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我们在前面说过,信息是人们赖以决策的前提。党和政府、各行各业、各色组织直至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足够信息才能有效地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新闻媒体作为专职向社会提供信息的机构,在现代社会是必不可缺的。人们把新闻媒体比作“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的精神导线”,就是指每个人通过媒体来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从而了解世界,采取必要的举措来应对世界的变化。

  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时,新闻媒体信息沟通作用越发重要。从2003年以后,我国先后发生过“非典”(2003年)、禽流感(2004年)、雨雪冰冻(2007年冬)以及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等重大灾害,我们的信息发布越来越公开、及时,尤其是汶川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