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斓摹K谋曜贾亓烤荨兑相当于六个基拉特,即在其他伊斯兰教国家流通的迪尔汗的四分之一。这种货币在整个小亚细亚都称作“阿克舍”(白币),它是
 从第十世纪以来就在整个拜占庭使用的“阿斯波朗”翻译过来的。由留传下来的最古老的货币看来,它的正面铸着信仰的表白,反面铸着国君的流行名字“奥汗”和祝词“愿真主延长他的统治”。货币上没有铸作爲头衔的父名,也没有注明铸造的年月和地点。
    现代的西方人也许会对规定服饰式样这件事感到惊奇,这种规定也是奥斯曼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的一部分。在比较古老的文明社会中,衣服是一个人的地位的重要标志,今天只有军人的制服才有这种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穿在外面的必要附属晶而已,随你爱怎麽穿就怎麽穿。当时服饰不仅是社会阶级地位的标志,也是民族的标志。由于在伊斯兰教国家,卜各民族的权利相差悬殊,立法者不能不把他们加以明显的区别。正如非斯帽将奥斯曼人和欧洲人区别开(从麦哈茂德二世采用这种帽子起直到1925年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它废止时爲止),也正如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埃及人的标志一样,在东方长久以来就把帽子当作是服饰中真正表示特点的东西。阿拉丁对当时人们所戴的高大、锥形的毡帽作出了规定,凡是在军队和宫廷中服务的都要戴白色的帽子;直到最近爲止,波斯各地的情况依然如此。苏丹本人和参加正式仪式的各族统领都用头巾将毡帽缠起来,直到后来头巾的使用才更爲普遍。
    在军队组织方面,据说苏丹和他弟弟的身边有俾里杰克的军法官卡拉‘哈利勒·江达尔利·哈依尔丁帕夏作技术顾问,虽然从其他的史料看到他直到穆拉德统治时期才露面。土耳其人自从在草原上出现之后就以武艺娴熟、大胆无畏的骑兵而出名,但是他们仍然没有任何战术组织的概念。虽然在战场上他们比腐朽的拜占庭雇佣军要优越,但是进攻深沟高垒的阵地却需要他的军事技能。建立一支步兵证明是非常必要的。最初,曾经试图在土耳其人本身组成一支步兵。在战争期间,挑选出来服步兵兵役的军事封地领主每天发给一个阿克舍的薪饷,这些人编成了十人、百人和千人的队伍。但是这种办法经受不起考验,由于不习惯当步兵,使他们提出了过分的要求,以致不久之后奥尔汗就不得不决定解散这支军队。
    据说奥尔汗根据江达尔利的建议,重新采用了把战利品约五分之一收归国库的这个古老的伊斯兰教惯例。因此,他有了支付一支常备军的薪饷的钱。他企图用习惯于服这种步兵役的基督教徒组成军队来代替土耳其族的步兵。但是根据伊斯兰教国家宪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只有穆斯林才能携带武器,因此必须强迫被:挑选出来组织新军的基督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开始时,从基督教徒的家庭中抓走了一千个少年,强迫他们改变了信仰,但是反过来飞黄腾达的前途也使他们忠于统治者本人。正如爲了对异教徒进行战争而建立的基督教骑士团一样,据说早在1330年这支新军 (叶尼·舍里)也有了一个半宗教性的组织。小亚细亚一直是各种各样致身于实行神秘主义苦行的生活和从事社会福利特别是爲外国旅行者服务的宗教团体活动的肥沃土壤。加入这些团体的还有许多非宗教的同业公会会员,如前面提到的工匠和商人的同业公会。因此,新军加入了比克特西教团;根据传说,这个教团的创始人在这个军团建立时曾经祝福过它。在奥尔汗统治的时期,骑兵的组织也加强了。他建立了一支领薪饷的精锐部队——四个骑兵营——作爲骑兵的基干。这支部队最初只有二千四百人,后来发展到一万六千人之多。保卫帝国军旗的任务就交给了这支军队 (从赛里木一世时候起,先知穆罕默德的旗帜就成爲帝国军旗)。此外,还有在各省统领指挥下的封建骑兵——穆萨拉蒙(意爲“免税者”)。
    奥尔汗以这些新组成的军队不断地对沿海地区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久,最大而且最重要的一些港口就正式归顺于他的统治下,以此来保证他们的商业的安全。1337年,他向拜占庭发动了第一次进攻以惩罚拜占庭皇帝坎塔库曾,因爲后者同意和塞尔柱克人缔结保护同盟来对付他。虽然这次进攻遭到惨败,拜占庭皇帝对于从近邻地方他向进逼的奥尔汗的威力感到十分恐惧,因此暂时他宁愿和奥尔汗缔结同盟。  1345年他把女儿许配给奥尔汗,想借此加强同盟关系。实际上这件事未能阻止奥斯曼人继续推进:1357年他们在太子素菜曼指挥之下在色腊基半岛上的加利波利建立了据点。但是素莱曼在这次胜利之后不久逝去,葬在色腊基的土地上。
    奥尔汗的第二个儿子穆拉德于1362年即位后,立刻将他的注意力转向巴尔干半岛。这时半岛上的许多小统治者正在争战不休,互相残杀。但是在他能够向巴尔干半岛进军之前,他必须要打倒小亚细亚的一个敌对的联盟。穆拉德的哥哥素莱曼曾于1354年将安卡拉并入他父亲的版图。在安卡拉,行政权主要操在组成同业公会的批发商的手里,在遥远的边疆城市,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些批发商以爲他们可以利用新君刚刚即位的机会和邻近的卡拉曼的塞尔柱克人联合起来摆脱异族统治的沈重负担。但是在一次速战速决的战役中,穆拉德打败了他的敌手,长驱直入抵托卡特。这样一来,他就得以将他的注意力直接转到巴尔干战争上。他在第莫蒂卡设立了司令部,于是巴尔干各国国君们一个个地被坚决追求远大政治目标的奥斯曼人所消灭。1362年拜占庭失去了亚德里亚诺堡;从1366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时爲止,这个城市就成了奥斯曼统治者的首都。教皇乌尔班五世曾号召基督教徒组织十字军解救君士坦丁堡,但是没有效果。虽然在萨伏依国王阿马迪奥斯率领下的一支骑土军暂时在加利波利取得了一个立足点,但是这支军队在它继续前进的路线的问题上不能和拜占庭人取得一致意见,不久它就不得不撤退了。佩利奥洛格斯诸帝越来越依赖土耳其人,在土耳其人征服费拉德尔菲亚(阿拉色希尔)时,他们甚至不得不提供军事援助。
    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之间的不团结使奥斯曼人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他们。1371年穆拉德在亚洲时,塞尔维亚人在马恩雅夫塞维奇王室的伍卡欣率领之下发动了一次进攻,企图防止可能降临他们身上的奴役。但是他们在马里查河畔的奇门被哈只·伊尔贝吉打得落花流水并且失去了在马其顿的属地。随后于1385— 1386年间,索非亚和尼什相继被占领。马其顿的征服是来自加利波利的哈伊尔丁帕夏·江达尔利(他在1385年在加利波利建立了埃斯基加米大清真寺)和埃弗莱诺斯·贝格将军所完成的,埃弗莱诺斯·贝格在他的卡拉西家族被推翻后曾爲素莱曼所雇佣。奥斯曼人从埃弗莱诺斯所征服的古莫尔齐纳出发,占领了塞尔维亚人和拜占庭人争夺的齐里斯,又从齐里斯出兵占领了萨罗尼加。希腊北部远至阿卡纳尼亚都遭到了侵掠。保加利亚皇帝希什曼三世不得不和他的住在维丁的弟弟斯拉西米尔瓜分他父亲亚历山大的帝国(1364年),成爲穆拉德的姻兄。但是穆拉德向巴尔干半岛的推进使他感到忧惧不安,因此他参加了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的同盟。1387年他们的联军在布罗赫尼克和土耳其元帅拉拉沙欣遭遇,打败了拉拉沙欣并且几乎使他全军覆没。这次胜利只是由于穆拉德又在忙于亚洲的事务才成爲可能。原来担任欧洲总督的穆拉德长子骚吉同一个拜占庭亲王和卡拉曼的塞尔柱克埃米尔联合起来背叛了穆拉德;但是1386年他们的联军在科尼亚被打败。
    1388年卡拉·哈利勒·江达尔利的儿子阿里帕夏爲奥斯曼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失败报了仇。他率领三万士兵越过纳迪尔隘口,攻下了特尔诺伏和舒姆拉两个城市。保加利亚皇帝希什曼被围于多瑙河畔的尼科波里斯,但是奥斯曼人准许他在缴纳贡金和割让西利斯特里亚的条件下请和。当他破坏了这个协定时,他又被围于尼科波里斯,这一次他不得不无条件地投降,仅仅保全了他的王位和生命。第二年另一个反对奥斯曼人的大同盟又组成了。这一次穆拉德亲自率领他的儿子巴叶济德和叶耳孤卜以及萨鲁汗、门特舍、埃丁和哈米德等地藩臣所纠集的亚洲军队。1389年6月15日,奥斯曼人在伊巴尔河、瓦达河和德林河二条河流的发源地山鹰之乡(科索伏·普利)同塞尔维亚人以及波斯尼亚、马扎儿、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援军遭遇。在这个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胜利时而属于一方,时而属于另一方:基督教徒军队的抵抗使奥斯曼人多次遭到重大的伤亡。穆拉德本人也被杀死:按照土耳其人的说法,他是被一个受了伤躺在战场上的塞尔维亚战土米劳什·考比利奇暗中杀害的;而根据塞尔维亚的传说,穆拉德在他的军营中被十二个勇敢的战士乱刀杀死,这些战士曾经相互发誓来完成这件事。但是最后塞尔维亚国王拉扎尔被他的盟友所丢弃,因而被奥斯曼人俘虏。据说根据当时命已垂危的苏丹的命令,拉扎尔和他的侍从们都被就地斩首。指挥左翼的太子巴叶齐德纠集残部,领导他们打败了由于国王战死而军心涣散的塞尔维亚军队,从而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位新统治者比他的祖先更要穷兵黩武。他不再以宗教战士首领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大国元首的身份来从事征战。他的邻国不久就感到了他的压力。1390年拜占庭人失去了他们在小亚细亚的最后一块领土——费拉德尔菲亚城。在攻占这座城时,年青的拜占庭皇帝曼纽尔不得不亲自给苏丹提供军事援助来进攻他自己的忠实的臣民。三年之后,保加利亚人肯定地被征服了;在他们的皇帝希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