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三中全会上开始提升邓小平的权力时,离天安门数百米远的地方,示威者们正在往墙上贴大字报,他们直接或 

间接地支持邓小平,批判林彪和「四人帮」;有些人甚至大胆抨击毛泽东本人。没过多久,一些大字报甚至开始批评中 

共和邓小平。这些大字报不只让邓小平头痛,还迫使他处理一个在他担任头号领导人期间始终纠缠着他的问题:应当允 

许多大程度的自由?党和政府应当以何种尺度和方式为异见的公开表达划定界线? 
'7…1'Paul A。 Cohe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7)。 
'7…2'《李先念传》编写组编:《李先念传 1949…1992》(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下册,页 1049;Nina P。 Halpern; 〃Learning from Abroad: Chinese Views of the East European 
Economic Experience; January 1977…June 1981;〃 Modern China 11; no。 1 (January 1985): 
77…109。 
'7…3'Deng Xiaoping; South China Elites Weekly; August 17; 2004,转引自林重庚:〈序言: 
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对外思想开放〉,载吴敬琏编:《中国经济 50 人看 30 年:回顾与反思》(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7…4'李向前韩钢:〈新近发现邓小平与胡耀邦等三次谈话纪录〉,《百年潮》,1999 年第 3 期, 
页 4…11,收入杨天石编:《  邓小平写真》(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页 192。 
'7…5'DXPSTW; pp。 55…56。 
'7…6' 关于中国经济学家对东欧改革的看法,可以参见  Jinglian  Wu;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Mason; Ohio: Thomson/South…Western; 2005); pp。 
17…30。 
'7…7'Xinhua General Overseas News Service; March 9 to April 6; 1978。 
'7…8'谷牧:〈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抓对外开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回忆邓小平》(上中下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上册,页 155…156。另参见谷牧:〈小平领导我们抓开放〉, 
《百年潮》,1998  年第 1  期,页 4…11,后收入杨天石编:《邓小平写真》(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页 203…204。 
'7…9'张根生:〈听谷牧谈亲历的几件大事〉,《炎黄春秋》,2004 年第 1 期,页 3…5。 
'7…10'徐瑷:〈不看不知道:访原国家轻工部部长杨波〉,载宋晓明、刘蔚编:《追寻  1978:中 
国改革开放纪元访谈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页 539。 
'7…11'Xinhua General Overseas News Service; May 2 to June 7; 1978。 
 
 
'7…12'徐瑷:〈不看不知道〉,页 540。 
'7…13'《李先念传》编写组:《李先念传 1949…1992》,下册,页 1050…1054。 
'7…14'谷牧:〈小平领导我们抓开放〉,页 203…204。 
'7…15'Xinhua General Overseas News Service; May 2 to June 7; 1978。 
'7…16'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1976…1981 年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页 263…266。 
'7…17'崔荣慧:〈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访原广东省省委书记王全国〉,载宋晓明、刘蔚编:《追 
寻 1978:中国改革开放纪元访谈录》,页 558。 
'7…18'徐瑷:〈不看不知道〉,页 541。 
'7…19'同上,页 541;崔荣慧:〈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页 558。 
'7…20'崔荣慧:〈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页 559。 
'7…21'谷牧:〈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抓对外开放〉,页 156。 
'7…22'张根生:〈听谷牧谈亲历的几件大事〉,页 3。 
'7…23'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1976…1981 年的中国》,页 70;萧冬连:〈1979 年国民经 
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大转折纪实之一〉,《党史博览》,2004 年第 10 期,页 4…10。 
'7…24'萧冬连:〈1979 年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 
'7…25'谷牧:〈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抓对外开放〉,页 156…157。 
'7…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1978 年 9 月 20 日,页 387…388。 
'7…27'萧冬连:〈1978…1984  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当代中国史研 
究》,2004 年第 4 期,页 59…70;DXPSTW; pp。 53…61。 
'7…2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8 年 9 月 20 日,页 388。 
'7…2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陈云文选》(三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 3 
卷,页 235。 
'7…3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陈云文选》(三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 3 
卷,第 3 卷,页 252。 
'7…31'苏台仁编:《邓小平生平全纪录: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4),页 625。 
'7…32'这时很多地方还有「革委会」,即包括很多拥有军职的地方干部和被授予军职的地方干部的 
政府机关。 
'7…33'苏台仁编:《邓小平生平全纪录》,第 2 卷,页 623…624。 
'7…34'王恩茂(时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决定中国命运的「工作重点转移」〉,载于光远等: 
《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亲历记》(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页 
204…206;SWDXP…2; pp。141…144。 
'7…35'李德生:〈伟大的转折,历史的必然: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载于光远等:《改变 
中国命运的 41 天》,页 231…235。 
'7…36'DXPSTW;  pp。131。  于光远的中文原着是《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台前幕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李向前、韩钢:〈新发现邓小平与胡耀邦的三次谈 
话纪录〉,页 190…200。 
'7…37'DXPSTW; pp。131。另见朱佳木:《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页 46…181。 
'7…3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0 月底,第 415 页;苏台仁:《  邓小平生平全纪录》, 

第 2 卷,页 625。 
 
 
'7…39'李向前、韩钢:〈新发现邓小平与胡耀邦的三次谈话纪录〉,页 129…148;DXPSTW; pp。 
128…148。 
'7…40'DXPSTW; pp。 167…168。 
'7…41'DXPSTW; pp。 18…22。 
'7…42'DXPSTW; pp。 29…32。 
'7…43'这一信息来自我与一些东南亚官员的交谈,邓小平访问这一地区时曾与他们会谈。 
'7…44'朱佳木:〈胡乔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载于光远等:《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页 304; 
DXPSTW; p。 21。 
'7…45'DXPSTW; pp。 65…72。 
'7…46'DXPSTW; p。 24。 
'7…47'Ibid。; pp。 23…28。 
'7…48'DXPSTW; pp。 51…53。 
'7…49'于光远等:《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DXPSTW; pp。 39…42。 
'7…50'王全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广东的改革开放〉,载于光远等:《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 
页 198…203。 
'7…51'这个信息来自与叶选基的交谈,当时他正与他的叔父叶剑英一起工作。另见他的文章:〈叶 
帅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读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有感〉,载《南方周末》, 
2008  年 10  月 30  日,D23。于光远是邓小平的讲话起草人之一,对谈话都认真做笔记,但是他不知道 
11 月 11 日的会议。 
'7…52'钱江:〈张闻天冤案是怎样平反的〉,《纵横》,2001 年第 2 期,页 4…6。早在 6 月 25 
日邓小平就读了有关 61 人案件的报告。邓小平看报告时说,这些案子必须解决,但事实上直到 6 个月后 
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才得到解决。这 61  个人是否为获释出狱而与国民党配合过于密切的问题,中央领导人 
早在 1936 年 4 月已有结论,认为他们是清白的。但是林彪、康生和江青在 1967 年 3 月再次宣布他们是 
叛徒。 
'7…53'DXPSTW; pp。 63…65。  另见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页 77…79。 
'7…54'DXPSTW; p。 70。 
'7…55'DXPSTW; pp。 71…72。 
'7…56'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页 85…86。 
'7…57'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第 90…91 页。 
'7…5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叶剑英年谱(1897…1986)》(上下册)(北京:中央文 
献出版社,2003),1978 年 11 月 10 至 15 日,页 1155…1156;1978 年 11 月 12 至 13 日,页 1156。 
'7…59'DXPSTW; pp。 72…76。 
'7…60'DXPSTW; pp。 46…51; 74…76; 78…79; 166。 
'7…61'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页 86。 
'7…62'DXPSTW; pp。 80…90; 108;  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页 115…125。 
'7…63'DXPSTW; pp。 163…165。 
'7…6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8 年 12 月 22 日,页 457。 
'7…65'DXPSTW; pp。 39…46。 
'7…66'吴象:〈万里谈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改革〉,载于光远等:《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页 
286…287。 
'7…67'梁灵光:〈一次划时代的中央会议〉,载于光远等:《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页 273…274。 
'7…68'任仲夷:《追寻 1978 年的历史转轨》,载于光远等:《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页 216。 
'7…69'DXPSTW; p。 127。 
'7…70'朱学勤:〈30 年来的中国改革,有两个阶段〉,《南方都市报》,2007 年 12 月 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