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代 
表赵紫阳会谈后,对一名助手说:「你看到他的手没有?这家伙一辈子没有干过一天活。」'25…46' 
虽然赵紫阳做人和蔼可亲,但一些同事认为他有点儿不合群,喜欢为自己着想。文革开始时赵紫阳让他的部下抵 
抗红卫兵,可是令部下气愤的是,赵本人很快就把自己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了红卫兵。 
在 1950 年代,所有的省级领导人都深度参与了农村工作,毛泽东也承认赵紫阳是个很懂农业的干部。但是,对 
赵紫阳在后来改革时期的工作来说,更有意义的是他早期领导在香港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工作的共产党组织的经验,这些 
组织包括中国银行、华润集团、新华社、「爱国学校」和工会。这些组织向北京汇报工作,但也要向广东汇报,通过与 
他们的接触,赵紫阳了解了香港的市场气氛。从 1957 年开始广东每年都要举办半年一次的广交会,这也使赵紫阳比其 
他省委书记对国外的工商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1980 年,赵紫阳作为受人尊敬的省级领导人进了北京,但他不属于北京老圈子里的人。1977 年 8 月他成为政 
治局候补委员后,逐渐熟悉了北京的情况,但直到 1979 年他才成为政治局正式委员。与大多数在北京共事多年的干部 
不同,他和在中南海内外工作的人没有旧交情。他也不是北京政坛和各种计谋的积极参与者。他的子女都是在省里长大, 
也没有通过上学或社交认识其他高干子女。他的家人不但在十年文革中因他受苦,也在 1989 年后跟着他倒霉;赵紫阳 
在天安门悲剧前夕受到清洗并被软禁后,北京最高层的政治家庭都未向他们表示过任何支持。 
赵紫阳在 1980 年担任总理后,除了领导政府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和会见外国官员,还负责调整政府的政策与机构。 
过去周恩来在管理政府工作上表现出色,对大量信息掌握得一清二楚,但当时的政策都是出自毛泽东,周恩来不必领导 
政府进行根本性的方向调整。相反,赵紫阳花了很多时间与智囊团和官僚体制外的人枣例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农 
村发展研究中心—一起工作,以便确定哪一些国外的观念和做法能被纳入中国的现行体制之中。赵紫阳要负责构想新的 
体制,而这项工作会影响到一些官僚,他们担心他的改革有可能让他们丢掉饭碗。 

'25…1'对陈云生平更多的介绍,包括更完整的文献,见 Ezra F。 Vogel; 〃Chen Yun: His Lif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4; no。 45 (November 2005): 751…759。 

'25…2'邓力群:《十二个春秋(1975…1987):邓力群自述》(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页 540…552。 

'25…3'储峰、卢文华:《苏联与新疆的和平解放》,载《党史纵览》,2005  年第 3  期,页 53…55。 

'25…4'2006  年 7  月对程中原的采访,他一直在为邓力群工作,负责给他整理文件和写传记。 

'25…5'1978  年三中全会后不久,胡乔木就被派去负责领导起草党的文件的工作;邓力群在政治研究室胡乔木的手下工作。见邓力群:《十二个春秋》。 
 
 
'25…6'见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213…215。 

'25…7'有关胡乔木的这段记述,部分根据刘中海、郑惠、程中原编:《回忆胡乔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1)。 

'25…8'胡乔木在 1976  年对胡邓小平的批评收入了他曾经的一位同事所写的书中,见冯兰瑞:《别有人间行路难:1980  年代前后中国思想理论风云及其他》(香港:时代国际, 

2005),页 38…83。 

'25…9'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上下册)(香港:泰德时代出版社,2007);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上下册)(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 

公司,2005);张黎群等:《胡耀邦传》,两卷本,未出版,可在 Fairbank Collection; Fung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查阅;胡耀邦友人的回忆录文集见张黎群等编:《怀念耀邦》 

(四集)(香港:一、二集,凌天出版社,1999;三、四集,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1)。 

'25…10'他的女儿满妹是一名医生,在党史专家的帮助下写过父亲的生平,见满妹:《思念依然无尽:    回忆父亲胡耀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Zhong Mei Yang; Hu Yao 

Bang: A Chinese Biography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8);    笔者 2007  年 7  月分别对胡耀邦两个儿子胡德平和胡德华的采访;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 
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张黎群等:《胡耀邦传》;张黎群等编:《怀念耀邦》。 
'25…11'Ziyang Zhao;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Zhao Ziyang; trans。 and ed。 Bao Pu; Renee Chiang; and Adi Ignatiu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9)。 

'25…12'2002  年 11  月对罗伯特?霍克的采访。 

'25…13'2005  年 11  月对 Frank Gibney  的访谈。 
'25…14'Printing  Committee  of  the  Canton  Area  Workers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Thirty…three  〃Leading  Counterrevolutionary  Revisionists;〃  March  1968;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Current Background; no。 874 (March 17; 1969);〃Disclosure of Teng Hsiao…ping's Dark Scheme to Form a 'Petofi Club;'〃 Tung Fang Hung 'Dong 

Fang Hong'; no。 20 (February 18; 1967);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Survey of China Mainland Press; no。 3903 (March 21; 1967): 1…6;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梅花笑」战 

斗组编:《触目惊心:邓小平言行录》(北京: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梅花笑」总队印,1967),页 21。 
'25…15'DXPSTW; pp。 105…112; 207…208。 

'25…1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 1975》(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页 359…361。 

'25…17'2007  年 7  月在中南海附近胡耀邦的家中对其儿子胡德华的采访。 

'25…18'2007  年 7  月在中南海附近胡耀邦的家中对其儿子胡德华的采访。 
'25…19'Michel Oksenberg and Sai…cheung Yeung; 〃Hua Kuo…feng's Pre…Cultural Revolution Hunan Years; 1949…66: The Making of a Political Generalis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69 (March 1977): 3…53。 

'25…20'这一节内容的材料取自笔者 2007  年 10  月对纪登奎之子纪虎民的采访。 

'25…21'有关李先念生平的更为具体的官方文献,见《李先念传》编写组编:《李先念传 1949…1992》(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5…22'Chang Kuo…t'ao 'Zhang Guotao';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ng Kuo…t'ao; 2 vols。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71…1972); pp。 188…189。 

'25…23'这些传记资料来自笔者于 2006  年 1  月与一位了解毛远新想法的官员的交谈。 

'25…24'关山:〈任仲夷谈邓小平与广东的改革开放〉,《炎黄春秋》,2004  年第 8  期,第 8  页。这里有关任仲夷的记述是根据他退休后我对他和他身边干部的几次采访。任仲 
夷对自己的成就很谦虚,对他所取得的成功的评价是来自他手下的人。甚至在退休之后,他也从不批评党或另一些干部,对他们作用的批评也是来自他手下的人。 

'25…25'李锐:〈李昌和    「一二?九」那代人〉,《炎黄春秋》,2008  年第 4  期,页 1…4。 

'25…26'2003  年对任仲夷的采访。 

'25…27'这一节有关万里生平的资料来自于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香港:开益出版社,2001);Harrison E。 Salisbury; 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 

Mao and Deng (Boston: Little; Brown; 1992);    以及 2003  年 10  月我对万里女儿万叔鹏的采访和 2001  年 6  月、2002  年 11  月对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采访。 

'25…28'2003  年 10  月对万里女儿万叔鹏的采访。 

'25…29'2003  年 10  月对万里女儿万叔鹏的采访。 
'25…30'Elizabeth J。 Perry;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256…257。 

'25…31'Barbara Barnouin and Yu Changgen; Ten Years of Turbulence: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3); p。 248。 

'25…32'史云、李丹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 8  卷: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枣从批林到批邓(1972…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8), 
页 95。 
'25…33'徐景贤:《十年一梦:前上海市委书记徐景贤文革回忆录》(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页 276…282,转引自 Frederick C。 Teiwes and Warren Sun; The 
End of the Maoist Era: Chinese Politics during the Twil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2…1976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7); p。 95。 

'25…34'史云、李丹慧:《国史?第 8  卷》,页 206。 
 
 
'25…35'史云、李丹慧:《国史?第 8  卷》,页 206…207。 
'25…36'Barnouin and Yu; Ten Years of Turbulence; pp。 248…249。 

'25…37'Richard Evans; Deng Xiaopin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