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3);  Genevieve  Barman  and  Nicole  Dulioust;  〃The  Communists  in  the  Work  and  Study 
Movement in France;〃 Republican China 13; no。 2 (April 1988): 24…39; Deng Rong; Deng 
Xiaoping: My Father。 
'1…15'Alexander  V。  Pantsov  and  Daria  Alexandrovna  Spuchnik;  〃Deng  Xiaoping  in 
Moscow:  Lessons  from  Bolshevism;〃  trans。  Steven  I。  Levine;  译稿现存 Fairbank  Collection; 
Fung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Pantsov 和 Spuchnik 可以看到有关留苏中国学生的全部苏共档 
案。另见对 Alexander Pantsov 的访谈,无日期。 
'1…16'Pantsov and Spuchnik; 〃Deng Xiaoping in Moscow。〃 
'1…17'Pantsov and Spuchnik; 〃Deng Xiaoping in Moscow。〃; p。 12。 
'1…18'Pantsov and Spuchnik; 〃Deng Xiaoping in Moscow。〃; p。 11。 
'1…19'Pantsov and Spuchnik; 〃Deng Xiaoping in Moscow。〃 
'1…20'Deng Rong; Deng Xiaoping: My Father。 
 
 
'1…21'Teng  Hxiao  Ping  'Deng  Xiaoping';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in  the  Taihang 
Region;〃 in Stuart Gelder; e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Westport; Conn。: Hyperion Press; 
1946); p。 201。 
'1…22'作者对太行山区党史专家的采访,无日期。 
'1…23'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2009)。 
'1…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邓小平自述》(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页 
1。 
'1…25'对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见  Ezra  F。  Vogel;  Canton  under  Commun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1…26'《邓小平年谱(1904…1974)》,页 1065。 
'1…27'《邓小平年谱(1904…1974)》,1953 年 9 月 16 日,页 1133。 
'1…28'Vladislav  M。  Zubok;  〃Deng  Xiaoping  and  the  Sino…Soviet  Split;  1956…63;〃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no。  10  (1997):  152…162;  Jian  Chen;  〃Deng 
Xiaoping  and  Mao's  'Continuous  Revolution'  and  the  Path  toward  the  Sino…Soviet  Split:  A 
Rejoinder;〃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no。 10 (1997): 162…182。 
'1…29'关于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各项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见《邓小平年谱(1904…1974)》,1955 

年 8 月 17 日,页 1249…1250;1955 年 10 月 14 日,页 1261;1956 年 2 月 6 日,页 1272;1956 

年 8 月 10 日…9 月 28 日,页 1303…1318。大会文件见 Eigh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56); pp。 1…390。 
'1…30'Khrushchev  Remembers:  The  Last  Testament;  trans。  and  ed。  Strobe  Talbott 
(Boston: Little; Brown; 1974); p。 253。 
'1…31'Khrushchev  Remembers:  The  Last  Testament;  trans。  and  ed。  Strobe  Talbott 
(Boston: Little; Brown; 1974); p。 281。 
'1…32'Jasper  Becker;  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  (New  York:  Free  Press; 
1996);  Frank  Dik?tter;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1962 (New York: Walker; 2010);  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上下册)(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 
'1…33'对邓榕的访谈,2002…2006 年。 
'1…34'Zubok; 〃Deng Xiaoping and the Sino…Soviet Split; 1956…63;〃 pp。 152…162; Chen; 
〃Deng  Xiaoping  and  Mao's  'Continuous  Revolution'  and  the  Path  toward  the  Sino…Soviet 
Split;〃 pp。 162…182。 
'1…35'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第 2 章 

从放逐到返京:1969…1974 
1969 年 10 月 26 日,邓小平与妻子卓琳、继母夏伯根一起,离开了他们居住了十多年的中南海。一架专机把他 
们送到江西南昌,邓小平要在那里参加劳动,接受毛泽东思想再教育。他们获准携带一些个人物品和几箱书。邓小平离 
京前请求见毛泽东一面,但未得到批准。不过,他被告知可以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写信,他有理由相信汪东兴会把 
信转交毛泽东。邓小平登上飞机时,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在江西呆多久。 
在江西,邓小平不能看机密文件,除了专门指派的当地干部,也不准跟其他干部有来往。但是他的党籍被保留了, 
这使他对毛泽东有朝一日还会让他回去工作抱有希望。1969 年 4 月,他在离京前不久写了一份检讨,尽管毛泽东依然 
坚持邓小平需要接受再教育,但此后他和家人便不再被当作阶级敌人看待。邓小平在离京前一晚与汪东兴的谈话也为他 
提供了一线希望:汪东兴告诉他,他和妻子最终还是能回到中南海家中的,他们不在时那所房子会一直空着。所有这一 
切肯定给他带来了希望,因为他到达南昌后对自己专案组的当地代表说:「我还会出来工作,我还能为党工作 10 年。」 

'2…1'事实上,邓小平回京后,又为党工作了将近 20 年。 
在邓小平下放江西之前,周恩来打电话给江西当地干部,指示他们安排邓小平的生活。为了确保安全,不使邓小 
平一家人受到造反派的攻击,他们被安排在一个军事驻地,住所在南昌市附近,以便必要时有方便的交通。附近有一家 
工厂,使邓小平和卓琳能参加劳动。当地干部选了此前由南昌步兵学校校长居住的一座二层小楼,邓小平一家住二楼, 
保卫人员和其他干部住一楼。以当时的标准而论,这房子给一个高干住还算合适:虽然简朴,但宽敞舒适。巧的是这所 
房子离著名的南昌起义的发生地只有几英哩,那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枣1927 年 8 月 1 日共产党人(包括周 
恩来、朱德、陈毅、刘伯承、贺龙以及其他很多后来的领导人)就在那里展开了对国民党的第一次武装反抗。 
在江西安家之后,邓小平和卓琳每天六点半起床。战争年代邓小平每天做的头一件事是往头上浇一桶冷水,在江 
西时他用一块浸了冷水的小毛巾洗脸洗头,他认为这可以增强御寒能力。然后他跟卓琳一起,在别人的监督下读一个小 
时毛主席着作,这是他们接受再教育的一部分。邓小平不与当地干部谈政治,只有在听他们上毛泽东思想教育课时除外。 
吃过早饭后,邓小平和卓琳步行前往县拖拉机修造厂,在那里干一上午的活。分配给邓小平的工作是对体力要求 
较轻的钳工,很像 50 年前他在法国工厂干的事情。修造厂离家只有一公里,当地人修了一条安全的专用路从他家通往 

工厂,使邓小平夫妇每天步行上下班时不会遇到外人。  '2…2'工厂职工们都知道邓小平的身分,但邓小平告诉他们叫他「老 
邓」就行,这是中国人对年长同事的常见称呼。邓小平干活时,除了眼前的工作和他在当地的生活外,不跟工人谈论任 
何别的事情。 
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在家里为他们做饭和料理家务。午饭后,邓小平夫妻小睡片刻,然后阅读他们带来的书,有 
中国历史典籍、《红楼梦》和《水浒传》之类的小说,还有翻译的俄国和法国文学作品。当时还没有电视,但是他们可 
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他们晚十点上床,邓小平还要读一个小时的书,然后睡觉。孩子们的陆续到来,为他 
们带来了一些外界的消息。邓朴方在 1971 年夏天来后修好了一台收音机,使他们能够听到短波电台。 

除了在工厂劳动,邓小平和卓琳也在自己的菜园里干活。邓小平也在家里帮着擦地劈柴。  '2…3'他们夫妻两人的工资 
比过去要少,因此日子过得很节俭。夏伯根养了一些鸡,使他们仍然能够吃上鸡蛋和肉。邓小平减少了吸烟的数量,几 
天才抽一包烟。他上午在工厂里不吸烟,只在下午和晚上抽几枝。他也不再喝红酒,只在午饭时喝一杯便宜的当地酒。 

'2…4'长女邓林和次女邓楠仍能从工作单位领到一点工资,她们到来后便和没有工作的兄弟姊妹一起分享这点钱。 
文革对国家、对邓小平本人和家庭的影响让他感到痛心。但是,据在江西最后两年的大多数时间跟父母住在一起 

的邓榕说:「他没有意气用事,没有情绪消沉,没有放弃哪怕是最后的一线希望。」  '2…5'在这一点上邓不像他的一些老同 
事,譬如 1949 年至 1958 年任上海市长、1958 年至 1972 年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陈毅是邓小平在法国时的老友、 

淮海战役的同事,他被迫下放河南后变得意志消沉,情绪低落。'2…6' 
 
 
曾当过周恩来助手的李慎之,后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干部时是随同邓小平访美的顾问之一,据他说,毛泽东没 
有意识到邓小平在江西期间发生了多大变化。  '2…7'邓小平回京后,仍要做一些在毛泽东手下不得不做的事,但是他坚信中 
国需要更深层的变革,他对中国应当向何处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反思的岁月 
不论毛泽东对身在江西的邓小平有何打算,对邓小平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