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要允许各种群众组织,如妇女、工会和其他团体,表达他们所代表的群众的意见。 
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119' 
大会还批准了一些程序上的改革。为了能更及时地了解情况,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将从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 
政治局会议的重要决定将不再保密,而要在媒体上公布。对工厂、学校、医院、企业的党组织进行精简,使这些单位能 
够更加自主地作出有关自身工作的决定。 
始。 
 
 
在十三大召开前的几个月里,赵紫阳全面负责人事上的变动,但在选拔过程中老干部其实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政 

治局的新常委赵紫阳、李鹏、胡启立、乔石和姚依林都不是极端派。姚依林被公认是精明能干的管理者,得到陈云的强 

烈支持。好在胡启立和乔石都坚定地支持改革,这就保证了赵紫阳在常委中能成为改革的多数派。和两年前党的全国代 

表大会一样,选拔标准强调教育背景、领导业绩和相对年轻。经过这次人事变动后,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降低了五岁。 

另外,十三大的中央委员会的产生,是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了差额选举,因此就排除了最不受欢迎的候选人, 

保证了当选者至少拥有其他人最低限度的支持。大会第一轮投票时,候选人比实际名额多出十人,因此得票最少的十人 

落选。邓力群便是落选的十人之一。'19…120' 这反映着邓力群受到普遍排斥,也表明胡耀邦得到普遍同情。'19…121'随着邓力 

群离开中央委员会,兼之他的主要工作单位书记处研究室被解散,赵紫阳不像胡耀邦,他不会再被这个中国最执着的保 

守派揪住不放了。 

十三大避免了害怕改革的保守派和担心停滞的改革派之间的尖锐分歧。两个最具争议、作为对立两派代表的干部 

——总书记胡耀邦和他的批评者邓力群——都被撤职,这使中间派更容易齐心协力继续推动市场改革和温和的政治体制 

改革。实际上,保守派和改革派所争论的关键问题在十三大之前的几年里就已经转向更开放、更多的言论自由和更多的 

市场改革。赵紫阳在十三大上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转向,尽管斗争仍在继续。邓小平把他认为过于宽容的胡耀邦成功搞下 

了台,并没有破坏中共上层的团结。赵紫阳坚持邓的四项基本原则,推进邓的经济和政治设想,邓有理由希望在自己退 

出之后,赵将有效引导中国走向改革的下一阶段。 
'19…1'SWDXP…2; p。 310。 
'19…2'Ming Ruan; Deng Xiaoping: Chronicle of an Empire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94); pp。 93…94。 
'19…3'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上下册)(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 
1980 年 9 月 24 日,上册,页 497。 
'19…4'Ruan;  Deng  Xiaoping;  pp。  91…103;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Readjustment; 
Ensure Stability and Unity;〃 SWDXP…2; pp。 335…355。 
'19…5'SWDXP…2; p。 303。  关于这个问题的背景和解决过程见 Melanie Manion; Retirement of 
Revolutionaries in China: Public Policies; Social Norms; and Private Interests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esp。 pp。 48…49。 
'19…6'SWDXP…2; p。 332。 
'19…7'SWDXP…2; pp。 341…342。 
'19…8'Richard  Baum;  Burying  Mao: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Age  of  Deng  Xiaop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145。 
'19…9'Manion;  Retirement  of  Revolutionaries  in  China;  pp。  55…56;  Richard  Baum; 
Burying  Mao: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Age  of  Deng  Xiaop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144…145。 
'19…10' 《红旗》杂志,1982 年第 6 期,页 5,转引自 Wolfgang Bartke and Peter Scheier; China's 
New Party Leadership: Biographies and Analyses of the Twelf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5); p。 26。 
'19…11'邓力群:《十二个春秋(1975…1987):邓力群自述》(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 
第 208 页;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20 年纪实》(上下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下册,页 479…480;SWDXP…2; p。 368…369; Richard Kraus; 〃Bai Hua: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of 
a Writer;〃 in Carol Lee Hamrin and Timothy Cheek; eds。; China's Establishment Intellectuals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6);  pp。  185…211。   剧本的部分内容见  Michael  S。  Duke; 
Blooming  and  Contend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Post…Mao  Er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Merle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Deng Xiaoping Er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88…112; 
 
 
W。 J。 F。 Jenner; 〃1979: A New Start for Literatur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86 
(June 1981): 274…303。 
'19…12'这类文学的部分作品见 Xinhua Lu et al。; The Wounded: New Stori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77…78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1979); Perry Link; ed。; Stubborn Weeds: 
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Chinese  Literature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3); Perry Link; ed。; Roses and Thorns: The Second Blooming of 
the Hundred Flowers in Chinese Fiction; 1979…8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Binyan Liu; People or Monsters? And Other Stories and Reportage from China after 
Mao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3)。  对这些作品的背景说明见 Link 着作的导言  以 
及  Merle Goldma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dvise and Diss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另参见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对这位作家的作用和 
写作背景的说明见  Perry  Link;  The  Uses  of  Literature:  Life  in  the  Socialist  Chinese  Literary 
Syst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9…13'Link; Stubborn Weeds; pp。 21…23。 
'19…14'Ruan; Deng Xiaoping; pp。 116…117。 
'19…15'Ruan; Deng Xiaoping; pp。 120…121。 
'19…16'Ruan; Deng Xiaoping; pp。 120…121。 
'19…17'Ruan; Deng Xiaoping; pp。 120…121。另据作者在 1993 年至 1994 年对阮铭的采访。 
'19…18'杨继绳:《邓小平时代》,页 177…179;作者 2006 年 8 月对孙长江的采访。 
'19…19'Ruan; Deng Xiaoping; pp。121…130。 
'19…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1983 年 3 月 14 日,页 859。 
'19…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1983 年 3 月 15 日,页 859;Ziyang Zhao;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Zhao Ziyang; trans。 and ed。 Bao Pu; Renee Chiang; and Adi Ignatiu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9); pp。 115…116。 
'19…22'Ruan; Deng Xiaoping; pp。 129…130;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256…258;中共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1905…1995)》(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983 

年 3 月 17 日,下卷,页 322…323。 
'19…23'《陈云年谱(1905…1995)》,1983 年 3 月 17 日,下卷,页 322…323。 
'19…24'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258…259。 
'19…25'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上下册)(香港:泰德时代出版社,2007), 
1986 年 11 月,下册,页 1293。 
'19…26'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上下册)(香港:泰德时代出版社,2007), 
1986 年 11 月,下册,页 1215。 
'19…27'转引自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 117。 
'19…28'转引自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119…120。 
'19…29'转引自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270…272。 
'19…30'SWDXP…3; pp。 47…58。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122…127。 
'19…31'SWDXP…3; pp。 47…58。 
'19…32'SWDXP…3; p。 47;  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274…275。 
 
 
'19…33'Ruan; Deng Xiaoping; p。 135; Binyan Liu; A Higher Kind of Loyalty: A Memoir by 
China's  Foremost  Journalist  (New  York:  Pantheon;  1990);  p。  173;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121…128;  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269…312。 
'19…34'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33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