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平讲话 30 年后,他所实行的体制仍在强而有力地运行着。 
政策变化也伴随着人事变动。在 1980 年初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建立了他的领导班子,由胡耀邦和赵紫 
阳领导国家,万里担任了副总理、农委主任和分管农业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作为国家农委主任,万里得到邓小平的同意 
后,将农户经营的样板推广到了全国。反对包产到户的领导人华国锋、陈永贵和王任重,在 1980 年 8 月分别被正式免 
去总理和副总理的职务,宣传部门也开始批评大寨样板是极左表现。 
1980 年夏天万里开始准备支持新政策的正式文件并于同年 9 月下发。在讨论农业问题的省委书记会议上,万里 
找来在农业方面极有威望的专家杜润生,杜是国家农委副主任,兼任农业政策发展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在发言中分析了 
安徽的成果,然后各省的省委书记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最强烈的反对声音来自黑龙江,那里有适合种植旱地作物和采用 
机械作业的大片农田,分田到户并不容易。那里的一些地方选择了不实行包产到户。 
对于农户经营应当采取的形式也有不同意见。最终选择的「包产到户」方式保留土地集体所有制,允许地方干部 
为每户规定一定的生产指标。在和农户签订的合同中,由村干部具体规定农户要种植的作物种类和向政府上缴的定额。 
合同中规定,地方干部同意为农户提供土地和农机,收获之后农户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作物作为回报。如果农户 
不再有下地干活的足够劳力,村干部可以把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词是由杜润生提出的,跟 
其他提法相比,它可让保守派放心,集体仍是承担责任的一级地方单位。'15…65'从北京当局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保证了 
国家对粮食、棉花和其他作物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农户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种地,只要按合同交够了数量,剩余产品便 
可以自用或拿到集市上出售。 
根据省委书记会议的文件和讨论,万里和手下的人起草了第 75 号文件,于 1980 年 9 月 27 日公布。'15…66'文件 
的起草十分认真,它允许农村集体将生产责任分散到户,尤其是那些需要防止饥荒发生的特别贫困的地区。到 1981 年 
10 月,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生产队选择了某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到 1982 年结束时,98%的农户都与生产队签订了某种 
形式的承包合同。'15…67' 
 
 
为动员农民参加大型公共项目和集体农业大生产而在 1958 年成立的公社,于 1983 年 10 月根据中央 35 号文 
件被正式解散。作为三级集体所有制(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中最高一级的公社当初把经济和政治功能集于一身。它被 
解散后,其政治功能转移到乡镇政府或大的行政村,公社的工厂和其他经济单位则变成了独立的「集体」企业。 
化肥产量从 1978 年到 1982 年也翻了一番,1979 年粮食收购价提高了 20%,这都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 
民收入,尽管不像承包到户的作用那样大。'15…68'  农民收入在 1978 年到 1982 年大约翻了一番。'15…69' 
一些观察家认为包产到户的想法是农民自己的发明,但事实上很多干部都知道这种想法,有些干部甚至从实行集 
体化以来就一直在考虑它。更确切地说,如果让农民在家庭生产和集体农业之间选择,他们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家庭生产。 
怀疑家庭生产的干部也逐渐改变了立场。1987 年的中共十三大对宪法作了修改,确保农户享有无限期的承包权。'15…70' 
取消集体制度实行农户经营之后,要用几年时间对供需作出调整,稳定全国有效的农作物生产销售体系。在几年 
时间里,农业专家每年都要起草处理这些问题的文件,如农业组织、农机、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等等。这些文件每年 1 月 
初作为中央政府 1 号文件公布。在 1982 年的 1 号文件中,包产到户和类似做法都被认为仍然属于「社会主义」的性质, 
意识形态之争也随之结束。 
实行包产到户后,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到 1984 年时粮食产量就超过了四亿吨,而 1977 年时还只有三亿吨。 
1981 年以后,粮食供应的增长导致政府鼓励农户改种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据官方估计,1977 年到 1984 年的人均 
粮食消费从 195 公斤增加到了 250 公斤,猪肉、牛肉和禽蛋的消费增长得更快。'15…71' 
政府对 1984 年的大丰收完全没有准备,结果是没有足够的仓库收储粮食,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收购打 
下的全部粮食,只好给农民打白条。在此之前,政府由于担心城里人的不满,没有把从 1978 年开始多支付农民的价格 
成本转移给城市消费者。这种补贴给政府预算造成了紧张。从 1984 年开始,政府才将这种成本转移给城市消费者。1985 
年 1 月 1 日政府宣布,不再义务收购农民打下的粮食。种地的农民在 1985 年因担心卖粮拿不到全款而减少了粮食种植 
面积,使这一年的粮食产量下降了 2;800 万吨,降幅为 7%,但比刚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的 1980 年仍高出 6;000 万吨。 
1985 年以后经过几年的调整,粮食生产又恢复到 1984 年的水平,使农业产量保持了稳定,而 1989 年的产量再次超 
过 1984 年的峰值,此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5…72'这时粮食产量已很充足,于是政府取消了粮食配给制,消费者 
已能够买到他们需要的任何粮食。 
包产到户并不是包治农村百病的灵丹妙药。有些地方,尤其是有大片旱地、不种稻米只种小麦和高粱等作物的东 
北地区,那里的农民使用拖拉机耕种大片田地,这是单个农户无法做到的。这个地区的一些地方选择了保留集体农业。 
在集体制度下,经营得很好的生产队能够为没有家人照看的老弱病残提供一定照顾。但是由于公社的消失,为基层社区 
提供福利变得很困难。25  年的集体化农业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走极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农村集体化也比较容易 
扩大灌溉体系,发展扎根于集体所有制的强大的地方党组织枣在包产到户之后,这种组织并未完全消失。'15…73' 
除了结束粮食短缺、提高农民收入之外,包产到户也导致了经济作物的增加,如棉花、亚麻和烟草。1981 年时 
中国是全球第四大的棉花进口国,四年后它开始出口棉花。农户愿意卖力干活以完成他们答应的粮食生产指标,这使年 
轻人可以去乡镇企业打工。农民也进城叫卖农副产品,从而改善了城市消费者的食品数量和质量。即使反对取消集体化 
农业的干部也发现,他们的妻子儿女很高兴能有更多选择,市场上有了质量更好的蔬菜、水果、鸡肉和猪肉。在 1980 
年代,随着冷冻和运输条件的改善,蔬菜、肉类和水果的品种继续迅速增加。千百万农民脱离了贫困线。增长的收入又 
为正在扩张的轻工业提供了销路。不过,除了城郊地区,大多数农民一般说来仍比城市居民穷很多,卫生保健和教育水 
平都相对落后。 
1981 年完成了包产到户的转变之后,邓小平继续关心着每年农村政策的调整,但他投入的精力和参与程度,已 
不像 1978 年到 1981 年他亲自过问的「去集体化」过程那样多。邓小平让万里告诉农村的地方干部,他们要允许农民 
想办法解决饥荒问题,然后他又让人宣传取得的成果,由此达到了他要缓解中国粮食短缺的目标。邓小平对家庭农业并 
没有意识形态上的信念,他允许这样做,是因为它能解决粮食问题和农户生计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不得不将 
农业「去集体化」。邓完成了这个艰巨的政治任务,既没有在党内引起破坏性的分裂,也没有使自己变成保守派干部攻 
击的靶子。群众对农村改革的成果普遍充满热情,无论是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收入的农民,还是享受着更多类食品供应 
的城市消费者。这大大加强了对进一步改革的支持。 
 
 
乡镇企业 
邓小平在 1987 年与南斯拉夫官员会谈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 
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15…74'邓小平并没有启动乡镇企业的试验, 
但这符合他的治国理念:只要是行之有效的事,就给予支持。它也与赵紫阳的研究班子的建议相吻合:继续实行计划经 
济体制,但只要市场不干扰计划,就让市场发展。 
1982 年撤销公社后,公社的小工厂和商店自动变成了由刚成立的乡镇政府领导的企业。公社的小工厂依靠人力 
和原始机械,除了拖拉机和水泵之外,这些机械几乎都是在当地制造。由于交通体系很落后,公社企业要自己修理拖拉 
机,维修用于灌溉农田的水泵。有些公社的工人编织藤条篮子,还有一些小铸造厂和机床被用于制造犁锄等简单农具, 
供水牛、小型拖拉机或青壮年使用。很多乡镇有简陋的食品加工厂,用来打稻米、生产酱油、烘乾瓜果或腌制蔬菜。一 
些公社有简陋的砖窰,烧制低品质的砖块,也有混凝土厂,用沙石制成供当地使用的水泥预制件。一些村子有生产或缝 
补衣服的缝纫机。丘陵和山区地带的乡镇采集中药材制成简单的中药,很多乡镇挖坑沤制有机肥,有的地方还有简陋的 
小化肥厂。'15…75' 
虽然乡镇企业不在计划之内,但它们发展成长的条件已经成熟。公社的小工厂因公社取消而成为乡镇企业后,不 
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公社的管理获得了独立,而且不再受公社地域的束缚,可以随意生产产品,按自己的愿望把它卖 
到任何地方。不同于国营工厂,它们有适应需求的灵活性;也不同于仍受着雇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