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黄自进,《蒋介石眼中的日本》未刊稿,(台北,2003)。

  5月间,蒋正朝前盗匪、东北大帅张作霖盘踞的北京推进时,日本首相却令蒋以及全世界大吃一惊地宣布日本将接受国民党接管中国——满洲除外①。张作霖晓得,没有日本人撑腰,守不住华北,遂下令奉军退入东北。6月2日晚间,全副戎装的张作霖率领奉系高阶将领搭乘专列,打道回府。两天后,火车驶近沈阳,经过一道桥下(皇姑屯),突然炸弹爆炸,整座桥垮塌,砸在大帅的专列上。张作霖受到重伤,几天后不治②。

  ① 注意:日本驻满洲的关东军,和华南广东省的部队(或称粤军),音近,实不同。

  ②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1; p。121。

  东京日本当局事先并不知道这件暗杀阴谋,但张作霖28岁的少帅儿子张学良,立刻怀疑驻扎满洲的日本军部策划整个事件。(的确,日本关东军一群军官不满田中义一的政策,觉得他们可以控制少帅,安排了此一暗杀行动。)张学良秘密赶回沈阳,经过一段政治不确定之后,承接了东北军总司令的职位。少帅是个坚定的爱国者,决心绝不向日本人卖国①。6月19日,他发电报给蒋介石,表达对中国的忠贞以及东北投向中央政府的决心。可是,委员长对少帅的前景颇有疑虑。蒋在日记写下:“张学良仰慕之忱,似属诚意,惜其未经危难,恐不能当此危局耳。”②

  ①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19; tape 12; pp。929…932。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ly 20; 1928; box 6; folder 6。

  拿下北平(编按:1928年6月20日,北京改名北平)之后,7月6日,蒋在北平郊外西山和主要的军事盟友集会。冯玉祥是嘻嘻哈哈,阎锡山则不苟言笑。回教徒白崇喜个性内敛,也沉默寡言。平常外向的李宗仁在这种场合通常是冷眼旁观①。这群高阶将领进入碧云寺在孙中山灵柩前祭告总理。先前没有任何外国观察家相信(即便中国观察家,有信心者也在少数),但是距总理去世仅三年半,国民党旗已由北平一路飘扬至广州。蒋一手扶棺,在众人前落泪。冯、阎也频频拭泪②。五大将领各自宣誓效忠国家、服从国父遗教。但是,五人之中只有蒋恪遵遗教,即中国要重振国势,必须成为高度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① Lary; Region and Nation; p。79。

  ② Te…kong Tong(唐德刚)and Li Tsung…jen(Li Congren,李宗仁),Memoirs; p。257。

  蒋很快就和张学良接洽妥当东北易帜的协议,让12星芒旗飘扬在东北。田中首相严正警告张学良不要和南京政府结合,但少帅冷冷地答覆,已依人民意志做出决定①。此举是个非常大胆的决定。10月10日,蒋介石成为国民政府主席。张学良被提名出任国民政府委员、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12月29日,他宣誓效忠国民政府,在沈阳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②。

  ① Keiji Furuya(古屋奎二),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1981); p。264。

  ②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1; p。63。

  此时,少帅担心他父亲的参谋长杨宇霆勾结日本人。1929年1月10日,张邀杨宇霆以及一位杨的亲信一起晚餐。席间,张暂退去吸鸦片(另有一说是打吗啡);卫兵进到房里,杀了杨宇霆及其副手。有一说表示,张学良靠掷硬币来决定是否亲手杀杨①。

  ①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5; pp。3…239 to 3…242。

  蒋这位最新盟友又是一个军阀,不过是军阀盟友中最为富有的,也是一个花花公子与鸦片成瘾者。即使他比其他地方军阀更加爱国,这位少帅还是为他的地方“王国”、为他个人、为他的大家族、为他的内部高级将领,争取高度自主权。不过,张学良也是相对的自由派与现代化人物,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必要时愿赌上他的遗产、封国和前途,追求伟大的中国统一之梦想。当许多军阀还在恼怒国民党领导权落在新秀蒋介石手中之际,张学良则属于一个新世代。张敬重蒋总司令,蒋的沉默和僵硬的个性,让张想起同样强悍和坚毅的父亲。数十年后,张学良告诉一位访客:“起先,我全心全力支持(蒋介石)。”①

  ①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84; pp。51…4152 to 51…4153。

  令日本陆军懊恼的是,田中首相当初言词强硬,现在却默默接受满洲重申它是中国主权领土的一部分。现在,从极北的乌苏里江直到东南亚国境,中国似乎已完整联结起来;虽然中央政府的实质权力仅及于少数省分。蒋介石解决各种拂逆,竟然击败各路军阀,或号召他们归入共和政府及单一政党(国民党)旗下。这是历史性的丰功伟业。

  1929年1月份一项重要的军事编遣会议上,蒋举德国和日本为中国武装部队改组的模范,强调军事编遣需要军队把控制权交还给中央政府①。但是,军阀们及其身边的扈从、家人都无意以对数百万人民以及广大资源的控制权,换取中央政府的高官位子。他们认为蒋不过是牺牲他们,把军权统统抓在自己手上罢了。各路军阀佯称接受编遣,可是内政部长阁锡山、军政部长冯玉祥纷纷弃职逃回自己的地盘,蒋觉悟到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挑拨军阀互斗,贿赂他们、收买他们的支持者,以及必要时在战场上击败他们。

  ① 蒋介石1929年1月5日演讲稿,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一,p。260。

  接下来的两年于是乎就演出了一场合纵连横、阴谋诡诈,甚至大军火拼的大戏,蒋和想扩展势力以及通力对付自己的各方军阀一路混战。动员的兵力动辄数十万,死伤也不下数万人。最重要的是,从头到尾张学良一直效忠委员长。蒋能成功,间谍和地下工作,尤其是大手笔行贿,居功厥伟。这时,陈立夫奉蒋之命,成立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局(中统)这个情报单位。后来,蒋展现创造重叠机关、使官僚派系斗争的行事作风,让黄埔毕业的戴笠也领导一个军事委员会调査统计局(军统)。这两个情报机关都从事秘密行动,包括收买、暗杀还有抹黑,以及透过渗透、威胁和贿赂秘密搜集情报①。

  ①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p。66…67。

  蒋和军阀混战之际,1929年4月中苏边境爆发一场危机。据日后张学良的说法,他自作主张派人占领哈尔滨苏联领事馆,抄出一些敏感文件。3个月之后,在蒋答应必要时会派兵支援之下,张学良又接管了自1896年以来即由中苏共管的中东铁路。少帅和蒋天真地认为斯大林会忌惮国际反弹(包括日本)而不敢入侵中国,或者倘若他真的出兵,东北军也可力抗红军的远东师团①。

  ①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37; p。24…1823; and vol。7; p。4…445; O。Edmund Clubb(柯乐博),China and Rus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p。256;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p。278;282…284。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126292693。jpg〃/''/p'

  张和蒋错了。1929年10月12日,苏军在蒋的昔日老友、顾问加伦率领下越过边界、进入东北,迅速击败张学良的精锐部队,俘虏8000人。少帅退守新防线,急拍电报向南京求援,但蒋却收回早先大胆的立场,建议张学良撤退。12月,南京和沈阳当局跟苏联达成伯力协定(Khabarovsk Ptotocol),斯大林因为不想刺激日本人,于是接受仅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地位,并在铁路公司董事会增添一席董事的方案。日本人注意到蒋若面对优势兵力,或者国际社会没回应他的求助时,在政治、军事上都会迅速退却①。

  ① 蒋有关北伐的演讲,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p。278;282…284;Zhang Xueliang(张学良); Columbia interviews; 1990…1991; vol。7; pp。4…331 to 4…433; Robert C。 North; Moscow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2d ed。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p。123。

  1929年10月开始的史无前例的世界大萧条,对中国有很深远的影响。由于国际贸易崩溃,中国刚萌芽的生丝、香烟、棉花、黄豆出口大幅衰退。某些农村地区,数万人因营养不足而死亡。环境艰苦,使得南京政府——摇摇欲坠、四面环敌的政治联盟——尤其不易推动财政及农村改革。它们也替青年和知识分子的激进化创造了沃土,宣扬无产的共产主义社会代表未来浪潮的想法。此外,情势使斯大林认为全世界已出现革命浪潮,中国是一个关键地区。共产国际有一份检讨中共财务状况的报告在1928年6月11日送呈斯大林,它指出从1927年8月至1928年年底,苏联已提供约180万元(中国银元)给中国共产党①。

  ① J。A。Piatnitsky to J。V。Stalin; June 11; 1928; RGASPI; cooolection 508; inventory 1; file 112b; sheets 1…2。 100万元(可能是中国银元)是“紧急”“额外”拨款。根据1928年2月共产国际一份文件,当时中国2。8元等于美金1元。

  蒋介石经常公开警告全国提防中共之威胁,但是他希望先弭平军阀,再来对付中共游击队基地。因此他暂缓大举征伐毛泽东及其他中共游击队首脑,把“剿匪”工作交给地方及省级军事指挥官负责①。但是,这些“苏区”得到三年的喘息时间,有些成长得相当具规模。中共一位领导人张国焘就说:中共各“苏区”成长的“主因”是,蒋的专注于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