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遮天九秘-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皇帝和百官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于是同样专程上朝的五官前列大元帅走出一步,郑重道:“老臣请战!”
大元帅在军中有威信,又是难得一见的天人三境高手,这时候他若赶赴前线,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皇帝听到这话,却是想了想摇头:“元帅年事已高,理应在家安享晚年,让元帅一路奔波赶赴前线,朕实在于心不忍。”
闻言,文武百官的表情都变得奇怪,而大丞相也是一愣,大元帅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起来。
但就在这时,当朝太子踏出一步,跪下来道:“孩儿请战,愿替父王亲征!”
而皇帝闻言,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道:“孝心可嘉,勇气可嘉,准了。”
于是太子起身,道:“谢父王!”
文武百官这才明白,原来皇帝是自己想出风头,才不愿意让老元帅出马,反而准许太子替父御驾亲征。
不过说起来,太子有储君的身份在,相比起老元帅虽然差了一些,但却是代替着皇帝,倒也能使前线士气大振,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所以听到这里,不少文武百官都是暗自点头。
甚至从国家角度出发的大丞相洪武,与镇国元帅赵田,表情也随即缓和下来。
“我儿既然要替父亲征,那就抽出朕的亲卫一百名随行,而增援前线的人手,我儿可以自行在国内挑选,只要没有护国任务的任何武力,我儿都有权利调遣,如朕旨意。”皇帝笑呵呵的说道。
太子自然大喜,当即跪倒:“拜谢父王!”
“平身吧。”皇帝道:“今日早朝你可以先行退下,这就去安排吧。”
“孩儿告退。”太子道。
随即,他后退十步,到殿门口才转身行走,等百官和皇帝已经看不到时,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
“这差事如果能办成,既让父王开心,我也能在军中建立威信,甚至还有救国之名,太子位置自然不可撼动,未来父王的宝座,也没人争得过我……嘿嘿,还好我眼明手快,看到了父王的眼色。”太子心中道,有些得意。
就这样他走出了宫门,进了马车,并将随行的一位谋士叫进来同乘,道:“我将替父王亲征赶赴前线,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这位谋士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道:“想必不用我多说,太子也已经清楚了办成这差事的好处吧?”
太子满面春风的点了点头。
而谋士继续道:“但前提是,太子真的能办好了差事。”
太子一脸疑惑的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据我所知,瓮城一战,敌众我寡,武安侯没料到西戎联军人数达到八万,而且还有一批实力高强的武者,所以他输了,而且输掉了性命。”谋士看着脸色一变的太子道:“所以,太子需要带去增援的士兵,让人数超过西戎联军,而且还要带够保护自己的武者高手,同样要超过西戎的武者高手。”
太子表情凝重起来:“士兵倒好办,皇城我少抽些,途中多收地方军,西戎部有八万,我就弄十八万人,反正有父王的旨意,我可以随意抽调军队,只要能赢一场,十个打一个都行,但武者方面就有些难办了,毕竟一个两个好找,可我怎么才能找到一批呢?”
“这个并不难办。”谋士一笑,道:“据我所知,皇城中达官显贵家中,明里暗里都有些高手保护,既然皇上给太子了可以抽调任何武力的全力,太子何不下令,让皇城中的达官显贵,各出一位高手?”
闻言,太子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这样一来,就起码有上百的高手保护我,而且每家只出一位的话,并不影响达官显贵家中的护卫力量,相信国难当头,他们也一定愿意。先生果然是好主意啊。”
“太子过奖了。”这谋士道。
太子顿时恢复了满面春风之色,十分豪气的大手一挥,道:“这样的话,军队和武者我都能压倒那帮蛮荒杂碎,等到时候上了前线,不出三天我就能打一场大胜仗,然后就可以班师回朝领功了,哈哈哈。”
听到这话,谋士有些担心太子太过于自大可能会误事,但见太子正在兴头上,也并没有触这霉头。
所以这天夜里,一批人来往皇城之间,不断向达官显贵出示征调的手令,然后带走实力不俗的一个个高手,并集中在太子府待命。

第136章 方节和物女的担心

第二天一早,皇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先三拜九叩祭天,祈求上苍保佑晋国军队旗开得胜,然后集合皇室成员上香祭祖,祈求先人保佑皇室子孙平安归来,最后一众人浩浩荡荡的赶到东门。
身着戎装的太子带领一众穿上铠甲的武者高手,和从皇城抽调的两万精兵在城外,接受皇帝的践行鼓励。
而皇城一小半百姓也到场送行。
直到中午,太子一行人上路,浩浩荡荡的往边境方向而去。
皇帝随即回宫,坐等捷报。
而皇城百姓却是久久不愿离去,沉默中人人带着盼望的眼神,目送太子所带领的军队,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终于散去。
实际上,不管皇帝或者朝中如何信心十足,至少百姓们已经从太子增援前线这件事,证实了瓮城的确已经失守,这让他们最早的热情和信心大受打击,对西戎联军没有了任何轻视,而是对先前参军,奔赴前线的皇城子弟隐隐担心,只希望太子能打场胜仗,将他们的儿孙、兄弟、丈夫带回来。
同一时间,刚刚从修行中暂停的方节,听到了一个消息,不由得眉头一挑:“威震海叔叔被征走了?”
面前的血姬点了点头:“太子有皇帝手令,可以征调国内的任何武力,所以要求皇城中每个大户出一个人员随行奔赴前线,到方家时,威震海教头主动要求留下了可以照顾家人的夏先生,自己去了。”
方节也是在刚刚才听说瓮城失手,紧接着又是太子增援,不由有些担心,吩咐:“去叫物女来。”
血姬应了一声,随即消失。
方节沉思一阵,然后洗漱一番,等了约莫十分钟后,一身居家打扮小碎花裙的物女,便开门走了进来。
“你哥哥怎么样了?”方节问。
物女坐下来道:“听说前线战败,他反倒还要跟着太子奔赴前线,现在被我捆在家里呢。”
于是方节点了点头,坐到物女跟前,沉默了一阵,问道:“据你掌握的消息,瓮城一战,晋国损失了多少人?”
“死了八千,伤了两万。”物女叹了口气道。
方节闻言不由眉头一皱。
而物女继续道:“说实话,这样的伤亡已经算晋国军队走运了。因为瓮城一战,武安侯错估了对方的力量,又因为军中热情高涨,所以仓促出战,结果西戎联军一下多出了好几万军队,总共九万的人数完全压倒了晋国,还好有几个空间法师提前发现,而武安侯当机立断下令撤退,否则以对方的来势汹汹,和皇城子弟不守军规,晋国第一战全军覆没都很有可能。”
方节想了想道:“但武安侯在前线的人手有四五万,而晋国正规军才总共三十万左右,战争爆发,拿出四分之一来打第一仗,并不算轻视对方,只能说西戎联军人数,实在太多了点。”
物女赞同的点了点头:“的确,说起来武安侯为国战死,却还留下了败将的骂名,着实是冤枉了些。”
“但问题是,西戎部要应付的战线很长,不仅仅只是攻打晋国边境而已,而晋国又是个小国,西戎部一次出了八九万人,似乎有些反常。”方节道。
“不。”物女摇了摇头道:“西戎联军并没有重点对付晋国,事实上他们对付每个边境国家的军队人数,都要比晋国多。”
方节闻言一愣,然后下意识的问道:“那你可知道他们总共有多少军队?”
“三百万。”物女道。
方节不由吃了一惊:“西戎人口总共才八百万人,都比不上一个晋国,怎么可能拿得出三百万的军队,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物女道:“并非我分析,而是经过情报统计出来的数字,且绝对准确。”
方节有些难以置信的低下头,仔细想了一想,道:“这么说来的话,西戎部所有人中,平均三个人里,就有一个参军,几乎可以说是所有能拿得起刀枪的青壮年,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没错。”物女点了点头,又道:“并且还不是临时拼凑,事实上那三百万的军队,每个士兵都训练有素,至少都有五年的军龄。”
方节闻言更纳闷了:“这也就是说,三百万人都是正规军,常备军队。但这三百万人已经是西戎部人口的三分之一,除开这些人以外几乎都是老弱妇孺,那他们的国家是怎么维持的?工业靠谁?经济靠谁?还有……对了!”说到这他突然看向物女:“他们的武者上哪里去了?”
“我也刚刚想到这个问题。”物女道:“在中原神州,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男男女女不分阶层,至少有十分之三的人都在走武者这一条路,剩下还有十分五六的人维持国家,最后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是军队。而西戎部却有十分之四的人参与军队,如果剩下十分之五六维持国家,那么武者就不到十分之一了。”说到这,物女忽然想起什么,转而震惊的看向方节。
而方节也是明白了一件事,目瞪口呆道:“这就是说,物资贫乏的西戎部,将有限的资源给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培养出最强的武者,然后剩余或许在中原神州天资算是不错的,却不给资源,大部分组成军队,小部分维持国家的供给?”
物女沉重的点了点头,深吸口气道:“两千年前的全面战争,蛮荒四部的全部力量集中在大规模的军队上,以此入侵中原,最终失败。而两百年前全力培养武者,被皇道击退,再次失败。或许之后他们痛定思痛,进行了改革,整顿资源,天资不好的族人绝对不许习武,全部参军,所以军队的力量强大了,而参军的人省下的资源又给了天资最好的族人,所以他们的武者力量也强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军队,目前人多势众已经杀来,而另一部分全部是精英的武者,却还没出现。”
随即,两人对望一眼,都深深的认识到了大陆局势的不稳,而久久沉默。
许久,物女叹了口气道:“希望这次太子带去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