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知事态紧急,李世民带着亲信数人昼夜兼程赶回,及至回宫,恰赶上上朝时分,便匆匆换了朝服,望武德殿而去。
  
  及至到了殿外,远远地便见了一个身影,恰是先他一步,走了进去。
  
  李世民忽然顿住了步子,在原地立了许久,直到那身影早已没了痕迹,方才握了握袖中的拳,举步走了进去。
  
  朝堂之上,群臣齐齐而立,由于心知战事不利,便个个噤若寒蝉。
  
  李渊环顾着阶下的愁云惨淡之色,面色似是也有些难看。他默然片刻,才开口道:“刘武周此番勾结突厥大举南下,夺我城池伤我子民,气焰嚣张势不能挡。”顿了顿,却叹息一声道,“依诸位爱卿看,却当如何是好?”
  
  李建成太子之身,闻言当即站出道:“建成以为,刘武周虽有突厥相助,我大唐却也有天兵十万,沃野千里,此战必须抵挡,却是不可有半分退却之态!”
  
  李渊微微颔首,却是用余光瞥了李世民一眼,道:“太子所言虽有道理,然而此时他刘武周势头正盛,此时撄其锋芒恐怕不利。”顿了顿,道,“暂弃河东,暂守关中……也未尝不是一策。”
  
  此言一出,底下哗然,似有讶异愤然之色。然而李建成观李渊神色,见此情形,心似却似已明白了什么。然而不待他再度开口,身后却蓦地响起一个声音:“父皇,此举万万不可!”
  
  李渊闻言,慢慢眯起眼,道:“不知秦王何意?”
  
  李建成没有回头,只感到一人大步上前,同自己并排而立,抱拳道:“父皇,太原乃我大唐基业之所在,家国之根本,人口众多,物资富足,岂能甘心这般拱手送人!”
  
  他声调昂昂扬铿锵有力,言语之间,便似是有千军万马,伴着胸臆而出。李建成闻言,不由抬起头,微微转眼看向他。
  
  李世民似是感觉到他的目光,极快地同他对视了一眼,却又不动声色地挪开,只是等待着李渊的反应。
  
  李渊的面容掩藏在十二旒珠之下,教人看不清神情。许久之后,他沉沉地开了口,道:“秦王,你可有把握……拿下刘武周?”
  
  李世民当即上前,道:“儿臣愿以性命相担!不灭刘武周,誓不归返!”
  
  李建成立在一旁,心中早知李渊既已召李世民回来,这一场朝上的游移,十有八九不过作戏而已。假作有意出让河东,实则却是给李世民一个请战的时机。
  
  他打从一开始,便只打算让李世民出战。
  
  只是……李建成慢慢握紧了拳,心下到底是不甘。
  
  他本非好战之人,加之太子之身修习文治已然很久,也深知国之储君不帅师的道理。可是唯有此战……一年前是他亲手放走咄苾,时至如今,他又如何能袖手旁观?
  
  念及此,李建成再度上前,然而未及开口,却听闻李渊道:“太子,盩厔司竹园一带,以祝山海为首的群盗日益猖獗,朕予你五千人,除了这祸患罢。”
  
  李建成微微一怔,却也只能拱手道:“儿臣遵旨。”
  
  李世民垂首立在他身侧,即便不曾用余光去看,心头也依然略略收紧了几分。实则他知道,自己如若开口请父皇准许他二人一同前往,此事或许便有转机。
  
  然而……暗自握紧了袖中的拳,李世民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愿再处于大哥的荫庇之下,不愿让自己立在他身后的阴影之中。
  
  所以他听闻李渊宣召,只是默默地走上前去,恭敬道:“儿臣领旨。”
  
  *****
  
  退朝之后,李建成边走边同一朝臣商议剿匪事宜,感到一人从旁走过,抬起眼来,却方好对上李世民回头而望的目光。
  
  四目相对,李世民只得顿下脚步,回身走过来,对李建成一拱手,顿了顿,口中道:“大哥别来无恙。”
  
  李建成对那臣子一颔首,待到那人会意先行离去,方才回过身来,望向李世民。
  
  早便听闻,李世民自打返还朝邑之后,一改往日作风,不问出处地招揽了诸多文臣武将,加之他死出征战,相随出生入死的将领众多,由是朝野暗中传言,那长春宫处,已然成了秦王的一人小朝廷。
  
  今日这般再见,更觉面前的人身量竟又似拔高了几分,在一身朝服的映衬之下,挺拔高大之中,竟隐约透着些许威仪之气。
  
  李建成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笑了笑,道:“不过阔别半载而已,世民便似是判若两人了。”
  
  “大哥却是未曾变过。”李世民同他对视着,眼中熟悉的神色徐徐流过,然而很快,便换做微微一笑。
  
  如今他举手投足之间,已多了几分沉稳,少了几分轻率,便连这笑,竟也不似当年那般张扬。
  
  不过半载而已,再见竟有隔世之感。
  
  心中暗藏疑虑,而李建成面色却是愈发平静。他静静地看了李世民片刻,亦是一笑,道:“只可惜世民回来的却是不巧,你我皆有战事在身,只待各自凯旋,在叙叙旧罢。”
  
  “自然。”李世民闻言仍是淡淡地笑,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见李建成又离去之势,便一拱手道,“大哥慢走。”
  
  李建成冲他微微一颔首,转身离去。
  
  望着那瘦削颀长的身影渐渐远去,李世民立在原地,面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淡去。许久之后,他苦笑一声。
  
  “大哥……”徐徐抬眼望了望天际,他自言自语般喃喃道,“果真未曾变过……”
  
  无论是半年前那个冲动直率的二弟,还是今日的秦王、陕东道行台尚书令,抑或是关东兵马并受节度……他看自己的眼神,都不曾变过。
  
  平静如水、淡漠如风的目光,便如同看旁人一般,甚至未曾给自己多一丝一毫的不同神情。
  
  他眼里,到底还是未曾真正有过自己么?收回目光,李世民低叹一声,终是举步离去,心内尽是不甘和无奈。
  
  ——肇仁,你话中之意……我此刻才算大抵明白了几分。
  
  *****
  
  十日后,李建成帅军五千,率先离开长安剿匪。李世民奉李渊之命,带着一行人马,于城郊送行。
  
  其时已然入秋,梧叶凋零,蔓延荒芜。李世民将一碗践行酒举至李建成面前,深深地看着他,道:“大哥,此行保重。”
  
  李建成伸手接过,垂眼看了看碗中的玉液琼浆,许久之后,他无声地一笑,仰起头,一口饮尽。
  
  李世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目光从他身后红火的披风,逡巡至一身刺目的银甲,直至末了,重新落回对方面上。
  
  而下一刻,只听闻“碰”的一声,李建成忽然大力将酒碗砸落在地,力道之大,声音之响亮,让周遭众人不由一怔。
  
  然而李建成用衣袖擦了擦嘴角残存的酒液,垂目看了一眼地上碎得粉碎的瓷片,却是平静地对李世民笑道:“大哥此去不过剿匪而已,世民一战,才是任重而道远。”
  
  李世民看着他是神情,却窥不破任何情绪来,却也一抱拳,慢慢道:“世民自当不复大哥厚望。”
  
  说话间,李建成已然翻身上了马。他高坐于马上,垂眼看着他,半晌未曾说话。
  
  直至魏征觉察到什么,在他身后轻咳一声,李建成才轻轻一提马缰,道:“时候不早了,该出发了。”
  
  说罢调转马头,慢慢地走向队伍前列。
  
  魏征打马在他后面,正欲跟上,却是想起什么一般,回身看了李世民一眼。目光稍作停顿便移了开去,那神色,却是别样的意味深长。
  
  李世民仿若未见,只是定定地看着人群中,那格外显眼的一抹红色披风。直至那红火已然湮没不见,他才收回目光。
  
  却是蓦地触到地上那摔得粉碎的酒碗。
  
  李世民忽然自嘲地笑出声来。
  
  ——大哥,你不曾说什么。可要说的话,却都在这碗中了。
  
  与此同时,魏征打马匆匆赶上,同李建成并辔而行。方才李建成之举,他看在眼中,明在心里。此刻犹豫再三,终是开口低声道:“殿下,秦王此番回来,同过去却是大不一样了。”
  
  “我知道。”李建成看着前方的路,神色平静淡漠至极。
  
  “臣听闻,李密帐中不少旧臣,也已然投靠了秦王。”
  
  “我知道。”
  
  “对那刘武周,陛下此番怕是已将全部希望,给予秦王了罢。”
  
  “我……”李建成微微一顿,“自然知道。”
  
  一阵沉默之后,魏征听着耳畔哒哒的马蹄声,终是叹道:“殿下可知,自己有个习惯?”
  
  李建成终是转头看他,道:“习惯?”
  
  魏征同他对视,徐徐道:“殿下心内越是波折,面色反而越是平静。”见李建成微微挑了眉,又道,“只怕殿下并不自知罢。”
  
  李建成闻言却不由笑了,道:“那依先生看来,我此时面色可否平静?”
  
  “平静至极。”魏征道,顿了顿,“亦是波折至极。”
  
  李建成此番却是笑而不答。
  
  魏征叹道:“殿下为何缄口不言?”
  
  “先生方才一连三个问题,已将建成心中所思所虑说得透彻,”李建成收回目光望向前方,却不辩解,只是轻笑道,“建成已无话可说。”
  
  魏征沉吟片刻,道:“刘武周势头正盛,接连大胜我军。殿下以为,秦王此时出战……胜负却将如何?”
  
  “刘武周此番之所以能连破我数城,不过依仗突厥相助。然而突厥贪财好利,却未必会相助到底。”李建成身形随着颠簸微微晃动,默然片刻,道,“只要其二者之间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