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在大唐爱-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年,太宗皇帝的母妃曹太后生了一种怪病,就像鬼缠身一样,昼夜不得安宁,看遍国手圣医都不见好转。李世民于是发榜征求神医,恰在这时候有个来自齐地的云游道人谒见,上谏说尽管李唐王朝取隋而代之是顺天应时,但期间难免杀戮过多,游魂冤鬼找不到归宿,故而迁怒于太后。又道,今有齐地淄川神仙姓李名诡祖,且是圣上的本家,其曾在魏孝文帝一朝治相府事,后在五松山得道成仙。所谓诡祖取其谐音即是“鬼祖”,可主裁阴阳两间冤狱,最能驱神役鬼,祛病消灾。故,可在曹太后寝殿设立李神仙牌位,求其显灵,势必能医好太后的疾病。无计可施之下,李世民遂依计而行,曹太后的怪病果然很快痊愈,为表感激神功,又鉴于李诡祖在做金神时的本职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这才下敕赐封为“财帛星君”,后世也称其增福相公,福善平施公。

    正所谓“财帛星君,招财入宝”, 这位文财神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李诡祖脸白发长,面似富家翁,相貌厚重,腰扎玉带,手捧一个宝盆,或左手捧着一只金元宝,右手拿着写上“招财入宝”的卷轴,今刻听王元宝当面说述起这桩往事,李隆基一听便知是为何人。

    “陛下圣明,正是李相公也。”王元宝如实作禀道,“草民家中,这些年一直供奉着李相公画像,并诚心事其,以祈财运、福运。”

    “李相公掌天下金,难怪尔翻手发家。”李隆基若有所思的付之一笑,顿了顿,又开金口道,“想是尔的家私,足可媲美南山一座。倘使以尔家私中的一缣系朕南山一树,南山树尽。尔缣想必都未穷。”

    李隆基言外之意,已是再明了不过,王元宝府上有金山一座,就算再多几辈子也吃不完。殊不知。对此王元宝却有分战兢:“陛下折杀草民了。”

    “哎,在朕面前,又何须遮遮掩掩?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朕又不会夺尔家私以充内府。”李隆基轩了轩长眉,说笑道,“瞧尔面相,可见是大富大贵之相,故才有今时之富贵。君无戏言,是也不是这理?”

    王元宝赔笑着站在下。一时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忽而像极想起什么似地拱手礼道:“启禀陛下,草民今番入宫。因来得匆忙,未及多备,只献上一皮扇,聊表草民之心意。”

    “皮扇?”李隆基皱眉笑了笑,宫中可多得是形形色色的扇子,只不知王元宝口中所说的皮扇又有何灵宝之处。

    “回陛下,此扇乃草民早年无意间所得之,制作甚佳。”王元宝边说示,高力士已然示意正静候在殿门外的两个小给使及时奉入殿一把宛似障扇般大小的扇子。

    李隆基端量眼那皮扇,但见王元宝接过皮扇。方又双手奉上道:“草民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于座前,使新水洒之,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扇子只是一箇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今下正值三伏天,草民献上此扇,只望可为陛下扇得一室清凉。”

    “哦?”王元宝这般一说,李隆基看似也顿来了兴致,旋即又龙颜一沉,“若多得几把好扇,吾大唐臣民便是有救了。”

    察言观色着李隆基,王元宝与高力士相视在侧,高力士步上前一步,请示道:“陛下可要试一试这宝扇?”

    见李隆基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高力士看眼王元宝,又从旁宽慰道:“陛下也莫为今夏大旱一事犯愁了,瞧陛下连日来茶不思饭不想,老奴着是于心不忍。”叹息着,又一本正经道,“江梅妃不是已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后。宫妃嫔亦愿尽献各宫各苑所有,倾其所有力解一方之困。”

    “杯水车薪,难救八方万民,又于事何用?如何叫朕不忧忡?”手撑着额际揉一揉经外奇穴,李隆基紧皱眉宇不展,“唉,为今之计,除非有仙人下凡,助朕解救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然,待到仲秋,民声载怨,颗粒无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那时,朕,当何颜以对万民?”

    王元宝静听在下,这会儿总算听得明懂,此番被急招入宫是为何。这明人面前不打暗语,李隆基与高力士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唱和在上,王元宝既能白手起家,几年间就发财致富积攒下而今的大家大业,又岂会是个头脑不灵光之徒。

    略思,王元宝长揖在下:“草民素闻,江梅妃貌婉心娴,时,旱灾苦疾,草民不才,愿请命,延约四方名士,赈灾济粮,以解时下之困,为主分忧排难。”

    凝睇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王元宝,李隆基径自步下宝座,大喜道:“元宝此言当真?”

    朝之名寮,不乏出自王元宝门下者,每年科考在即时,众多士子也都会受到王府的款待,是以,倘若王元宝肯出面,必可筹到不少的灾粮。如此一来,眼下的困境多少可容有缓上一缓的余地。再者说,不管是在朝为官之家,亦或是民间的一些富足之家,有个人从中牵线号召一通,总比一道圣旨颁下强行索取叫人心甘情愿地将自个的家私献出来易行的多,尤其是在当下。

    “草民岂敢妄言。”王元宝伏地请旨道,“草民愿意府上家私,在此请命,定不负圣望。不过,且请陛下先行宽裕草民三日。”

    李隆基亲手扶了王元宝起身,正色道:“如此,朕便把此事,全权交由尔作决。”环目那皮扇,又道,“此龙皮扇子也。尔有此心,朕已甚慰,君子不夺人所好,尔便带回府上。之前朕听力士说,尔尤嗜吃发菜,先时朕便传令司膳房,特为尔备下两坛,少时一并带回去。”

    眼见李隆基爱而不受,又恩待有加,王元宝慌忙连声叩谢,心下的敬畏油然而生:“陛下仁圣,实乃万民之幸。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注:碔砆:一种很像玉石的石材。

 第355章 宝珠

    是夜,梅阁。

    彩儿、月儿才撤下夕食,就见小夏子急急地跑来报信儿,说是圣驾今夜要留寝梅阁,稍晚些时辰就驾临。

    云儿代为相送小夏子出阁,在梅林间的小道儿上说了几句相谢的话,回阁后却见江采苹仍倚身在坐榻上,动也未动下,看似全无接驾之意。

    反却是彩儿、月儿两人,极为欢欣。尤其是彩儿,那股子雀跃劲儿,好似晚些时候要侍寝的是其一样:“娘子端的神算!白日里陛下拂袖而去,夜里却是要来!娘子快些打扮下,可要仔细些……奴这便为娘子备水去,以便娘子沐浴更衣。”

    见彩儿说着,就兴高采烈地唤了月儿一块儿去庖厨,云儿侍立在旁,看眼江采苹,奉上了一杯清茶:“娘子,恕奴多嘴,不多时圣驾便至,奴先行为娘子梳妆可好?”

    浅啜口茶,江采苹凝眉浅勾了勾唇际,未置可否。今白李隆基拂袖而去,今夜却又要驾临梅阁,想是个中另有一番说道。

    见江采苹不语,云儿放下茶盏,又想起什么似地说道:“娘子,申时奴去掖庭宫取盥洗的衣物,路上瞧见不少的宫婢正三五成群地挤在百花园附近的几处地方,说说指指。奴上前一问,才知是陛下召了长安首富王元宝入宫来,那会儿刚从花萼楼出来,正在园中赏花。”

    “王元宝?”搁下茶盅,江采苹轻蹙了下蛾眉。

    云儿点了下头:“这王元宝,本是长安贩夫。早些年靠贩琉璃发了家,因其原叫王二狗,行内人多唤其王二郎。听说其还有个富甲一方的结义兄弟,名唤杨崇义。也是长安城赫赫有名的富豪。家财万贯。”

    江采苹稍作沉思,启唇问道:“王元宝现在何处?”

    “酉时未到,便已出宫回府。”云儿如实回道,“适才奴送小夏子时,特意问了下,小夏子道,陛下赏了其两坛发菜一并带回府。”

    “何故赏其发菜?”江采苹蹙眉看向云儿,颇有些不解。

    云儿细声道:“奴听闻,这王元宝嗜吃发菜。顿顿须有一盘发菜佐食,不然,便食不知味。难以下咽。”

    京都一直流传有“酿金钱发菜”一说,看来,十有九成是起自于此,许多行商者纷纷仿效,实也只为讨个吉利,祝愿发财而已。对此江采苹早有耳闻,其实早在未入宫之前,常年为江家草堂遍寻药石时就已有所耳闻。

    “这王二郎,人性如何?”径自蓄满杯中茶水,江采苹敛神儿。信口问了声。

    “这王元宝,倒是个善人。”云儿端持过茶盏,加了些热水,“奴听人说,每年大雪之际。王元宝年年让仆人到坊巷里扫雪。并拿出餐具酒炙,以作‘暖寒之会’。凡过路行人。家徒四壁者,身无长物者,皆可入其府讨上一杯羹汤。”

    少时,沐浴更衣毕,江采苹就卧榻候驾,心神恍惚间,已是月上柳梢头,直等至戌时二刻,才听见阁外传入耳“圣人至”的通传声。

    待步下榻,转过珠帘,但见李隆基已然步入阁内,礼毕,高力士旋即与云儿、彩儿、月儿一同恭退下,阁内只余下李隆基与江采苹二人独处。

    “陛下可是有何欢心事儿?”瞧着李隆基面带笑意,江采苹擢皓腕斟了杯香茶奉上。

    李隆基于坐榻上坐下身,接过茶水嗅了嗅,只觉一室飘香,茶香沁人,龙颜越发开怀:“今儿个爱妃为朕献了个锦囊妙计,朕,如何不乐在心里?”

    江采苹抿唇浅笑了下,于一旁坐下身,低垂臻首道:“陛下这般说,可是让嫔妾无地自容了。白日嫔妾已与淑仪商酌过,若陛下容准,嫔妾愿以一己之名,晓谕六宫,共募财帛济粮,只不知,可募得多少。”

    凝睇江采苹,李隆基眼底多了几分浓情,执过江采苹玉手,轻抚道:“爱妃不必费心了,此事朕已全权交由王元宝处置。”

    江采苹故作不知情的蹙了蹙眉:“王元宝?是为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